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贸总协定互不适用问题的研究

来源 :国际贸易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37599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总协定中,第35条通常被称为互不适用条款,它规定:1.如果(甲)两个缔约国没有互相进行关税谈判,和(乙)这两个缔约国的任何一方在其中一方成为缔约国时不同意对它实施本协定,本协定或本协定第2条在这两个缔约国之间不适用.
其他文献
【正】 1884年7月3日开始编制并发表的第一个道&#183;琼斯平均数是纽约股票市场11种运输业和工业股票收盘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现在的道琼斯平均数
<正> 外贸企业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出口商品收购、出口收汇和其他进出口计划。外贸企业兼营内销业务,只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以及国内市场实行“放开”、“搞活”政策后出现的新事物。这项业务的建立和开展,对于推动外贸事业的发展,繁荣国内市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外贸企业兼营内销业务的建立和开展,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 从国际市场情况看,外贸出口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国际市场竞争诸因素,如产品的
<正> 素称执世界保险业牛耳的英国,不仅在保险业务和保险收入方面居世界的前列,它所制订的保险规章、制度和办法对世界各国也具有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世界上大部份国家的保险立法或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参照、采用了英国的法规:有的国家或地区的保险单直截了当地规定一切有关保险索赔和理赔责任均按照英国的法律和习惯办理;有的国家名义上制订有本国的保险法规,但基本上是以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Marine Insurance Act, 1906)为圭臬,其内容大部分与英国的法规雷同;有的国家虽然制订有本国的
<正>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也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前进,开始从过去高度中央集权走向分权,从产销脱节走向产销结合,从用行政手段过渡到用经济手段管理外贸。外贸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通过商品进出日交换,达到节约社会劳动,增加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很多,其中采取工贸结合,产销挂勾的办法就是一个重要形式。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浅显看法,求教于广大
<正> 在国际贸易中,违反买卖合同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对此,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寻求补救和保护,以使经济利益免受损失。违约的补救办法是法律上的术语,系指一方当事人违约造成损害时,另一方依法取得补偿的方法。资本主义各国的国内法和国际性的买卖法对此都有具体的规定,其内容就是说明针对不同形式、不同性质
<正> 近年来,发展外贸,扩大出口创汇,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动了不少脑筋,采取了一些措施,颇有建树。笔者最近到一些外贸工厂作了一些调查,发现以下几条措施,在扩大出口创汇中不失为有效之举,值得推广。
<正>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外贸列入国家计划,关税在我国能起什么作用?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作用有多大?这是有争论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我国关税作用的基本看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特点之一是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这是与资本主义国家显然不同之处。国家计划直接指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主要的或基本的;
<正> 本文探讨战后美国劳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其在美国经济和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正> 一贸易条件又称出进口交换比价,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价格总水平和进口价格总水平的对比,它是反映并衡量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在出进口价格上对这个国家有利或不利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指标。它对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也有指导作用。七十年代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大致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