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随堂练笔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让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读中练写。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略。
  一、钻研教材,找准随堂练笔的切入点
  切入点就是在结合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语感,感受作者表达之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读中练写的读写结合点。那如何找准这个切入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品经典语句,在模仿中练写。学好语言除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外,最好的途径是在教学时找出文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反复领会,分门别类地进行仿写训练。如:在教学《乡下人家》时,引导学生在体会了将动物植物进行拟人化描写的表达效果之后,(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这样写动植物,更加体现了它们可爱)学生跃跃欲试分别用朗读表达这种情感,此时教师抓住時机让学生进行仿写,用上拟人方法,有的学生写到:春天花园里蝴蝶穿着各色的花裙漫天飞舞。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写的欲望被点燃被激发,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样表达的好处。
  2.赏课文插图,在观察中练写。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有条理地理清图画内容,帮助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将图画中的意思表现出来,从而使随文练笔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降低了练笔的难度,激发了学生随文练笔的兴趣。
  3.研特殊标点,在想象中练写。小学语文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开放、主动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的想象留有充沛的余地。教师可以巧用文中的某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开展“小练笔”。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让学生围绕这三个感叹号展开想象,这些符号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进行练笔,写出了洪水肆虐,正在危及人民的生命,保住大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形式丰富,提高随堂练笔的兴趣点
  随堂练笔的形式多样,既可以延伸、补白、迁移、仿写、改写,又可以是听写、缩写、扩写、插写、续写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采取随堂练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随堂练笔的兴趣,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
  1.仿写经典句段。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因为从模仿起步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途,可以说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在教学时,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文本资源,抓住契机,适时、适量地进行经典句、段、篇、立意等方面的模仿、迁移,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基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法。
  2.填补叙述空白。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出于体现中心的需要叙述比较简略,甚至有的地方形成空白,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简略或者空白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补充练习,对他们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续写未尽结尾。有些文章在叙述故事时情节正在发展,却嘎然而止,没有给读者留下完整的结尾。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事物发展趋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延伸下去,补全故事内容。
  三、勿多惧滥,追求随堂练笔的和谐点
  随堂练笔既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更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层面。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脱离课文的情感,进行小练笔。这种单纯为小练笔而练笔的做法,只会将小练笔推到一个冰冷的、让学生害怕的境地,使小练笔与阅读教学之间缺乏和谐。因此随堂练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好小练笔的密度。训练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否则,只能是蜻蜓点水,很难达到目的。选择内容要遵循循序渐近、难易适中的原则。既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又不会浪费时间。对待课堂小练笔,我们也要遵循合乎学生情感体验的规律,遵循合乎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规律,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
  2.把握好小练笔的时间。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们要把握住课堂的主次。练笔时间不宜过长,不要把阅读教学演变为作文教学。
  3.把握好小练笔的评价。教师细腻而及时的反馈、评价是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重要手段。学生每次上交小练笔后心中总是带有一丝的期盼,就如同期盼收获的农民一样。如果教师只练不评,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写作热情的丧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创作动机,使练笔成为一种应付。
  随堂练笔就是小学阅读教学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只要扎扎实实的培育,它定能绽放得绚丽多姿,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张新,吉林通化市东昌区江南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与威廉· 里斯教授的对话一方面梳理了美国教育史研究范式在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校社会角色上发生的重大转变,指出其使用的方法及探讨的主体在不断的拓展;另一方面展现了威斯
我曾经在纸上信手写下这么一句话:语言是我的钟爱所在。虽然它是信手写下的,但我想作为一个写作人,语言无疑是我倾心交结、希望引为知己的我爱它犹如爱自己的眼睛。外部的风
【摘要】本文从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年制毕业设计工作内涵要求出发,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对高职四年制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进行了剖析,研究了四年制与三年制毕业设计的区别,提出了提高四年制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示范性 高职院校 四年制 毕业设计 方法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069-02    1 示范性高
微笑,教师最美的语言。它如一抹阳光,缓缓暖心;如一股清泉,轻轻润心;如一杯佳酿,久久醉心;如一盏香茶,慢慢染心;亦如一首曼妙的诗篇,渺渺于红尘,给多彩的世界点缀了几抹嫣然,给沧桑的岁月平添了几许明媚。  我有这样一个习惯,无论遇到什么烦恼,当我走到人群中,总是给他人以微笑;当我走进课堂时,总是给学生以微笑。上课总是精神饱满,慷慨激扬,有时还穿插一些幽默有趣的故事。微笑,说实话,是一个在简单不过的动
期刊
十多年来,本人致力于追求“三性”语文理想课堂,即参与性、愉悦性和实效性。  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所以,我认为要实现“三性”语文理想课堂,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要让他们参与,而且使他们争着参与,整堂课应该在轻松愉悦中让学生增长知
期刊
我经常想写一本书,说说我周围的人和事。但是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应该写成回忆录还是应该写成小说。回忆录和小说完全是两回事。写回忆录,把经历过的写出来,只要记性还在,又有些
学校教育是一项情感艺术性实践工程。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主渠道,是“课内教学、课外延伸”的发源地,更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力量引擎。如何坚持课堂教学这一阵地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素养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的“留白”艺术,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善于以“导”留白  “良好的开端是走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的学习机会,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学习的实践者,结合学生的个性与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体现出语文的魅力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认知。在充满情感
期刊
李白的《静夜思》千古以来,脍炙人口,引人共鸣,三岁孩童都能信口唱来。在如今这个有点浮躁的时代,我们重读:“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然后想想:这首小诗字面上的确没有什么惊人之处,构思也不特别新奇,然而动人的正是那种如水般平淡,个中的道理,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深挚的感情埋藏在表面的平淡之中,这种感情和我们自己的思想感情相通,高明的艺术家能在从容间显出雄浑实在的力量,轻轻一拨,便能产生强烈的共
期刊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提问是指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期望学生积极反应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行为。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引领学生逐渐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以让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具有适宜性,难度适当,启发引思  首先是问题难度的适宜性。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不是“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