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王国谋变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触目都是菌,开口都是菇”是福建古田这个“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真实写照。隋朝大业年间,当地就有人生产香菇,从上世纪60年代的椴木栽培银耳开始,该县便走在了全国食用菌发展的前列。
  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古田的食用菌产业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福建许多县市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的现状:不可避免地和电商时代下的市场经济交锋,在痛苦和挣扎中不得不面对产业升级。该产业链的各级生态如何?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它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这些问题吸引着许多人一探究竟。
  传统“菇村”静悄悄菇农“转身”齐纷纷
  一支烟抽完,走来一个乘客,古田县水口镇湾口村村民刘正光熟练地发动摩托车,10多分钟后,他送客回来,再次将车停在村口与316国道交叉处。他原来的身份是“菇农”,现在却做起了“摩的”生意,每个月靠两三千元的收入养家。在这之前,这两三千元是他所不屑的,因为每年11月、12月,他靠培植银耳,40多天的周期,便可收人两三万元。
  那么他又为什么放着几万块不挣?“现在做食用菌挣钱太难了,原材料、人工,什么都涨,就菇价不涨,继续做只会赔钱。”他身上有一种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微笑着讲述现在的情况,似乎早已看淡了这一切。
  刘正光的说法得到邻居许乃秋的认同。许乃秋是湾口村菇农交口称赞的好手:他家食用菌管理得比别人好,哪怕行情再差的年份,别家亏钱他还能挣钱。目前湾口全村就两户人家“开工”,许乃秋是其中之一。不过,他2013年减少了一半的培植量,菇棚里只培植了2万筒左右的银耳。“现在不好做了,这样比较保险,先看情况再说吧。”他的“看情况”是指看市场上银耳的收购价格,“当前每斤卖到20元以上菇农才能基本保本,前提还得是银耳管理得好,没有大减产。”
  和许乃秋一样,刘正光也种植银耳十几年,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2003年以来,他将几年来培植银耳所挣到的8万多元全部用来扩大生产规模,陆续置办了4间约200平米的砖砌菇棚,目前这些菇棚已布满蛛网。历经2007年、2008年行情较好的两年后,这几年来菇价不稳,刘正光基本上不挣钱甚至亏钱,这种“白忙活”让他身心疲惫,2011年他下定决心改行。
  水口镇靠近闽江,是古田县通往福州的必经之路。该镇和古田其他乡镇一样,70%以上的村民以食用菌培植及相关行业为生。但是目前这一比例在急剧下降,食用菌培植户数量在该镇多个村庄逐年递减。笔者走访发现,湾口、溪岚、汶潭等村2013年“开工率”很低,往年10月后村内早已是家家户户种菇忙,如今却只剩下少数菇农还在培植食用菌,其他菇农或是养殖草鱼,或是种植脐橙,或是打零工等,纷纷转行。
  家庭小作坊“非主流”工厂生产成“宠儿”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是否在走下坡路?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局长余新敏否定了这种说法:“这些年古田的食用菌产量每年都呈递增趋势,201 2年食用菌鲜品产量达71万多吨,产业正在由粗放的家庭小作坊向集约型的mE化、规模化转变。”
  据余新敏介绍,古田银耳产量占全国95%,茶树菇产量超40%,鸡腿菇、猴头菇、竹荪等多个品种产量都在全国前列。同时,古田的食用菌培植遍布全县15个乡镇,涵盖36个品种,是县里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说到食用菌在古田县的地位,3个“70%”令人印象深刻:201 2年食用菌产值占古田农业总产值的70%,全县总人口中70%从事相关产业,农民人均收入的70%来源于食用菌。
  然而,“面广、生产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粗放生产,导致产量低、成本高、风险控制能力低、议价能力低等问题,使单体效益低下。市场作用下,古田县部分村庄食用菌产业逐步被其他产业取代,如水口镇湾口村近些年就依托濒临闽江的优势,发展起了草鱼养殖业。
