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属于自己的花格子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辅导;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思想尚未成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会因为自己的长相不如别人而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处处贬低自己,甚至刻意去模仿别人。
  本课通过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让学生明白:长得和别人不一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开朗、纯净的心,将快乐传递给所有的人。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明白优缺点有时是可以转换的,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绘本故事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群象,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胖,有的瘦,这些象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一种颜色。只有艾玛例外,它是花格子的,假如你是艾玛的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1:我很不开心,因为我长得和别人不一样。
  教师:我们接着听故事,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可艾玛却认为大家在笑话它。一天,它悄悄地溜走了。艾玛穿过森林,找到了一棵结满果子的大果树。艾玛抓住果树摇啊摇,摇得满地都是果子,它躺在果子上打滚,直到身上都是果汁,看上去跟别的象一样。
  艾玛回到象群里,大家全都静静地站着,没有一点生机。最后,艾玛实在忍不住了,举起了长鼻子大叫起来。所有的象大吃一惊,蹦得老高,跌出好远。他们说:“这一定是艾玛。”一下子,所有的象都哈哈大笑起来,以前还从没笑得这样厉害过。正在这时,天上的雨云变成了雨落下来,雨落到艾玛身上,它的花格子又露出来了。一只老象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开过不少很好的玩笑,可这一个是最最好笑的,还没过多大的工夫你就原形毕露了,恢复你真正的颜色了,我们应该每年庆祝今天这个日子。”另一只象说:“我们把这一天定为艾玛化装节,每年到了这一天,所有的象必须化装,把自己化装成五颜六色,可艾玛要化装成所有象的颜色。”
  教师:假如你是艾玛的话,现在你又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你会怎么想?
  学生1:我太高兴了,原来大家这么喜欢我。
  学生2:我的花格子太好了,能给大家带来快乐,这是属于我的花格子。
  教师:艾玛的花格子其实是什么?
  学生1:艾玛的独一无二的特点。
  学生2:给别人带来快乐的那份自信。
  教师:是的,艾玛认识、了解了自己的特点,它变得更自信了,相信它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精彩。
  设计意图:绘本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到与众不同的艾玛是最独特的,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寻找自己的花格子
  教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格子”。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花格子。今天我们从性格、个性上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特点,请大家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翅膀形状的白纸,将你喜欢的特点写在左边的翅膀里,不太喜欢的、不愿接受的写在右边。
  学生活动。
  教师:在写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写自己喜欢的特点和不接受的特点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1:写左边自己喜欢的特点时很开心,写右边不喜欢的特点时,我都不愿意下笔。
  学生2:我发现我的优点还真不少,同时我也发现我有很多的不足。
  学生3:我有好多特点,我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
  学生4:我感觉无论哪一边的特点都是属于我的,有时这些特点会不断改变的。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自己的花格子,让学生感悟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它们都是特点,正因为这些特点,才有了独一无二的“我”。
  三、修改负面标签
  教师:你的特点中有哪些是你不喜欢的?
  学生1:我做事情马虎,给我带来很多烦恼,也是我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2:我不敢大胆表达自己,让我失去很多机会。
  学生3:我的脾气不太好,得罪很多同学。
  学生4:遇到事情我总是往坏处想,有时越想越难过。
  出示PPT:改标签。
  教师:其实,这些特点并不是一个标签,从另外的角度会发现它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教师: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改标签,如把“我胆小”改成“我做事谨慎”;“我做事拖拉”改成“我能做好我喜欢的事”;“我脾气暴躁”改成“我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做事不够专注”改成“我会放松自己”;“我消极”改成“我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大家2人一组对比读读看,前后两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1:前面的都是消极的,后面的都是积极的。
  学生2:前面的读上去感觉自己很糟糕,后面的读上去感觉自己满怀信心。
  教师:优点、缺点都是我们的特点,后面我们找到了特点的正面的意义。改标签就是要找到缺点的积极意义。
  教师: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改标签,每个同学找出一个自己最不能接受的特点,其他同学帮助他换一种积极的说法,并写在空白的格子里。
  学生活动。
  教师:当小组的成员帮你换了一种说法后,你的感受怎么樣?
