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自杀(附189例分析)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与自杀(附189例分析)刘惠王亚平黄永清为预防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笔者统计我院10年间住院的189例抑郁症患者的病史,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随机抽取1986年6月~1996年6月入院,均按CCMD—2确诊的抑郁症患者189例,对其中有自杀意...
其他文献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而又常见的精神疾病,在美国的终身危险性近20%[1]。影响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包括心理社会应激源、遗传负荷、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失调,以及可能继发于某些躯体
自杀危险程度计算机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附696例临床检测分析邵胜利自杀预防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高度注意,但进一步研究仍感到极为困难。首先是高危人群难以确定;其次
应用病例配对对照研究方法,对53例首次发病住院的军校大学生精神疾病与53例正常学员进行了发病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结果提示:精神病家族史,个性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
阿米替林不同用法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杨广朝阿米替林半衰期长达17~40小时(王祖沂,等.临床精神药理学,1990:104),作者观察每日一次用药的情况,共治疗抑郁症(符合1984年10月制订的躁郁症临床工作标准)60例,随机
对氯氮平治疗的132例病人进行调查,并就有粒细胞改变的85例加以分析。结果提示:氯氮平治疗所致粒细胞改变与服药剂量、单一或合并用药无关,性别差异显著,随着用药时间增长,粒细胞改变发
二、88例随访研究徐文炜叶切要邬贻全国内外对分裂样障碍(SFD)的归属问题颇有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SFD的诊断地位,作者对入院时诊断为SFD的88例作前瞻性随访研究。报告如下。收集1988年1月~1992年1月我院
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宜剂量唐勇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使用何种剂量为好?早期研究显示,有效剂量范围可为每天400mg到1200mg氯丙嗪当量,而副反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加重[1、2]。在60与70年代,倾向使用大剂
<正> 抗抑郁药与抗焦虑药也有不少副反应,有些颇为少见,现综合此类稿件13篇,系14个精神疾病防治机构24位作者所写。一、三环药物戒断反应很多药物在停用或减量时可发生戒断反
140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初探袁尚贤王槐经肖常云夏辉马英芬熊琳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评定的报告尚少。然而,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结果不是涉及刑事责任能力或民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