  许多菇农在摸索中发现了“规模效益”的甜头,自发扩大生产。他们摒弃了家庭小作坊,采用工厂化生产,将食用菌生产的个个环节独立,形成专业的“现代化菇棚”“拌料厂”“蒸料厂”“接菌厂”“烘干厂”等。部分乡镇还因地制宜建成单一品种种植基地,如“平湖茶树菇”“大桥银耳”等。政府也鼓励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各地合理布局食用菌生产,逐步形成“银耳、香菇、茶树菇和新特珍稀菌类四大基地”,促成了“公司+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资金土地成“拦路虎”农民企业家急需“武松”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制约食用菌发展的问题遍布该产业发展的整个产业链。
  硬件落后的影响当排首位。据悉,农村许多传统菇棚都是茅草、竹子搭建的,无法抵抗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更存在消防隐患。这些年来当地政府持续对菇棚的改造给予补贴,刘正光的4间菇棚就是那时改造的。“2013年起古田县政府对10亩以上连片传统菇棚进行改造,年底完成503亩,2014年的目标是500亩。”余新敏介绍道。
  资金短缺,也让企业发展左右为难。这几天,村民林小云很发愁,因为流动资金周转不灵,他位于城西街道宝峰村纣王垅自然村的工厂面临停产。现年53岁的他从18岁就开始接触食用菌行业,多年闯荡的胆识和眼界,让他从菇农转型为老板,一年前与人合资500多万创办了这家工厂。“我们拥有标准化菇房5000平方米,露天黑木耳生长基地6000多平方米,日产1.3万筒自动装袋机一台,自主研发菌料搅拌机两台,可日搅拌菌料10吨……”说起自己的工厂,林小云满脸自豪,不仅因为规模和设备领先于同行,而且建厂的资金和土地都是自己解决的。但是这种“自豪”也让他很烦恼:“没地方贷款啊,现在所有积蓄已全部投入办厂,流动资金都断了,更别提后期扩大生产规模了。”
  林小云的“心病”在余新敏处得到了“解药”。余新敏介绍,为解决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2012年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和建设银行合作推出了“助保贷”,设立专户安排500万元作为风险基金,同时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基金。针对像林小云这样的情况,他说政策文件都下发到了各乡镇政府,符合手续的菇农都能贷到款。   土地问题是像林小云这样想做大做强的农民企业家头疼的另一问题。笔者对走访林小云工厂的这条路记忆犹新:先驱车从古田城关沿124县道颠簸10多公里,再从一个山脚的岔路沿着泥泞的黄土路盘山而上几公里,直到来到一个被推平的小山谷。“古田是山区,要找一块平坦的土地太难了。”林小云说,“土地审批也麻烦,我的工厂土地是自家农地改造的。”目前土地流转的问题,他还在和政府协商。“希望政府能加快解决我们这样想做大做强的农民的工厂用地问题。”
  上游成本“吃”利润下游滞销“堵”出路
  “食用菌行业不但要靠天吃饭,还要靠市场吃饭。这碗饭真不是谁都能吃。”林小云直言。
  物价上涨成本增加,压低了菇农的利润。食用菌从培植到销售,需要经过“填料”“蒸料”“接菌”“割菌口”“管理”“采摘”“烘干”等几道大工序和几十道小工序,几乎每道都“烧钱”。食用菌培植最主要的原料是“棉籽壳”,这几年“棉籽壳”价格连年上涨,目前已涨到每吨2500多元,且人工费逐年递增。林小云算了一笔账:以生产3200斤银耳干货为例,其中仅“棉籽壳”一项就花费32500元,扣掉人工费、材料费等各种开销,成本近58000元,按市场较好的行情——每斤23元算,利润约15600元。这还是理想状态,没包括食用菌感染细菌死掉的损失。
  “价格不稳定”是笔者听到最多的字眼,市场供需的调节作用,让菇农和菇贩“为之欢喜为之忧”,每年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影响甚至延伸到整条产业链。而对菇农影响最大、价格最不稳定的菇种,正是全县最多人种植的银耳。林小云说,2011年银耳价格最好时达到25元每斤,“那年大家都挣钱了”,2012年银耳产量大增,但最高价格只有20元每斤,这种低迷的行情一直延续到2013年6月才有所好转,后来一度达到26元每斤,目前在23元上下徘徊。“银耳和许多农产品一样,深受市场供需影响,今年好卖明年必然多种,多种价格必然下跌。”林小云笑道,“市场规律谁能违背呀?只能随行情走了。”
  在目前全国唯一功能较齐全、设施较完菩的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古田食用菌批发市场内,菇贩陈美珠站起来四处观望,恨不得每个经过的人都是前来采购的批发商。离她不远处,一大堆人围在一起打扑克,喊声震天。往年的11月、12月,正是该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从早上7点开业到晚上6点闭市,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但是2013年12月这里明显冷清多了,環顾四周只有十来号人在做买卖。“今年客人明显比往年少了一大半。”陈美珠分析说,受2011年市场影响,2012年许多批发商都储存了大量干货,2013年还在出售存货,进货的肯定就少了。
