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学生放飞希望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贯彻课改的精神,新学期我校从课堂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实行“导学式”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最后一个环节应结合实际找到更适合校情、学情的措施。
  【关键字】课堂改革 导学式教学 自主学习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有两个:一是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人,二是培养能够继续学习的人。为此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从根本上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主阵地在课堂,主体是学生,关键是教师。改革的落脚点最终在课堂,而学习方式转变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要转变学习方式必须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必须重新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建立高效的课堂是各学校需要优先考虑解决的重点问题。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我校总结洋思经验,杜郎口模式、我省宜川中学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导学式”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转变教育观念:变“讲师”为“导师”;变“经验型”教师为“反思型”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导学教学法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展示,现在主要的模式是:有一个学生在讲台上讲题或者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无疑这个学生的展示,使他的胆量、表达能力,甚至思维决策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这是不是最好的展示方法或者说是唯一的展示方法呢?我认为并不尽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人多机会少,课堂时间供不应求。试想如果一个班有70名同学,一节课两个人展示,一学期对于一个同学来说能有几次机会?或许有的老师会说这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好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基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势必只有那么几个爱说、爱想,喜欢发言,自然这些个同学就会得到很多机会,而其他的同学呢?
  (二)占用时间多。上讲台展示的同学要想表现好,他不得不对这次展示花费很多的时间,首先自己肯定得弄明白吧,事实上除了讨论仍要占用很多时间来研究,接着再组织语言,更有甚者先把草稿打出来,媲美写作文,一天至少有六节文化课,除去上课时间还剩多少时间,那么其它课呢,难道就不学了?
  (三)展示效果不尽人意。展示同学在展示过程中,不免紧张只顾自己说,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也欠缺,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听不到、听不明白就干脆置之不理,又有部分同学可能就看热闹了等等,这都是经常发生的,学生毕竟没老师讲的透彻,甚至也许就讲错了,这样自己和别人的时间都被耽误了,老师这时候再来纠正错误,我想效果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好,特别是新知识,易混淆的知识,应该给学生第一印象是正面的知识,这样会不会学生就恰好只记得错误的展示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贯彻的是导学教学法的精神,展示不仅仅是形式,应该是展示讨论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结果也可能是错误的暴露,当然老师总是希望他们的展示应该是基本正确,但是暴露出错不也是对我们老师最好的警示吗,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还坚持自己的错误,起码表示了这个错误真的很容易混淆,其它组员都无法解决,老师的作用不恰好体现了吗?同时展示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本质都要自主学习,不是作秀更不能是给听课人看,应该让学生得到实惠,不是为观摩而上课,所以我认为可以进行这样展示:
  (一)对于疑点问题、学生易错问题。在讨论后老师把它变成提问式,要找那些学的好但又马虎的学生回答,这样给全班同学都是一个提醒; 对于重点问题,难点问题、高考考点问题老师可以请明白的同学举手,顺便调查到底有多少同学掌握了,然后提问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看他们问题在哪,也就是症结在哪,老师对症下药,学生也恍然大悟,大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皆大欢喜;对于研究性问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可以由学生写出他的详细研究过程或解答过程并贴在指定位置,也方便其他学生学习和质疑,在大家都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老师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效果显而易见。
  (二)对于课堂作业 ,练习题这些具体检测题目可以一组抽一到两个学生,一共七八个台上板演,这样既能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又能再一次暴露问题,再一次解决问题,强化记忆。
  总之,对于导学案教学法,我们应该多研究、多交流,对每一步教学环节找出适于学生、适于自己,同时也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将课改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二期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学行为的优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验。通过合理的创设情境可以激活课堂,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需求。  【关键词】教师行为 创设情境 体验生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期刊
【摘要】《古风》(西岳莲花山)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之后,始终表现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展示了李白的心灵,表现其性格方面开辟出一个前无古人的新境界。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这简括的说明李白诗歌展现了知识分子内心世界方面的性格及思想。  【关键词】《古风》李白思想  一、李白庄骚兼具思想的渊源  李白思想既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标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高效目标呢?无疑,“以简驭繁”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必经之途。  【关键词】以简驭繁 课堂教学 改进  “我们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这是崔峦老师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塑造硬汉形象是海明威文学创作主题特色。《永别了,武器》叙述了亨利中尉和凯瑟琳护士的感情生活,有力地描述了一战中和一战刚刚结束时这对儿年轻人复杂的心理,以及最后的爱情悲剧。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亨利的感情生活及在悲剧中体现出来的硬汉形象再现了海明威“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主题精神。  【关键词】主题真实性 硬汉  《永别了,武器》(1929)显示了海明威高超的小说创作技巧,特别是对一个时
期刊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堂的主要组织手段,提问必须达到师生的互动,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本文提出了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问题设计 互动 有效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一堂四十分钟的课,确实很难做到始终如一、高度集中注意力,尤其在课临近结束时,特别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因此,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必须积极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才能有力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巧妙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巧妙 效率 技巧  一、声音的巧妙控制  教师通过语
期刊
童心:就像水晶一样澄澈透明,不会有丝毫的矫揉做作和虚伪掩饰。  童真:以独特的童眼去敏锐的观察外部世界,把那些认识,实话实说地写到自己作文中去。  童趣:儿童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儿童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成人难以理解的那份情愫。  “儿童作文”就是倡导心口一致,情理一致,体现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新作文。  一、童心飞扬  两篇习作的思考:  我爱发呆  ——A同学  为什么说我爱发呆呢?原因有好几个。  
期刊
【摘要】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好奇,好玩,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枯燥无味的练习甚至让学生们产生厌恶感。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需要进行变化。富有新意的东西才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诱导孩子的行为,启迪孩子的智慧。  【关键词】低年级体育课 自主与创新  一、善于在发现中体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习单脚起跳,双脚落动作中。“请
期刊
【摘要】数学要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数学思考”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给他们以智慧。  【关键词】数学 思维 发展  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中获取知识,积累知识,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要为学生提
期刊
【摘要】作业的效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作业的设计不容忽视,我们要像钻研课文一样,钻研作业的设计。从作业的目的、内容、分量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展作业的“优化与整合”,使作业设计向“高效”迈进。  【关键词】作业 高效 优化 整合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深化。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作业紧密相联,作业的效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降低与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