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趣味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语文教育的趣味性,给语文课堂以生动和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趣味教育的环境;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培育趣味教育学生的兴趣;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吸引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趣味性 平等对话 生动形象
  “趣味性”乃语文课程活的灵魂。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文教育的趣味性,给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趣味教育的环境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趣味性,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
  现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首先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首先不是教师的教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个性的特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组织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宰者,让学生教学生。
  低年级的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位“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师角色。
  2、 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新教材有利于应该从重分析、重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教师精讲重导,学生多思善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感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3、 提供讨论平台,让课堂焕发创新活力。
  教师以其搞“一言堂”将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当代雷锋”;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环卫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玉树第一线的武警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
  四、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些教师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为了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成天板着脸让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便与学生疏远。《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清楚地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老师真的还没有想到这些呢!”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总之,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充分挖掘趣味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也才能彰显语文教学这门美丽的艺术。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 112 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缺乏兴趣,教学则成为死亡之吻;学生如果缺乏动机,教学不过是一种厌恶疗法。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探索实现有效教学的同时,也要探索如何不断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对英语学科的热爱如何让学生学好英语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学习兴趣师生关系 教学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尽可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使每堂课都成为有效教学。让有效教学从课堂导入开始,从激发热情起步,由精心设计入手,在质疑探索中感悟,为培养能力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创造出真正的有效语文课堂教学闯出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我国
期刊
摘要:根据交际活动教学的理论原则及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呈现活动、练习活动、实践活动。不少活动可以交叉进行,每类活动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词: 呈现活动 练习活动实践活动  一、呈现活动  呈现活动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一种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说出新的语言,同一语言项目的呈现方式也要随时间、场合、情景及授课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另外,语言的交际性也决定新
期刊
摘要: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一种极好的辅助手段。学习汉语拼音,对于识字教学和推广普通话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以来,由于不恰当地将汉语拼音学习放在汉字学习的前面,结果造成了学生别字过多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拼音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一种极好的辅助手段。学习汉语拼音,对于识字
期刊
摘要: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呢?加强学生科学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关键字:高中物理 科学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以这一理念审视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课程实施应突出教学的情感性、自主性,营造独具灵性的生命课堂;突出教学的生活性、实践性,营造动态生成的生活课堂;突出时代性,发挥多种媒体的作用,营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动感课堂。  关键词:高中 政治 课堂  当我们以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不
期刊
摘要:在“减负”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减负不减效,减负能增效,成为摆在学校和每个教师面前必须面对的现实性紧迫性的问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现实地成为每位政治课教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  在“减负”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减负不减效,减
期刊
摘要: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说:“我们读书,并不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了,最重要是引起学生读书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快乐、和谐的气氛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乐于表达。语文老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将快乐进行到底。”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将“课堂牢房”转变成“课堂乐园”。  关键词:语文课堂活力方法  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或认识,无论什么学科,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感人,紧紧地吸引着学生,教学效果很出色;而有的教师课却上得平平淡淡,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音乐课与其它学科一样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原因何在呢?这与每个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材教法的熟悉了解程度、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直接关系外,还与音乐教学中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教师在
期刊
摘要: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能够让师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其中分享彼此的一种教学氛围。这种课堂氛围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良好的课堂氛围由理解、对话、民主、自由和宽容等元素组成。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条件,本文就良好课堂气氛的构建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良好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兴趣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