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老年病人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g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估对老年外科病人实施医护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并指出相应护理解决办法。方法: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52例老年病人,将其设立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施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住院期间施行基础性相应护理。经评比两组护理成效,评估强化安全护理的临床实践作用。结果:外科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滑倒跌倒、出现压疮、自行移出引流导管、膳食行为不当、皮肤烫伤等。评比得出,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病人施予系统化、科学化的外科安全护理服务,能减少意外医疗事件的出现几率。
  【关键词】临床外科;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对方法
  外科护理中的医护服务涉及各方各面的操作内容,特别是对老年群体的护理操作更需注重不安全因素的强化防护。为进一步认知老年外科护理的科学、优质方法,本文抽选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52例,将其设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施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住院期间施行基础性相应护理,评比两组护理实践成效,将此次调研情况阐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52例老年病人,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以上两组所选病例都在接受影像学及常规检查前提下,由医师依循相应疾病的诊疗标准实施病症判别,且经手术病理学得到确诊。观察组:29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介于62-87岁间,平均是(72.4±9.17)岁。对比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介于61-87岁间,平均是(71.8±9.35)岁。对病人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两组能够进行同期对照评比。
  1.2方法
  1.2.1不安全护理因素调研方法
  对外科老年病人住院期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开展系统化分析,仔细回顾每例病人的各项病学资料及有关数据信息,以回顾评估的方法统计整合护理操作中出现的不当及失误行为,并作相应讨论、归纳。
  1.2.2护理处理方法
  对比组向组内病人予以基础性相应护理,包括:做好外科术准备、辅助病人检查、接送病人到手术室、落实日常护理操作及体征看护等。
  观察组以强化安全护理模式施行住院期间的具体医护操作,方法是:(1)强化外科老年护理的风险教育。以不安全因素的数据情况为依据,对外科临床中出现的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开展强化防护,规避各类意外医疗事件的诱发主因,并构建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应急执行预案,使风险教育活动落实到老年病人医护服务的每一环节中,提升护士安全防护意识与实践操作技能。(2)增强日常安全护理的实施强度。例如,当清扫病房路面时,提醒老年病人谨慎行走或搀扶其走过湿滑地面;帮助老人熟悉病房内部或附近活动场所,谨防其误伤或摔倒;维持病房床铺的清洁平整,协助老年病人翻转身体或起身,使其以适宜体位休养;对久卧病人施行压疮强化护理,定期翻动其身体,查看可有压疮形成,必要情况可予以50%酒精实施擦拭,缓解受压迫面的局部压力,促使皮肤组织归转到健康状态。(3)注重病房环境、条件的合理调试。老年病房内的室温宜适当,温度不可过冷,并强化保暖操作。若需用到热水袋,要将水温调节到约50度,以防病人皮肤被烫伤。(4)加强老年病人以及看护家属的健康宣教。引导、鼓励老年病人多参与机体训练活动,训练强度从低强度过渡到中强度,以步行、练太极拳等为宜;对意识反应不够灵敏的老年病人,护士协助其转换躺卧体位,嘱咐家属全天候看护。同时,注重膳食行为方面的科学引导,帮助病人了解自身患病情况,增强老人自我护理、自我防护的积极意识;讲解自主移出引流导管的危害性,避免医护事故的发生。
  1.3统计学数据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處理,当中,(±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
  2.结果
  经评估外科老年护理的操作情况,得出不安全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滑倒跌倒、出现压疮、自行移出引流导管、膳食行为不当、皮肤烫伤等。评比发现,两组外科老年护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外科护理属临床工作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服务操作质量将关乎病人的预后恢复情况。由于老年人群的机体功能存在显著衰弱、退化等现象,所以增加了外科老年护理的实践难度[1]。从护理防范角度来讲,老年病人护理以“防护为主、安全超前、降低风险、优化护理”作为安全准则[2]。本文落实日常老年护理流程中的具体服务措施,从强化外科老年护理的风险教育着手,增强日常安全护理的实施强度,注重调试病房环境、条件,并加强老年病人以及看护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如此一来,使外科老年护理纳入系统化、优质化服务流程当中,使护理风险降至最低,规避了诸多不安全操作因素。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P<0.05)。
  综合上述,外科老年护理践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能将安全文化理念融合到每一环节的医护工作中,使护理缺陷行为得以及时弥补,进而降低意外事件的出现率。
  参考文献:
  [1]张小红,何红燕,何红,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18-21.
  [2]陈冬华,杨徐静.负压引流装置在头颈外科引流管应用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717-17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胸部物理治疗改善呼吸功能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60例重症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接受胸部物理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呼吸功能护理的对照组,对比两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物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呼吸功能;重症患者  胸部物理治疗包括机械吸引、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急性胰腺炎内科临床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生长抑素奥曲肽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抗生素治疗,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90例患者治愈,具有90%治疗有效率;对照组10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治愈,具有70%治疗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和预防对策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500例骨科手术患者,统计分析这些患者的手术相关因素和术后感染情况,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结果:500例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9%;可能造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手术耗时长、在腰腹以下手术、Ⅲ类手术切口、老年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一我县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检查,了解我县托幼机构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方法:对我县14个乡镇2013年——2015年所有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县托幼机构的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较高,消瘦、低体重、生长迟缓现象有增加的趋势,肥胖、龋齿、视力不良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县托幼机构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基本良好,但肥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小儿咽喉术的围术期践行舒适护理模式对术后患儿麻醉恢复躁动的改善作用。方法:基于掌握患儿各项病学及临床数据资料的条件下,选择2015 年 6 月-2016 年 6 月因患有咽喉疾病需要实施手术的 78 例患儿,将其划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各有 39 例,参照组施行常规型的护理操作,研究组施行常规型护理+舒适护理模式,评比两种方法的护理成效,研讨舒适护理的儿科医疗作用。结果:研究组躁动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感染科护理中风险管理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400例患者成立对照组,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400例患者成立观察组。观察组护理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护理工作实施常规管理,进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工作成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
期刊
【摘要】目的:对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开展发病原因调研活动,并分析相应抢救对策。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本院急诊内科实施诊疗的患者117例为评估对象,回顾评析其各项病学资料與有关数据,归纳出发病原因以及应对抢救方法。结果:117例患者出现昏迷的致病原因有:酒精中毒、低血糖、脑梗死、肺心脑综合征、服用镇静药、有机磷性中毒、意外车祸损伤等。经抢救后,总计108例抢救成功,占92.3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类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中药对类风湿病358例的临床治疗。结论:此病应注重它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将会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残率,达到康复和明显改善患者并发症的目的,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弱激素及西药的毒副作用,将对该病的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立起沉疴的希望所在。  【关键词】类风湿病;中医中药;痹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治疗的358例患者中,男115例,女243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妇科门诊宫颈疾病防治手段和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研究,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成立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 患者成立观察组,进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疾病缓解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100%,对照组缓解率为88%,观察组缓解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治疗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清开灵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治疗,进行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缓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