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杀机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距元旦晚会还有17天。”科技社实验室里,曾礼身穿防护服,手持一把奇怪的手枪,透明的防护面罩下,是坚毅的表情,“我要一洗科技社八年未有节目登上学校元旦晚会的耻辱!”
  “真悲壮啊,”周楠打了个哈欠,“那么曾礼同学,你准备表演什么节目?”
  “百步穿杨。”曾礼扬扬手中的枪。
  “就你?”周楠撇嘴,“我记得上个月在公园射气球,你好像是险胜张教授六岁的孙女,却败给了王大妈七岁的孙子吧?”
  “士别三日,当刮眼眶相看!”曾礼举起手枪,对准百米开外的一排玻璃杯,左手扭了一下枪上的刻度盘,右手扣下扳机。随着“嘭”的一声响,第一个玻璃杯立即炸裂。
  “切,瞎猫踩到妙鲜包……”周楠话音未落,第二个玻璃杯也“嘭”地碎了!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七个玻璃杯无一幸免。曾礼收回手枪,冷峻地45°角仰望天空。
  然而,没有掌声,也没有惊呼声。
  周楠只是围着曾礼转了一圈,一脸狐疑:“你作弊了!你开第六枪时,枪口都没有瞄准!你这到底是什么枪?说实话!”
  曾礼忍不住后退几步:“这是声波枪。”
  “声波枪?”周楠兴趣大起,一把抢了过来。
  “声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物体都有固有频率。当物体接收到的振动频率和它固有频率接近时,只需较少能量,就能引发较大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当玻璃杯发生共振时,很容易爆裂。”曾礼解释道,“所以,我只要用声波枪发射和这七个玻璃杯频率接近的声波就行了,完全不需要瞄准。”
  “那人类的声音能不能做到?”
  “如果经过特殊训练,是可以的。”曾礼点点头。
  “我来试试!”周楠兴致勃勃地拿来几个玻璃杯。
  “别闹了,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但周楠已经双手叉腰,对着玻璃杯高歌起来:“啊哦,啊哦诶,啊嘶嘚啊嘶嘚,啊嘶嘚咯嘚……”
  “嘭!嘭!嘭!嘭!嘭!”周楠一曲未毕,桌子上的玻璃杯已依次爆裂!
  曾礼一言不发地拿出几个奇怪的东西,塞进周楠的头发里,转身就跑。
  “你干嘛啊?”周楠拿出镜子一看,立刻愤怒地追出去,“曾礼你给我站住,你才是包租婆呢!你全家都是包租婆!”
  [2]楼顶天台,无路可逃的曾礼尴尬地朝周楠苦笑:“为什么我们老在天台见面?”
  “也许是跟你上来晒太阳?”周楠把玩着手里的声波枪。
  “给我一个机会。”曾礼一脸真诚。
  “怎么给你机会?”周楠偏过头,微笑。
  “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曾礼满脸的沉痛。
  “好啊,去和半个小时之前的我说吧。”周楠点点头。
  “你是要我死?”曾礼叹了口气。
  “对不起,我没得选择。”周楠举起声波枪,扣动扳机,枪口震动了一下,却没有发出声音。
  “你调错了,这是超声波档!”曾礼急忙拉住周楠,“别乱开枪,小心把狼招来!”
  “把狼招来?”周楠一头雾水,“什么意思?”
  “人类把声波分成三类:频率低于20赫兹的,叫次声波;频率在20赫兹到20千赫兹的,是正常声波;频率超过20千赫兹的,叫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人类听不见,但有些动物能听见,比如狼。”曾礼解释道。
  “哼,我才不信。”周楠举起声波枪朝各个方向扣动扳机,“有本事出来一头狼,让我看看长啥样啊。”
  话音刚落,一个黑影就从天台的楼梯口蹿了上来。
  “啊!”周楠尖叫一声,差点扔掉手里的枪,却发现黑影没有冲上来,而是坐在地上摇着尾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她。
  “平次!怎么是你?”周楠拍了拍胸口,“吓死宝宝了。”
  “被你用超声波招来的呗。”曾礼耸耸肩,“我设计声波枪时,是平次帮忙测试的,而且是收费的,每次需要支付妙鲜包一个。”
  “有没有搞错!”周楠无语,“平次,冤有头,债有主,你找曾礼要去!”
