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究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南藏区有保存完整的传统民居,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种代表藏族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与现代城市的冲突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特点、价值以及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并借鉴了国外经验,以甘南州卓尼县尼巴乡尼巴传统村落为例,探讨了其传统村落整体格局与风貌保护、历史地段保护、建筑改善与保护、重点地段整治与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以及历史环境要素保护等传统民居保护更新的新模式,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既有模式体系。
其他文献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享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作为一座缜密的军事关隘和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关卡,嘉峪关城内有城,楼宇相连,建筑风格融汇了中原和西域共同的特性。许多细节之处建造结构精巧、实用,并且蕴藏了当年大国工匠的聪明智慧和独特思维。今天研究和挖掘嘉峪关关城的建筑特色和智慧对传承长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多个方面、不同细节阐述了嘉峪关关城的建筑特色和风格,向人们展示长城建筑所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和长城所代表的精神气质。
民族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物长河中一颗熠熠闪耀的明星,对于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多样性、融合性和统一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一件民族文物背后,都蕴含着不同民族文化的渊源和精神,垒筑成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大一统的格局。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文化使命和历史重任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文物收集、收藏标准的专业化、管理制度的完善、文物藏品保护条例等多方面的工作都为民族文物的保护、传承、管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基于目前我国民族博物馆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新时代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