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营林造林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y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林业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推动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重任。其中,营林造林则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科学进行营林造林工作,在丰富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其科学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营林造林工作在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重要性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营林造林工作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进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为使品种生态型与各生态类型区的生态特点更加吻合,品种群的组成结构更加合理,本文采用品种同异布局原理与方法,对2020年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品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5个生态类型区9个品种各性状与理想品种性状之间的同一度及综合同一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代表性生态区各品种的同异联系式,根据联系势值及联系势,对各生态区的各个参试品种进行了联系式测验、排序与评价,提出了不同生态类型区品种布局的决策意见。讨论了该方法的优越性,指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在以后的作物育种及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为研究“新壮态”有机液体叶面肥与冲施肥在花生上的施用技术和应用效果,在山东莱西、辽宁阜新和江西赣州进行叶面肥试验,在阜新进行膜下滴灌模式下的冲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叶面肥试验,在赣州花生生育中期和前期(花针期与苗期)施用增产效果较好,莱西、阜新试验数据则分别显示在花生生育后期和中期(饱果期和花针期)、后期(饱果期)喷施增产效果较好;莱西试验产量最优处理饱果期叶面肥300X比空白对照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提高,含油量和亚油酸含量降低,更适合食用;在赣州调查,喷施“新壮态”叶面肥的花生植株叶斑病、锈病和白绢病发病
大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济作物,大豆拥有的丰富营养价值是其能够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工业以及养殖业的重要原因。而大豆本身在种植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也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本文以大豆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大豆的生产种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大豆种植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通过在玉米上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硅钙钾镁肥、田佳佳、培地康、粤田富贵、金菌冠、生石灰6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玉米产量、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上施用6种土壤调理剂,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9.8~36.9mg·kg-1;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提高了3113.7~6814.1mg·kg-1;土壤pH值提高了0.71~0.87,其中施用培地康土壤调理剂的pH提高了0.87。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施6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使玉米产量提高15.01~164.2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