  “关我什么事。声波枪在你手里,平次可是你叫来的。”曾礼忙退到一边。
  “不对啊,平次,你不是去帮王海丁查案了吗?为什么会在这里?”周楠摸摸平次的头,果断转移话题。
  “对啊,超声波的射程很短,平次刚才应该就在附近。也就是说……”曾礼扶了扶眼镜,扭头看向天台楼梯口。下一秒,王海丁气喘吁吁地出现了。
  “我就知道,所有的警匪片里,警察总是在快结束时才出现!”周楠耸耸肩。
  “不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正义也许偶尔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王海丁正了正帽子,一脸认真。
  [3]“这是一起群体受害的奇异案件……”会议室里,王海丁开始介绍案情,“受害者共有五人,是同一家公司的员工,我们就叫他们A、B、C、D、E吧。大约三天前开始,这五个人均出现了严重的腹泻、恶心症状。”
  “可能只是食物中毒啊,为什么需要立案调查?”周楠托着下巴问。
  “因为这五个人分别报警,声称有人对自己下毒,想谋杀自己。”说到这,王海丁感到十分头疼,“我们调查过,这家公司没有食堂,这五个员工的用餐习惯也完全不同,经过体检,也没发现他们有中毒的体征。”
  “这五个人关系如何?”曾礼想了想。
  “A和B是情敌,B和C曾为一笔业务反目,C和D的直属上司是对手,E和公司所有的人关系都不好……”王海丁苦笑,“所以他们才会分别报警,互相怀疑。”
  “职场好复杂啊!”曾礼和周楠一齐感叹。
  “我们还是先看看笔录吧。”曾礼朝王海丁伸手,王海丁立刻把一叠厚厚的资料拿过来。
  两个小时后,曾礼抬起头,把自己划上线的地方推到王海丁面前。分别是“窗外传来音乐声”“天台上怎么会有人跳广场舞啊”“当时天台上的大喇叭有点吵”……   “我也发现了,”王海丁点了点头,“广场舞是五人笔录里唯一的共同点,我们还去现场录了音,虽然曲风有点雷人,但没听出什么问题。”
  “赶紧放来听听!”周楠兴奋了。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王海丁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不会掉下来……”的声音立刻喷涌而出。
  一个小时后,录音停止了播放。听得意犹未尽的周楠看着曾礼:“你发现什么了?”
  “录音没有问题。”曾礼肯定地说。
  “那是什么原因?”王海丁茫然了。
  “我只说录音没问题,没说和声波没关系。”曾礼笑了笑,“别忘了,有些声波是普通的录音设备录不下来的。”
  “比如说超声波?”周楠恍然大悟。
  “还有次声波。”曾礼站起身,“所以,我们必须去案发现场看看。”
  [4]下午的阳光很好,光线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洒在三人一犬的组合身上。
  “五个报案人在公司的座位都紧挨着同一块玻璃幕墙,这里离对面的天台好近!”周楠扶着玻璃幕墙,看向对面大楼的天台。
  “小心!这块玻璃幕墙有点松,我们已经报修了。”公司的经理急忙说。
  “有点松?”曾礼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头问王海丁,“他们听到的歌声是从天台传来的吗?”
  “对,对面天台每天四点半开始有广场舞。”王海丁看了看表,“这时差不多开始了。”
  “那我们去对面看看吧。”曾礼朝王海丁努了努嘴,王海丁会意,偷偷把一个小仪器粘在了紧挨玻璃幕墙的办公桌侧面。
  当一行人赶到对面时,天台上已经热闹起来了。几十个穿红衣服的大爷大妈把一个巨大的音箱推到天台边的栏杆旁,摆开阵势。
  “大家注意了,今天蓝军又要争夺我们的天台阵地!”一位一看就当过兵的老大爷扶着大音箱,高声说道,“我们应该怎么办?”
