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县黑土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法库县黑土区为评价单元,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对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开展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法库县黑土区耕地质量等级由实施前的5.79等提高到4.95等,提升0.84等,表明项目实施成效明显。
  关键词:黑土地;耕地质量;评价
  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理化性状与生态功能有所退化。为保护利用好黑土地,2015~2017年,法庫县利用中央财政资金9000万元,推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采取有机肥施用、肥沃耕层构建、种植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治理黑土地退化面积0.67万hm2以上,黑土地内在质量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黑土地粮食产能进一步提高。为掌握各项治理措施对黑土地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估项目实施效果,为今后大规模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支撑,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采取布设调查点位、资料收集归纳、构建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划分耕地质量等级等方式,对法库县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区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研究。
  1  技术要求
  按照《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要求,在项目建设前、后,分别开展现场调查,对比评价黑土地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和粮食生产潜能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黑土地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2  评价技术路线
  2.1  布设调查点位
  在项目区,根据实际田块大小、土壤类型、利用方式等因素合理划分评价单元,每个评价单元内至少布设1个调查样点,共布设调查点位80个。
  2.2  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与检测
  调查内容包括耕地基础信息、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理化性状、养分状况、土壤健康和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情况等。土壤样品采集按《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1)规定的方法执行,相关调查指标检测与内容按《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规定的方法要求执行。
  2.3  选取评价指标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国家标准确定的所属区域选定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各区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由基础性指标和区域补充性指标组成,本研究确定基础性指标13个,包括地形部位、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耕层质地、土壤容重、质地构型、土壤养分状况、生物多样性、清洁程度、障碍因素、灌溉能力、排水能力、农田林网化率;区域补充性指标2个,包括耕层厚度和酸碱度。
  2.4  确定指标权重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构建黑土地耕地质量评价各指标层次结构。在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所属区域确定的各准则层权重框架下(表1),根据增设的补充调查指标情况,视实际情况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微调。
  2.5  建立隶属函数、计算隶属度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对数值型指标应用特尔斐法对指标实测值评估出相应的一组隶属度,拟合隶属函数。将指标实测值带入隶属函数计算隶属度。
  2.6  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IFI=∑Fi×Ci
  式中:IFI(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为耕地质量综合指数;F为第i个因素的评语(隶属度);Ci为第i个因素的组合权重。共划分为十级(表2)。
  2.7  耕地质量综合等级结果
  项目区耕地质量综合等级计算公式为:
  综合等级=∑耕地质量等级×对应等级面积/项目区总面积
  实施前,项目区耕地质量综合等级为5.79等,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综合等级为4.95等。
  3  结论
  经分析比较,在项目区采取地力培肥、耕层构建、堆沤肥还田等技术措施后,项目区黑土地耕地质量综合等级由5.79等提高到4.95等,提高了0.84等。表明,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成效明显,能较为显著的提高黑土地耕地质量水平。同时,粮食产能按每提升0.5个等级均增加50kg/667m2计算,增加粮食产量84kg/667m2。法库县应继续集成推广秸秆还田、积造施用有机肥、轮作培肥、深松深翻等技术措施,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黑土地保护工作机制和实施方式,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黑土地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耕地质量演变趋势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了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快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于相关检测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流通,为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做好基础知识。本文主要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实际实施入手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完善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摸索大田环境下化肥减量对作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积极探索形成化肥减量增效新模式,并进一步探索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施用80%常规施肥+有机肥的施肥方法能够显著增加产量,提高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玉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摸索伊宁县玉米高產优质施肥技术,确定玉米氮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n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善。人们n对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初的追求数量以解决温饱n问题到对质量品质
摘要:在蔬菜培植的研究中,技术不断在推陈出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蔬菜的种植和改良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特别是水培蔬菜研究,因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且可控性良好。本文主要是对植物工厂在应用水培技术进行生菜种植的研究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植物工厂;水培生菜技术;研究进展  0 引言  生菜是一种可食用的蔬菜,其生长周期一般为一个多月到两个月之间,生长周期短,亩产量高,其本身所含的营养元素,能够具有调
摘要: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丰富,但是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要因素,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也出现严重匮乏的现象,很多地区可用于农业生产的水资源有限。针对这一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节水灌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本人主要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意义,节水灌溉技
摘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现代化农业服务中的一种新型服务机制,也是农业生产开展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在农业的社会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一定基础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所以,本文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分析讨论。首先,本文阐述了农业生产托管创新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与成效;其次,对提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水平的对策与措施进行了一一列举。希望能够帮助到相关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基层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服务的内容,并就相关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服务  0 引言  
摘要:机械化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有助于促进行业发展、提升种植效益、实现产量增加。因此,基层乡镇要给予农机新技术推广以高度重视,采取科学措施优化相关工作,提升当代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关键词: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分析;探究  我国是农耕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机械化、产业化和和集约化发展,农机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硬件支撑,加强农机技术
摘要:夏玉米是大部分农产业种植地区进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夏玉米的种植为农户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就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想提升区域发展质量,需要加强对于各类农作物栽培的综合管理,夏玉米栽培管理中需要加强对于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以及推进,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各类高产栽培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夏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以及完善处理。  关键词:夏玉
摘要:在水稻生产中使用缓控释一次性施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节能环保、省时省工、减少劳动强度,经济效益提升显著。缓控释肥料能较好地满足水稻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缓控释肥料价格偏高,致使水稻增产显著而增效不佳,通过田间肥效试验掌握缓控释肥料合理使用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稻;缓控释肥;用量  1 试验目的  通过开展水稻缓控释肥料田间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