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制备及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

来源 :材料科学与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废水中的铅离子和镉离子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为开发一种高效绿色的吸附剂,本文运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LC),同时将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应用于处理pb2+和Cd2+.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以及热分析仪对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了pH、吸附剂用量、时间、质量浓度4种因素对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研究表明,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的结构,且热稳定性高.当pH =5时,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容量为345 mg/g,对Cd2+的吸附容量为278 mg/g.针对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的研究表明,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对pb2+和Cd2+的吸附主要由静电吸引和化学螯合主导.此外,经过5次吸附-解吸实验后,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对pb2+和Cd2+的吸附效率仍可达84%以上.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复合材料具有高效、绿色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地处理pb2+和Cd2+.
其他文献
采用超声冲击辅助熔化极电弧增材进行了316L不锈钢单墙体成形试验,对比研究了超声冲击辅助对成形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件的组织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引入超声冲击后成形件组织细化,晶粒尺寸平均值较未冲击件晶粒尺寸平均值减小了57.1%;铁素体含量由未冲击件的2.4%增加至超声冲击后的6.7%.成形件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提高,显微硬度平均值为(182±8.9)HV,较未冲击件提高了5.2%.横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595±14.4)MPa、(44±6.8)%,纵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604±
材料高通量实验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制备与表征,可帮助研究者快速筛选新材料的成分和工艺组合,高效探索材料创新的“基因”,从而促进自主创新迭代能力,是材料基因组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高通量制备技术是高通量实验的基石,其技术发展方向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并行试验的方法提高制备效率,第二类是在同一样品上实现成分或工艺参数梯度变化.按照制备样品单元的尺度可分为纳微观样品制备方法和宏观样品制备方法,以界面法、薄膜法为代表的纳微观尺度高通量制备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各类新材料的成分设计.目前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
为了精准地预测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成形的回弹情况,本文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首次采用两个全新的无量纲尺寸参数,研究回弹的尺寸效应特性,即在弯曲角度θ增大的条件下,回弹角△θ随中空程度系数λ和弯曲曲率w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管材、多尺寸研究的数学模型.将有限元的模拟结果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得到:1)λ不同的复合管,△θ均随着θ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当θ >45°时,回弹角增速V△θ随λ的增大先减
为获得具有优异热致调光性能的Ptn-Csx WO3/PNIPAM(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复合材料,以二水合钨酸钠、硫酸铯和氯铂酸为原料,以低温溶剂热法制备了Ptn-Csx WO3粉体;将制得的Ptn-Csx WO3粉体与PNIPAM水凝胶前驱液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Ptn-Csx WO3/PNIPAM复合水凝胶,且对复合水凝胶的形貌、透过率和隔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t)/n(W)=0.006时所制备的Pt0.006-Cs0.3 WO3薄膜具有最好的近红外遮蔽性能;所制备的Ptn-Csx WO
层压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环带索是将一条具有单向纤维的CFRP连续层带,以类似于赛道的方式分层缠绕在两个分离的销钉上的一种构件.本工作进行了层压型CFRP环带拉伸疲劳试验,得到了其工作疲劳曲线,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加载频率和销钉材料对因摩擦而产生的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疲劳试验过程中,销钉与环带接触面摩擦产生热量,形成了局部温度场,整体温度呈对称分布,从环带曲线段顶部到直线段逐渐减小,在直曲相交处温度变化速率最高、温度梯度最大.接触面温度随加载频率增加而升高,而销钉材料对温度的影响主要取决
为提高环氧涂料的防腐性能,本文引入MoS2纳米片作为阻隔剂,并在MoS2纳米片表面原位聚合聚苯胺(PANI),制备了夹层结构i-PANI@MoS2纳米片,利用PANI提高涂层的导电性,达到阳极钝化的效果.研究发现,当PANI与MoS2的摩尔配比增大到7∶1时,MoS2片层表面被PANI均匀覆盖,改性效果最好.与环氧树脂复合后,i-PANI@MoS2-7纳米片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散,复合涂层导电率提高,PANI与MoS2起到了协同防腐作用,此时i-PANI@MoS2纳米片既作为涂层中的阻隔剂,又作为电化学腐蚀
采用红光荧光粉制备的白光LED具有高显色指数和低色温的特点.为制备具有优秀性能的红光荧光粉,本文以氯化铵、硝酸铕、硝酸钆、硝酸钠以及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发光负热猝灭特性的NaGdF4∶Eu3+的红光荧光粉,得到的最佳样品为NaGdF4∶0.25Eu3+,并对最佳样品进行了一系列表征.XRD结果表明,Eu3+成功掺入NaGdF4中;变温荧光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最佳样品的发光具有负的热猝灭效应.与室温相比,132℃时的积分发射强度提高了51.07%,即使温度升高至226℃,仍能够达到常温时
为了研究高质量镍锗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在不同微波退火温度下进行了锗锡合金与镍的固相反应.借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在微波退火条件下100 ~350℃所生成镍锗锡化物样品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镍锗锡化物的表层电阻、表面粗糙度及薄膜质量与微波退火温度紧密相关,在250℃退火条件下得到了连续平整的镍锗锡薄膜,锡偏析在镍锗锡/锗锡的界面;在350℃退火条件下,薄膜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表面粗糙度变大,锡偏析在样品的表面和镍锗锡/锗锡的界面.与常规快速热退火
针对Q235低碳钢与304L不锈钢的异种钢角焊缝两侧母材热物性参数的差异以及电弧热量分配不正确,导致的焊后热应力集中,易发生裂纹等焊接质量问题,本文开展了GTAW电弧能量分配规律的研究.采用多物理场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异种钢角焊缝直流脉冲GTAW电弧瞬态二维非对称模型,并对Q235和304L角焊缝焊接时电弧的温度场、电磁场、流场和不同焊枪角度下的电弧能量分布进行了耦合计算.解释了异种钢焊接时,由于材料导磁性能差异造成的电弧磁偏吹现象,以及焊接电流对电弧磁偏吹的影响规律,获得了
柔性电加热织物是智能加热服装、热致变色服装等智能服装服饰的关键部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柔性电加热织物的研究进展,对柔性电加热织物的基底材料和加热用导电材料进行了分类对比分析,概括了柔性电加热织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方法,并展望了其在智能服装服饰、智能保健医疗器材领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柔性电加热织物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