  “保卫天台,寸土不让!”大爷大妈们举臂高呼。
  “三天前,我们赢了!今天,我们一样也会赢!”大爷霸气十足。
  “哇,这是什么情况?”周楠被这场景吓了一跳。
  “麻烦三位小年轻让一让!”这时,调查小组的身后又出现了一支大爷大妈队伍。他们穿着蓝色服装,扛着另一个巨大音箱,也来到了天台上。
  “拿下天台!蓝军必胜!”蓝队的大爷大妈们喊着口号,两支队伍相对而立,泾渭分明。
  “不理他们!我们开始!”红队的领队大爷打开音箱,天台上立刻响起了《最炫民族风》。
  “不用急,我们有秘密武器!”蓝队的领队大爷自信满满,“放我们特别录制的减拍版《最炫民族风》!打乱他们的节奏!看他们怎么跳!”
  蓝队也打开音箱,两首不同节拍的《最炫民族风》在天台上对撞,混杂的旋律让人无所适从。
  “嗡……”曾礼的手机突然剧烈地振动起来。他看一眼手机,露出惊喜的笑容:“真相果然是这样!”
  “真相的事我们一会再说,现在还是跑吧!”王海丁痛苦地捂着耳朵。
  [5]十来分钟后,王海丁心有余悸地看向对面天台,哪怕隔着厚厚的玻璃幕墙,传来的音乐声仍然不小。
  曾礼却专心地看着手机屏幕上跳跃的曲线,嘴里默默地念着:“6赫兹,8赫兹……”
  “你在看什么?”周楠好奇了。
  “在看次声波的频率,固定证据。”曾礼随口回答。
  “真的是次声波?”王海丁终于缓了过来,急忙问道。
  “嗯。”曾礼点了点头,“人体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其中大脑为12赫兹左右,内脏为4赫兹到7赫兹。这五个人之所以会腹泻恶心,是因为次声波引发了他们身体的共振,不是中毒。”
  “那次声波是哪来的呢?”周楠不明白了,“是因为对面的神曲吗?那大爷大妈们为什么没事?”
  “我知道了!是因为双频交叉!”王海丁恍然大悟,“由于蓝队红队PK,故意错开节拍,导致这里成为双频交叉的区域!”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这块玻璃幕墙。经过仪器测试,双频交叉带动了这块松动的玻璃幕墙,产生了次声波。所以,坐在这块玻璃幕墙边的五个人全部中招了,其他人都没事。”曾礼补充道。
  “那么,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说服大爷大妈们不要跳?”王海丁看看对面天台,“算了,还是劝公司赶紧把玻璃幕墙修好吧。”
  “举双手双脚同意!”曾礼和周楠小鸡啄米般地点头。
  [6]学校元旦晚会。
  “下一个节目是科技社的《百步穿杨》!表演者:周楠,曾礼!”随着报幕员的微笑,大幕缓缓拉开。
  周楠拿着声波枪,满脸笑容地朝全场观众鞠躬。穿着防护服的曾礼则苦着脸,拿出一个玻璃杯,放在自己的头上……
其他文献
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亨利·柏格森,他有一句名言:“人类要提防性格、精神、甚至身体的任何僵硬。因为,人类会因此失去创造性。”  一位演员用一个特别的方式诠释了这句名言。  他就是喜剧大师卓别林。他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扮演机械工人夏尔洛,不停地拧螺丝,拧啊拧,以至于看到路人胸前的纽扣,也忍不住上去拧一下……  人生岂能如同机器?这是外国人的黑色幽默。  而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其实很多先哲先贤早就想到做到
期刊
我和“传说”有个约会  他说,有一个国家,坐在矿山上。  她说,有一个国家,骑在羊背上。  他说,她说,他们都说:  有一个国家,美若仙境,灿若星辰,就像是传说。  于是,  我们循着白云的踪迹,  跨越整个太平洋,  终于在如深海般的天空之下,  和“传说”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我们到达墨尔本时,正好是周六上午。虽说6月的澳大利亚已经算是冬天,但是这里的温度仍在十几度徘徊。中午的阳光灿烂热情,
期刊
传说,对着树洞讲出你的心事,心情会释然。找到你的树洞,埋藏进所有的眼泪和哭声,让我为你守望。不知不觉中你就会长大。  主持人——柳眉儿  初夏的午后,我正趴在办公桌上昏昏欲睡,无奈手机极不配合地持续震动,我只好无精打采地接通——“妹子!”  一声“晴天霹雳”震得我五官皆明、六神归位!我连忙把手机拿到一尺之外,只听得表姐火急火燎地超高音轰炸:“晚上来家吃饭!我的宝贝、你的侄女儿求陪聊!挂了啊!”我怔