  在一旁忙着发货的吴栋悌补充道,2013年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提倡勤俭节约的政策也间接导致市场销售速度放缓。吴栋佛现年40多岁,做菇贩十几年,产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据他介绍,这些年古田食用菌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一张由古田人编制的销售网络已经铺开。“食用菌我们也叫‘时运菌’,看天看地还得看运气。”一旁包装的小弟打趣道。
  “掘金”深加工让食用菌“触电”
  与其等待命运的安排,不如自己把握。“如果只是销售原料,我们永远只是财富链低端。”菇贩魏观恩说。
  常年南来北往销售食用菌的魏观恩,看惯了菇贩挣取市场差价的艰辛,于2012年走上了产品深加工之路。他的公司投资800多万,厂房占地200多平米,主打产品是银耳、红枣、枸杞等原料加工成的高档银耳饮料。精美的包装、美味的口感和绿色养生的产品定位,让他初探市场便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魏观恩介绍,2012年4月公司成立起一直都在试生产,对产品从口感到包装不断调试,直到2013年才正式上市,目前主要销往上海、深圳、贵阳的超市和批发市场,“几个月间一万多箱已销售一空,销售额100多万元”。
  魏观恩说,银耳深加工成饮料,附加值能增加3~5倍。而深加工一直是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短板,也正是政府部门不断扶持其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古田已建成食用菌加工产业园一期,开发生产了“食用菌山珍调味料”“山珍菌汤煲”“软包装食用菌罐头”“银耳颗粒”“纳米银耳粉”等10多种加工产品,特别是“银耳多糖”的成功提取,让古田食用菌精加工步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银耳本来就是养生美容的好东西,而且我们又是绿色食品,我对未来看好。”魏观恩说,
  “只要宣传和销售渠道能铺开,争取明年销量翻番。”
  要做好食用菌营销,那么销售渠道必然得先铺开。
  目前,以食用菌批发市场为辐射中心,古田县内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市场营销网点,有3万多古田人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食用菌旗舰店”,并进入各大商超,这是一支规模不小的营销队伍。
  同时,食用菌经营户紧跟潮流,拓宽销售渠道,纷纷“触电”。古田食用菌网店数量迅速增加,当前全县注册可查的食用菌网店共75家,网络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触电”的还有各食用菌企业,它们纷纷依托电子商务开展食用菌产品网络营销。这些商店集干品采购、生产加工、物流存储、客服销售等于一体,质量有保障,商品价格更加便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政府也为各食用菌企业“触电”搭起了“台子”,引导发展网络商店,开拓网络市场,投资1.6亿元建设以食用菌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及仓储等配套项目,包括中国福建航天育种(食用菌)研发中心、食用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食用菌虚拟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
  除了“触电”,古田食用菌还有更高级的“玩法”——交易所上市。据余新敏介绍,目前古田食用菌产品已有香菇和黑木耳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争取在2014年3月,让古田银耳也在渤商所挂牌上市”。余新敏说,这样既可以提升古田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可通过这种新的现货交易方式,让食用菌市场价格更透明稳定,降低风险,提高从业者收入。
其他文献
前面有晋江恒安集团许家嫁女,花了高达1.4亿元的嫁妆,一时之间被传为佳话。2012年11月24日,晋江百宏集团吴老板嫁女儿,立即就把许总的这个纪录给刷新了,嫁妆耗资近2亿元。天价嫁妆不仅引发网友热议,也让晋江当地百姓摇头自叹。  编辑评语:之前,早就有网友感慨:抢银行,不如娶个晋江新娘。这次吴老板嫁女儿,更是把晋江的豪门盛宴推到了极致,这也符合了晋江人敢拼才会赢的个性。穷人家的孩子都以为晋江嫁女如
期刊
