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地区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调查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sha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初中生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学习动机、课程需求、时间及对象需求、学业和职业规划需求等维度构建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分析指标,对西南边疆Y省98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对职业启蒙教育总体需求较高;初中生接受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原因是想学习一门初级职业技能;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在职业启蒙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则没有显著差异;职业启蒙教育的对象应为全体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时间应分散在各个学期;初中生对未来学业和职业缺乏切合实际的规划,大部分学生愿意毕业后进入普通高中,只有很少学生愿意进入中职,少数民族学生相比汉族学生更倾向于根据成绩来决定毕业去向。为此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应认识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制定职业启蒙教育政策及指南;面向所有初中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基于学生需求,开发初中职业启蒙课程;提供个性化支持,帮助学生制定学业与职业教育规划。
  关键词 西南边疆地区;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学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15-0057-0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职业启蒙教育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鼓励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中小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是对儿童实施的职业入门教育,使学生个体获得关于职业世界的基本认知,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和向善的职业伦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最为基础的帮助[1]。
  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学生不一定能取得与劳动市场相关的职业资格,但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今后顺利从学校向工作场所过渡中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能力[2]。一些发达国家将职业启蒙教育前移,认为不能等到了高中才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而应在初中阶段就开展。国外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初中职业启蒙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初中职业启蒙教育可以预防学生辍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3];增进学生对学习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从初中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教育;增加他们对工作和职业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未来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就业技能,帮助学生为未来职业做准备。这些就业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造力、责任感、敬业精神、技术运用能力等[4]。
  职业启蒙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已有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论内涵、价值、作用机制、困境以及实现路径等问题的讨论,实证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学习需求研究较少。学习者需求分析是了解学习者应用什么、需要什么和缺乏什么的一种方法[5]。西南边疆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等的限制,教育发展较为落后,初中教育甚至成为一些学生的终结性教育。为此,应在充分了解西南边疆地区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探索适应西南边疆地区职业启蒙教育的路径,通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促进西南边疆地区初中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阶段教育提供支持,進一步为西南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储备人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自编问卷《西南边疆地区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调查学生的性别、年级、民族等基本人口学信息。第二部分从初中生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学习动机、课程需求、时间及对象需求、学业和职业规划需求维度对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进行调查。问卷共计16题,采用SPSS25.0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在西南边疆Y省共发放学生问卷1010份,回收问卷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980份,问卷有效率98%。在有效问卷中,初中一年级447人,占 45.6%,初中二年级292人,占 29.8%,初中三年级241人,占 24.6%;男生441人,占 45.0%,女生539人,占 55.0%。民族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白族、布依族、彝族、回族、苗族等),其中汉族学生474人,占比48.4%,少数民族学生506人,占比51.6%,见表1。
  三、研究结果
  (一)职业启蒙教育总体需求
  从对初中生“希望在初中开设职业启蒙课程吗”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很期待和一般之和为73.7%,表明希望开设职业启蒙课程的学生较多,仅有6.1%的学生不希望开设职业启蒙课程,见图1。可见,初中生对开展职业启蒙课程普遍持积极态度,接受职业启蒙教育需求总体上较为强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分析发现,35.1%的男生和35.8%的女生很期待开设职业启蒙课程,一般期待的学生中,男女生占比分别为36.3%和39.7%,而不希望开设职业技术课程的男女生占比很少,分别仅占6.1%。独立样本T检验P=0.571,P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的GPS时间序列最小二乘(LS)谐波函数模型方法不能精确提取GPS垂向时间序列的周期项信号问题,该文以云南地区2011年1月—2017年6月连续观测的27个GPS基准站数据为例,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获得27个测站的共模误差,然后分别使用奇异谱分析(SSA)和LS方法对PCA滤波前后的测站时间序列进行周期项信号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时间序列分别减去SSA、PCA-SSA、LS和PCA-
摘 要 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如何实施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旨归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各国亟待探索的领域。在全球视野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的支持下,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国履行《蒙特利尔协定书》国际协定,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UNDP逐渐将资格认证作为通过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策略,把职业培训作
摘 要 作为一种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各个层面紧密合作。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对广州地区工匠及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在政府层面存在宣传方式不完善、物质激励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职业院校層面存在人才培养滞后、学生继续学习通道不畅的问题,在用人单位层面存在重视不够、理解不透、认定不清晰、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据此,从政府、职业院校、用人单位三个层面给
摘 要 从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历程出发,回顾历史,审视当下,探讨了增值评价在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培育、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构建职业院校品牌自信等方面对于职业教育评估的积极意义。针对职业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从重视增值评价理念、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创设多元化增值评价主体、强化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增值评价元素、针对性开发增值评价软件等方面提出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优化策略,以推动职业教育公平、可持续
摘 要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时最长的一项内容,其成绩及评价标准的制定对检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掌握情况非常重要。高职设计类专业传统的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方式存在指标针对性不强、难以体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技能水平提升、缺乏过程性考核资料等弊端。因此,基于实现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信息化、实现顶岗实习评价与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参与度等考虑,优化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方案,构建了基于网络考评系统的“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依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构建乡村技能形成体系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本价值,参与主体涉及到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各类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才兼备、具有一技之长产业工人的使命,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北京某职业院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及必要性理解尚需加深,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有待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比较欠缺。学校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学校内不同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联动形成合力,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提高教师队伍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
针对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DSBAS)试验运行阶段播发的星基增强电文连续性及可用性问题,该文结合民用双频星基增强BDSBAS-B2a电文播发现状,分析了BDSBAS-B2a电文内容及播发策略,并比对分析了不同服务区域有无星基增强电文支持条件下的用户定位精度,初步验证了BDSBAS-B2a电文的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1)BDSBAS-B2a电文类型、信息内容及更新周期均满足国际标准约定,初步具备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