期刊
很久以前,星星还会吟唱的时候,你还在我身边。  我和你,生活在世界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中。那是一片星星的森林,每一棵树上都长满了星星,偶尔还能结出月亮。这里没有白天,只有夜晚。因为太阳一出来,就看不见星星和月亮了。我最喜欢和你一起爬上星星树摘月亮,然后把它们一个一个串成风铃,挂在家门口。等到风一吹,满树的星星就会唱起歌:  来吧,来吧,亲爱的朋友,把你的手交给我,把你的心交给我,一起在这欢乐的世界遨游
期刊
一年前的夏天,在飞往以色列的飞机上,我写下这样一段话:  在这短暂的逃离中,不停地捡拾小石子吧。远方的国度充满着未知,或许会找到填补我天空的彩石。  热爱科学的老教授  “这绝不会有危险,因为我们已经尝试2000多次了。”老教授的语气很淡定,可当他把燃烧的纸团塞进嘴巴的时候,我似乎听到自己眼镜碎掉的声音。我从没见过这样讲课的老师,他不断地把一次性手套当气球吹,然后拿到你耳边,让它炸掉!  短短的两
期刊
玛德琳·斯图亚特(Madeline Stuart),19岁,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她是一名唐氏综合症患者,也是一名职业模特。她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打破了时尚界传统的审美标准,成为时尚圈炙手可热的新秀。  玛德琳·斯图亚特因为患有唐氏综合症,从小就和别人有点不一样:不可改变的特殊面容、矮小的个子、肥胖的身材、低于常人的智力和反应力。  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对不起”——“对不起,你不太合适。”“对不起,你
期刊
他是一位宫廷画家,在宫殿壁上画6只不同姿态的仙鹤,栩栩如生,甚至吸引了真的仙鹤到壁前活动。他又曾在另一面殿壁上画花竹雉鸡,使皇帝行猎的白鹰误以为真而向壁间扑啄……  这位写生功夫出神入化的大画家叫黄筌,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西蜀画家。他擅画花、竹、翎毛、佛道、人物和山水,技艺非常全面。  黄筌对于绘画,一向有自己的主见。小的时候,他拜画家刁光胤为师,向他学习绘画。他除了认真学习以外,还博采众长,自学了其
期刊
读者  来信  特别策划  小时候  我们总认为  树上能结出白云  青草会长出蜻蜓  太阳能变成月亮  时间永远用不完  现在  我们长大了  可以折下树枝  可以追上蜻蜓  知道太阳和月亮的区别  知道时间会像河水一样流逝  但我们却忘记了  忘记  对着白云发呆的那刻悠闲  忘记  追在蜻蜓后面的连串笑声  忘记太阳下的奔跑  还有月亮下的游戏  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我们匆忙地长大  怀中抱
期刊
别人家都有家规——诚信、勤恳、坚持、行善……丰富多彩,数不胜数。只有我家,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却从没见过自家的家规。  我们家的家规呢?我好奇地问妈妈。  妈妈告诉我,我们家的家规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只要我仔细地回想,就会发现,它在我小的时候便已经显现出面目——  那时,我只有6岁,在吃饭时失手打碎了碗。  我怔怔地望着地上破碎的碗,零散的瓷片,洒了一地的粥。  我手足无措地站在那
期刊
(一)  “我为你感到悲哀。”小冷面无表情地对这个手持针筒的男人说。  张博士挑起眉头。  “我为你感到悲哀,张臭虫。”小冷摇摇头,嘴角勾起一丝嘲笑。  听到“臭虫”两个字,张博士仿若被挑断了一根神经。他握着针管的手有些颤抖,原本高高在上的面容扭曲起来,愤怒如火焰一般从他的脸上升起:“不许你说这个词!”  “为什么?因为这是你多年前的绰号吗?”小冷换了一个舒服点的坐姿,喝了口一直未动的茶。  此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