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共识(2009)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皮肤科医生对雄激素性秃发的认识和规范化治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张建中、郑敏、范卫新、赖维、方红、杨勤萍、杨淑霞讨论制定本共识,供皮肤科和美容科医生在临床诊疗中参考。

其他文献
患者男,43岁,左足跟肿块7年余.无明显不适,行走时偶尔有疼痛,逐渐增大.临床表现为左足跟1.5 cm×1.5 cm大小浅红色、质硬、境界清楚的肿块.病理检查可见黏液样基质中较多的梭形或星形细胞增殖呈席纹样或束状排列,其间可见有较多的小血管,梭形或星形细胞未见明显异形.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纤维结合素、CD34和上皮膜抗原阳性,平滑肌抗体、S-100、神经微丝、结蛋白和CD99均为阴性.诊断为浅表
患者男,22岁.因全身皮疹十余年,加重1年伴痒,于2006年7月31日入院,患者10年前不明原因双肘部、双小腿屈侧出现红斑,瘙痒明显,抓后出现糜烂、渗出及浸润,在外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给予治疗(用药不详),皮疹持续存在.近1年皮疹增多,泛发躯干、四肢,皮肤出现潮红、瘙痒明显,颈部、腋下、股内侧淋巴结肿大.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期刊
患儿女,7岁.因双下肢易受外伤,伤口不易愈合4年于2007年3月就诊.患儿4岁时被发现游戏时易受外伤,出血时间长,伤口难以愈合,且易形成血肿,并遗留较大瘢痕.该患儿为足月顺产,出生时皮肤未见异常.于1月龄时发现其肚脐突出、外翻,未经治疗后逐渐自行好转.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成员中无遗传病及类似疾病史.患儿曾于2006年6月到华西第二医院皮肤科就诊,行染色体常规检查及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为46,
期刊
目的 探讨我国男男性接触者(MSM)性伴状况与性传播感染(STI)感染率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9城市MSM进行调查,用SPSS 11.0软件处理.结果 STI组男性伴数量多于非STI组(P<0.05),自身性伴为较少性伴者的STI感染率低于有较多性伴者(P<0.05).通过公厕、公园或浴池结识性伴者的STI感染率,高于通过同学朋友邻居结识性伴者(P<0.05).自认为与性伴关系彼此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定于2010年8月27—31日在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美容皮肤病学习班及江苏省美容主诊医师(美容皮肤科专业)培训班,届时将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就基础、临床和治疗技巧等进行系统讲座,讨论临床中的各种问题与解决方案。欢迎来函来电索取信息。报到时间:2010年8月26日,学习班费用:1000元,人(包括报名费、培训费和证书费),
期刊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安斯泰来皮肤病学研究基金”自2008年第一次启动后,受到皮肤科医师的欢迎,受资助课题的研究进展顺利。现征集第二期研究项目,基金总金额30万元人民币,资助5~7项研究课题。研究方向:普特彼治疗T细胞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时间: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光化性皮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标准与光试验结果、病程、年龄、初发年龄、既往是否合并其他皮炎湿疹病史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当面询问填写问卷形式,对71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集中于2、3月份对患者进行光试验.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慢性光化性皮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在对UVA和(或)UVB敏感的不同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F=10.245,
患者女,20岁,因左枕部脱发2个月,颈部脱发1个月于2008年7月7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发现左枕部一脱发斑,中间一黑色丘疹,曾于当地医院行头皮内注射(具体不详)后无好转.1个月前发现颈部一脱发斑,脱发斑中间有一增生物,无疼痛、瘙痒。
期刊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安斯泰来皮肤病学研究基金”自2008年第一次启动后,受到皮肤科医师的欢迎,受资助课题的研究进展顺利。现征集第二期研究项目,基金总金额30万元人民币,资助5~7项研究课题。研究方向:普特彼治疗T细胞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时间: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申请者填写“中华医学会-安斯泰来皮肤病学研究基金第二期申请表”,向上海瑞金医院皮肤科潘萌医师索取
期刊
银屑病最先发生的病理改变是血管的分布和形成的改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众多血管生成因子中效力最强、作用最关键的特异性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血管发生、形成和再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