人物简介:  左宗棠(1812~1885),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后转而留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期刊
2012年12月16日,泉州市区中山南路9岁男童吃糖醋肉卡喉,生命危急,目击者赶紧帮忙将孩子送到附近卫生服务中心。因病情复杂,孩子要转院,这时两个开面包车的男青年刚好路过,听说这个情况后紧急将男童送到医院抢救。路上,司机不断鼓励孩子要坚强,另一个人则不断拍孩子的背部,希望孩子可以更轻松一些,把人安全送到医院后两位年轻人就悄然离去了。
期刊
一名外来务工女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住院后,弟弟到石狮与另一事故方协商,拿了赔偿款便抛弃受伤的姐姐,自己返回老家了。而他的姐姐因为伤重一直住在医院,这笔赔偿款正是姐姐的救命钱。很多网友感叹现在的“亲情也薄如纸”了。  无独有偶,不久前在福州也发生一件同类事情。三明一对夫妻带女儿到福州医院求医,听说女儿切除恶性肿瘤要花十几万元,其父竟然带着夫妻俩仅有的5000元救命钱不辞而别。
期刊
建瓯女子刘某使用微信“摇一摇”认识了在她周围1000米内的男子唐某。两人互加好友后相谈甚欢,得知唐某长得帅又有钱,刘某自以为遇见了“高富帅”,很快和唐某见了面。唐某向刘某倾诉烦恼,声称自己经营的网吧被意外停业,还差3000元的罚款未缴纳。刘某立刻凑了3000元给唐某,原想好心助其渡过难关,谁知唐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建瓯警方将唐某抓获,刘某才认识唐某的“伪高富帅”面目,唐某是个靠打零工生活的无业
期刊
唐僧确实有个爹。《西游记》中唐僧父陈光蕊赴任途中被水寇所害,因龙王相救尸身得以保存。17年后,其子江流儿(唐僧)复仇成功,陈光蕊得以还阳。人们对唐僧这个爹,记忆较浅,最近,唐僧的爹突然被翻出来了,泉州某中学初三语文月考时,一道题问的就是唐僧的爹叫什么名字,结果难倒了一班学生。
期刊
我今年91岁了,和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一样,也是“90”后。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外科医生,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建立肝脏外科,与肝癌作斗争。我的经历很简单,就是在三个学校里转:首先是马来西亚的光华中学,在那里念小学和初中;回国后考入同济大学附中和医学院;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一直在第二军医大学工作。  回顾自己的经历,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人要诚实,做事情要踏实,做学问要扎实,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
期刊
到了医院以后,有件事让患者陈珂很诧异。  2012年10月23日,她因急性阑尾炎住进了福州市一家公立医院,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她发现比以前住院多了一个要让她签字的“协议”,内容是医患双方没有红包的承诺,医院介绍说该协议还要纳入病案管理。签完字,陈珂开始心里忐忑,不给医生送个红包,医生会好好治疗自己吗?万一康复不彻底留下后遗症怎么办?  签协议不能收红包,源于2012年8月6日卫生部下发的《加强公立医
期刊
40多年前,郑守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发明的新工艺可以使我国ADC发泡剂从依靠进口,变成全球最大的ADC发泡剂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40年之后,这种新技术却给我国带来了全球最严重的氨氮污染。  尽管他发明了对ADC发泡剂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资源化回收的治污办法,但是由于成本和治污观念滞后的原因,这项技术的推广并不理想,氨氮污染对中国大地的危害,多年来仍在继续。  “我没有料到的是,治污之路比发
期刊
天空不时有飞机呼啸而过,从长乐国际机场方向驶来的车辆络绎不绝,平均每天1000多车流量陆陆续续从这里经过。  “你好……请出示您的通行卡……请稍等……谢谢……”伸手,招呼,收账,一系列动作在常人眼中简单而轻松。  说起高速公路的收费员,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业务轻松,收入可观。其实,有多少人了解光鲜背后的辛酸,每天千遍一律说同样的话,做周而复始同样的动作,其中就有她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新人”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