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的德育价值研究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4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多年组织开展中学生 “我与化学” 活动的实践为基础, 采用问卷调查、 词频统计和个案分析的方法, 论证了该活动在德育方面的重要价值, 提出在不同的活动阶段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策略.
其他文献
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普遍特征;而在各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又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因此,在我国初中16种新课程标准(实验
1971年7月中美北京密谈的主要目的是筹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就包括台湾在内的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之初订立"互惠"原则,迫使美方为实现总统访华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对台军售的危害不言而喻,更阻碍了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对于台湾岛内一些反对两岸统一的人是一种“鼓舞”。
<正> 1986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首次把"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明确列入我国中学化学的教学要求。科学态度教育是化学教学中德育的一个重要方
<正>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内教育,还是校外教育,都是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都是育人的全过程。青年学生在校活动期间,占用最多的时问,要算学习各
会议
上海市大同中学的经验值得各地重视和借鉴。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合格人才来实现的。这首先要求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
<正>中美建交的第二年,即1980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共和党竞选纲领的对华政策部分很不好,它的总统候选人里根,在竞选中发表了许多亲台湾,破坏中美关系的言论,尤其是提出了
2007年到2008年美国经历了“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认识到,由于美国多年来不断实施“去工业化”战略,大量制造业企业的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对于教学目标有多方面要求。其中,德育目标是所有优秀教师在课内外都非常重视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完善德育目标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加大强度的重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一是通过实验建立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借以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