  学生1:我不讨厌我的缺点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也是我的优点。
  学生2:改过之后,我更加有信心了。
  学生3:换了一个角度,我的心情也不一样了,很开心。
  学生4:缺点和优点有时会转换的。
  教师:有谁找不到积极意义的,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青春前期学生的自我认识开始发展,想要改变自己的缺点,但是有时找不到很好的方法。“改标签”给学生一个示范,让学生明白特点有时是可以转换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就是完美。
  四、分享收获体会
  教师:现在,请大家在刚刚那张翅膀形状的纸上为自己的特点涂上喜欢的颜色,这些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花格子”。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告诉大家你是谁。
  学生1: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我。
  学生2:改一个标签,换一种心情。
  教师:我们有许多优点,同时也有许多不足。无论是自己的优点还是不足,都是属于自己的特点。换一种角度去看,有时缺点也会变成优点。接受自己的优点、缺点,正因为有这些特点,才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绚丽多彩,就像我们手中彩色的翅膀一样,因为我们是那只独一无二的七彩蝴蝶。我们双翅上的花格子,还会不断地增加。花格子越多,翅膀越有力,就能飞得越高越远。让我们张开这对翅膀自由飞翔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通过绘本故事、“改标签”等活动,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正确地自我评价,学会用“改标签”的方法找到缺点的正面意义。课上,学生积极投入地参与活动,有很多感悟。在“改标签”环节中,有个小组分享了他们的感悟,我问一个女生:“同学们帮你改了标签后,你有什么感受?”她一直低着头,不说话。笔者当时未能关注她的情绪,一直在想方设法引导她表达。如果能让该生先跟自己的情绪在一起,课后再单独沟通,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心理课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点评】
  本节课是小学高年级绘本故事心理辅导课的尝试,旨在促进青春前期学生的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学生通过故事感悟到:其实我们长得和别人不一样才显示我们的独特,要学会接受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生从故事中认同与投射、体验与感悟,获得心灵的滋养。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不断发展,开始认同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缺点,他们想改却无力改变。“改标签”环节,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缺点换一种说法,赋予缺点正向的意义,让学生接纳自己的缺点,内心有力量去改变,这体现了积极心理为导向的教学思路。
  整节课教学环节层次清晰,教师体态语言亲切自然,注重课堂生成资源,营造充满平等、自主的氛围。学生思维活跃,互动参与积极,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其他文献
【关键词】全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意识;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8-0018-03  【作者简介】朱海兵,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江苏启东,226200)教科室副主任,高级教师。【设计理念】  高中生一个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非常强,特别重视自我需求的满足。全寄宿制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除了教室就是宿舍,他们在一起学
一、黑天鹅变丑小鸭   丽,高一年级女生,身材瘦小,长相平常,黑瘦的脸上布满了粉刺,扎着高高的马尾辫。丽出生在乡镇上的一户普通农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丽与祖父母一起生活。丽从小就乖巧懂事,在乡镇上了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出色学生。丽也没有辜负祖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成功考入县重点高中,成为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可是进入高中后,丽变了,老师反映丽的情绪总是很低落,她说同学都瞧
【关键词】焦点解决;班主任;谈话;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6-0036-02  【作者简介】1.王亚萍,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学工处副处长,讲师;2.张冬梅,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心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团体心理辅导应用研究”工作室主持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团体心理
【关键词】情绪;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5-0058-03  【作者简介】姚佳,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河小学校(吉林延吉,133000)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情绪ABC理论认为,引起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想法。因此,转变对事件的想法是调节自我情绪的重中之重。小学高年
徐金树,1909年1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宜林村柳树冲。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就随兄长一起给地主打长工,从小吃苦耐劳,也看到许多不平事,心里萌生改变命运的念头。18岁时,受进步思想熏陶和革命运动的影响,辞别兄长,瞒着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邻县麻城,参加黄麻起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徐金树相继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迎接中央
一、黯淡的小华  小华,男,18岁,独生子女,高二年级学生,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病史。家住县城,父亲是大专生,在家族企业做设计,母亲是家庭主妇,家庭条件较好,父母关系尚可。小华平时由母亲照顾饮食起居,跟母亲关系较好;高二之前跟父亲关系还不错,比较尊重父亲,觉得父亲各方面都比较有能力,但升入高二以后跟父亲关系明显变差。  小华中考失利,未考进理想的高中。高一时成绩在班里是十几名,高二分班以
·主持人语·  根据全国妇联、教育部等9部委颁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文件要求,和中央、省、市文明委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以改善学生学业状况为抓手,开展对家校协同教育工作的研究和引导。2017年9月—10月,组织鼓楼区12所实验学校对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调研,从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情绪;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8-0063-04  【作者简介】朱慧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1)教师,一级教师。【设计理念】  随着身体的日渐成长与青春早期的来临,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绪波动变大,他们的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也逐渐开始内化。本课主要通过创设
1946年初,为避免国共双方军事冲突,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负责执行停止内战的任务,禁止双方军队的战斗接触,妥善处理双方军队的相处与整编问题。军调部由三名委员组成(也被称为“三人小组”),共产党、国民党、美国各派遣一名代表,一切事宜均须三名委员一致通过,三名委员均有否决权。军调部在东北最早设沈阳执行小组,后又陆续增设长春、四平、本溪等执行小组,统称为军调部东北执行小组,主要负
【摘要】刺青,作为一种图腾文化是黎族原始社会的遗存,是历史悠久的痕迹。这些用血肉绘成的身体图腾艺术,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它是一个再现仿生学的原始文化和符号学的,涉及艺术、心理学、民俗学、宗教和医学的范畴。可知刺青图腾代表人类的主观和客观的审美环境默契感的世界观。本文从海南黎族刺青溯源、程序和禁忌或海南黎族刺青文化意义,可以更深层地了解黎族民族古老的民族习俗和审美意识。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