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晶孙1920年代小说的“新浪漫主义”特质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期“创造社”作家群中,陶晶孙高举“新浪漫主义”的大旗,以此区别于郁达夫、郭沫若等人的浪漫主义创作。陶晶孙1920年代的小说主要收录于1927年由创作社出版部出版发行的《音乐会小曲》之中。他的创作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以“灵底觉醒”呈现雅致恬淡的情感,以“浪漫底象征”抒发幽婉的情思,以“理性底沉思”审视社会世相,以“神秘底运命”探讨爱情的悲剧,以此践行“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理念、彰显“新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质。
其他文献
《陆祎碑》为孙吴将领陆祎之墓碑,为吴郡陆氏目前现存最早的碑刻史料,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该碑记载了吴郡陆氏家族成员陆祎的生平仕宦及其家族源流,该碑现已不存,碑文收录于方志当中。通过方志校勘碑文,尽可能还碑文以原貌,藉以厘清陆祎的生平仕宦与后嗣情况,同时对考察吴郡陆氏族源、补全其支系等问题也有裨益。此外,碑刻所流露的“私立”“追立”性质,从时代背景考虑,或许与东晋初吴郡陆氏的家族发展情况有所关联。
以往研究较少将中年更年期女性健康状况与自身某些心理功能联系起来,为考察中年女性健康状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并验证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健康自评、心理弹性和自我控制问卷,收货了119份平均年龄为44岁的中年女性组成的样本.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心理弹性与自我控制两两相关显著;健康状况与心理弹性和自我控制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和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健康状况;自我控制在心理弹性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在辅助更年期女性的预防或治疗方向可以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
语言表演艺术是一种具有极强凝练性的生活艺术,由于传统表演相对比较虚拟化与程式化,不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同时,这种表演形式不利于语言表演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文章首先分析语言表演艺术生活化的具体原因,然后提出语言表演艺术的生活化对策,希望能够为语言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应在当前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和选择开发模式。本文阐述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和特点,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对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地区的区域发展特征,在娱乐型、体验型、观光型、都市型等创新型模式中,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并提出创新休闲农业开发思路、运营管理创新升级、做好休闲农业发展保障工作、加大休闲农业宣传力度等具体的开发措施,以期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各个领域发展快捷,经济、科技、文化突飞猛进,社会对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自然更为迫切.而各级各类的学校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不可或缺的主阵地.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接受到经过选择和组织的、积极而又广泛的、超越自身环境局限的、体现社会共同价值的人类文化和经验.这一点是其他任何环境无可比拟的.正是因为学校有这样的优势,所以,它在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现居住在川甘交界地域的白马人完整保留了自身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尤以服饰最为典型。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表征,白马人服饰鲜明的结构制式、色彩体系、装饰元素无不赋予这一古老民族极其强烈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出自身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趣。本文基于对白马藏族服饰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价值研究,探讨其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得以传承的探索性应用。谨借此文,希望更多学者参与到对白马藏族服饰审美文化的研究中来。
番薯作为高产救灾作物,因其耐旱、对环境要求低、生存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贵州特别是民国时期贵州的替代性粮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清至民国时期贵州番薯名物考辨十分必要,对贵州番薯的考辨以何炳棣的考辨观点为参考,贵州方志所见清至民国时期番薯的多名化记载为主要史料,以《说文解字》《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工具书为依托,对番薯与山药、芋的对列情况、带“洋”字、带“番”字甘薯以及“苕、红苕”进行一一考辨,为同名异物作物的研究和解决名物混淆、较为准确把握番薯作物在贵州的种植和传播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的创业活动呈现出全开放、多用户、无边界、强互动的特征,拥有年龄、营销、门槛低、易转型等优势,存在市场体量大和商机多的机会,也面临缺乏经验、融资难、竞争激烈和安全隐患多等劣势和风险。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应从政府、社会、创业企业、创业者四个维度制定促进互联网创业的发展策略,健全数字经济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国数字创业生态的培育和优化。
绵竹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于2002年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绵竹年画脱离旧的文化土壤,本已日渐式微,但又与乡村振兴的新墙绘宣传需求在当下交汇,催生了新的表现空间与形式。笔者结合田野调查,对比分析了绵竹年画的境遇变迁,试图探讨“回归发源场域并与乡村建设相互砥砺”的图景,是否能成为绵竹年画脱离困局的一种方法。
在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的大背景下,以《世说新语》中记载的荀氏八龙、龙跃云津、平舆二龙、卧龙、游龙、五色龙章等龙型人物为典型代表,“以龙喻人”现象开始大量出现,这不仅反映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评的独特风貌,更说明龙形象从帝王、神灵的象征意义中脱离出来,开始向世俗化、人格化方向转变。后世沿着魏晋时期开拓的路子进一步扩展并具体化了龙德内涵,促进了龙与广大人民的紧密结合,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认同,魏晋时期成为龙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