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5126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英语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 到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不利因素影响阻碍着英语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本文将就这些不利因素 作一分析并谈谈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具体对策。
  一、阻碍口语训练的不利因素
  1、轻视英语口语的思想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中学会考和高考,然而目前在这“两考”中还没有口语检测项目,因此他们认为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事实上不少教师也持这种态度。从有关调查中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口语训练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的口语活动却因舍不得花时间而被师生置之不理了,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现象,只会读,不会讲。
  2、“恐讲心理”的影响
  不少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开口时没有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恐讲” 心理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
  3、英语语境的缺乏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All-wright)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我们的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而在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还是那种教师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的形式,缺少学生创造使用目的语的氛围和场合,口语练习也往往是教师控制的、机械的操练,缺乏师生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 。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不吝啬口语训练时间
  要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吝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能随意砍掉或随便应付新教材提供的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 。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法,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实践,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组织好教材中设计的Pairwork、Group Work、 Class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种口语活动,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换意见,让学生派代表在全班阐述自己的或组内同学的观点,教师可以象“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那样恰到好处地对同学们的发言作短暂讲评或就学生发言内容提出问题,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双向交流。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逐渐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2、不时时纠错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现象。杜雷(Duly)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教师过多纠错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还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挑错,而应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要区别对待。语言学家凯巴斯基(Kiparsky)曾强调说:“全局性的错误,即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予以重视。而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其实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
  3、不草草备课
  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于把备课的时间花在课文语言点的解释和试卷分析上,遇到口语训练就草草了事。事实上口语训练的备课要求更高,更需要精心细致的准备。教师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口语基本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要熟悉英语国家的习俗,博闻强识,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快速应变的技巧以及对待学生的足够的热情和耐心。第二,教师要认真备新教材,掌握新教材以情景、话题为主线的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灵活地设置语境,使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三,教师要备好口语训练的活动形式,尽可能使活动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电脑、录像、幻灯等,为学生提供视、听、说全息语言课堂,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
  另外,教师对学生 特点的了解也是口语训练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语训练中师生的配合是否默契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要不时地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发挥长处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其它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的不足。
  4、坚持进行口语测试
  坚持进行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的一个有效措施。它能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因此,坚持在期中、期末和毕业会考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口语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几种形式:(1 )朗读短文或表演对话。这一形式可以督促学生课外进行大量朗读 ,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语感。(2)限制性情景反应, 即教师向考生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日常用语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可将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进行活学活用。(3)看图说话。既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检测他们的想象力。(4)复述。能考核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5 )口头作文。这属于有一定难度的口试形式,适合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组织能力,还要根据体裁、角色考虑陈述时语言的贴切性。
  
其他文献
你一定认为,考试就是对考生的考核.但是体验了一回考官的工作后,我才知道,考试对考官来说也是一场考验!我的考核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我那烟不离手的爸爸,考核项目自然是监督他
期刊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往往可以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并不是单一的灌输英语知识,还会对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习惯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倾向于能力教育的今天,教师对课堂的管理能力和方式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对中职英语课堂的管理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详解。  【关键词】课堂管理 英语课 教育 改革  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往往可以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
面对当前课堂上出现诸如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情形,本文由谁动了我们的“幸福感”入手,探讨幸福课堂的“样子”,努力让课堂幸福感回归.并用保持愉悦心境、创新教学方式、丰富
古有三国魏蜀吴,呈三足鼎立之势.今天,我家总共才四口人,竟也分成了“三国”,上演了一出出“好戏”.rn爸爸是一家之主,权势最大.他虽然骨瘦如柴,却有大将风范,好比枭雄曹操.
期刊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接受知识的自主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融入生活化的内容,把英语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容易对所学知识产生共鸣。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现在的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然而,仅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所以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rn春雨飘飘洒洒,似粒粒珍珠,串成晶亮的珠帘,带着温暖,密密地奔向大地母亲的怀抱,轻轻柔柔地唤醒了万物.rn春雨唤醒了河边的柳树.柳树伴着春雨
期刊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从文化背景知识渗透、情景教学、彰显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实施质量监控等5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阶段,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从而使英语学习真正达到以“交流”为目的。  【关键词】文化背景 自主学习 交流 情景教学  一、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年
春天的风是一句神奇的咒语,她带着魔法和希望,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注意,就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了.rn春天的风有着十分奇特的魔力.你看,她飘过田野,小草立刻探出了头,像魔法精灵
期刊
【摘要】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很容易出现母语的痕迹,而在英语中往往并不能如此表达。对此应予以纠正,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常见的由母语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词汇混淆使用、语法错误等。然后从平日积累、写作练习及写作前后工作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消除母语负面影响 英语写作 语言材料  英语写作是对听说读写以及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可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英语水平。然而受周围环境影响,在实际写作中,常会
闹钟的叫唤声犹如打闷雷,奶奶的催促声好像轰大炮,经过一番挣扎,我的眼睛终于睁开了,一骨碌坐起来,不好,时针又要到“7”了!我套上衣服,穿上裤子,冲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双手捧起水就往脸上扑。“快刷牙!”奶奶在一边递上牙杯牙刷。“不,晚上再刷!”我张开嘴巴,咕噜咕噜地漱了漱口,便旋风般来到餐厅。   桌子上,奶奶的爱心早餐满满当当。我就近捧起一碗粥,哎哟,烫!连忙放下。左手抓起一个包子塞进嘴里,右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