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探析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chen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视对语言特征的理解与运用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合而成,在理解某篇文章时,应从语言文字特征入手,进而理解与把握全文。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特征,并能够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上来。
  (一)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对于一篇文章而言,通常都有关键字词来引领全文结构与主旨。通过分析与把握关键字词,则可以深入理解课文的深意,提高对语言的感受,从而增强语感能力。如在一些诗歌中,有一些关键词句对文章起着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展示了诗歌的艺术形象,同时将其生命化,学生通过这些关键词句能更好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所在,并提高语言感知力。例如:《春夜喜雨》,作者紧扣诗题“喜”字,对春雨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其中“知”字十分传神,几乎将雨写活了;而“ 潜”、“润”、“细”等词突出了雨的特点;“黑”和“明”相互映衬,不但点明云厚雨足,还给人以强烈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全诗没有一个“喜”字,而“喜”却渗透于字里行间。
  (二)注重文章的语言节奏。汉语是一种集音与义为一体的语言,因而有着音乐之美。而在把握音乐本质之美时,我们应注重其节奏的把握。在汉语语言中,所谓节奏即于一定时间里汉语语音所表现的轻重、高低、长短等规律性的变化状态。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留意语言节奏,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味文章内涵,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增强他们的语感能力。例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准诗歌中的韵脚、语调、节奏,让学生体会诗意、读好诗韵、感受诗境。诗的韵脚为:间、山、安、还,朗读时轻重不同,平仄不一,因而琅琅上口。这样,让学生从语言节奏出发,感受诗歌中的意境,提高语感。
  (三)分析语句中的修辞手法。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巧妙的将多种修辞相结合,从而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因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各种修辞手法的分析与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深刻地体会到语言之美,提高语感效果。例如:《草丛的村落》一文,作者使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草虫的洞穴比作人类居住的村庄,不但富有情趣,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感受其语感之美。
  二、培养与强化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一)加强阅读,读出语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诵读是加强学生语感训练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在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多为名家名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以自己的教学激情来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语文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第一,教师示范朗读。通过老师的示范朗读,可以展示出老师对文章的理解,体现老师在课文朗读上的技巧。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的语气、表情、神态、语调等,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听见,然后加以模仿与学习,这也是语感训练的一一种形式,可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朗读来体会语言节奏,感受语感。同时,教师在示范朗读时,应富有激情,抑扬顿挫,引情入境。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文章,教师可进行示范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悟。此外,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还可配乐朗诵,抑或利用多媒体将诗画音诗画进行完美融合,将学生引入学习意境,体会文本语言,产生情感共鸣。
  第二,学生自读。若想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实践体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体会与理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形成自读习惯。其中,学生自读时应强调多读,既可一篇多读,还可读多篇文章。通过一篇多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而通过读多篇文章,则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增加语感体验的实践机会,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知能力。自读课文的形式是多样的,可彰显学生的个性。如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学生可自选朗读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适时指导,进行读后评价,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阅读,读出他们的思维与创新。例如:教学《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读出语言文字的优美,读出全文的情感从而形成语感。
  (二)加强理解,体味语感。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善于抓准课文中体现出思想情感的字词、句段,抓准文章的关键词句,捕捉课文语感点,然后思考、分析、感悟。
  第一,比较课文中的词句。在文章中,有一些词句尽管不是很深奥,但十分精妙、传神。教师若能发掘与把握这类句子,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仔细感受,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语感的提高。
  第二,加强段落理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都有着十分精秒的重点段落,这对学生理解全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段落的理解,注重重点段落的分析与把握,进而体会文章结构,提高课文的感悟能力。
  第三,体会文章细节。在写人叙事的课文中,细节描写是不可或缺的,尽管它不是文章的精彩点,却具体入微,对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因而,也需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
  第四,学生整体感知。语言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会有生命、有生机。因此,在体会语言时,应将其置于具体语境中进行感受,并不是说文章整体或单元整体,也不是说将文章进行分解,逐字逐句的解释。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引导学生重视对语言特征的理解与运用,把握文章语言节奏,加语文阅读,读出语感,读出文章深意,并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实践,丰富学生语感。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关于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曾总结道,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
期刊
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urence·Venuti)是美国结构主义思想的代表。在1995年,他在其《译者的隐身》中首次提出了“异化”和“归化”概念来表述施莱尔马赫于1813年提出的两种翻译取向。一种取向是:引导读者接近作者;另一种取向是:引导作者接近读者。所谓归化,就是以目的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对源语言进行一定的同化处理。所谓异化,就是以突出源语言的外来文化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翻译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是当前我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中的首要危险,是关系我党生死存亡的现实威胁,是需要党高度重视自觉克服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历史上培育出来的精神之花,是克服“精神懈怠”危险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红嫂”与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等都是沂蒙山区的伟大女性,是沂蒙山区妇女拥军支前的特殊群体,也是中国妇女拥军模范的象征,她们用小米养育革命,用乳汁救助伤
期刊
大学日语六级考试开始于2009年,可以说是国内最高一级评价日语学习者水平的考试,面对大学日语教育的现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新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并且与此相适应总结过去的考试经验,于2008年制定了《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大纲》,而最新的大纲内容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7月第2次印刷的《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其中2011年版是由全国
期刊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等新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为了稳定的发展,赢得最大的利润不停的探讨着市场营销这个课题。如何通过市场营销这个利器,以发掘出企业的谋生之路,是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市场营销的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巨大的成本造价,使企业的目光转向品牌战略型市场营销;同时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也推动了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的发展,市场正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转变。消费者的消费主动性增强,个性化
期刊
一、培养和提高在职馆员的综合素质  今天的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藏书是旧载体与新介质并存,服务是传统与现代化手段并用,用人制度是几种形式并存,分配原则是旧法新法嫁接。所有这些特点,表明图书馆内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图书馆的人员素质、组织结构、采选方针、文献资源政策、编目加工模式、读者服务方式等诸方面。图书馆的这种变化趋势,带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新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对图书
期刊
鄱阳湖生态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低碳经济模式。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曾经说过:“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 发展鄱阳湖生态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后援和腹地,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有效保障。而低碳经济则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例如:技术创新、设计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等手段达到减少
期刊
近年来,国家对民办高校的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鼓励,民办高校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办学风险,民办高校面临的形式岌岌可危。虽然从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视角上来看,民办高校的倒闭是正常的,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规范民办高校办学的必经之路,但是民办高校的倒闭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积极实行办学风险预警无疑是明智之举。民办高校的办学风险只要集中在
期刊
一、实施开放式课堂的必然性  在应试教育时期,传统的教学模式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满堂灌,在短时问内把大量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只有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如今应试教育已经下岗,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而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依赖课本知识的学习
期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集合了电子信息类技术、自动化类技术、以及计算机类技术在内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随着我国乃至世界的数字化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系统已经大规模向集成电路进军,所以,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也就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能、高水平的完成课堂的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就显得很必要,为此,我们的教师就要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做新的探索和改革,以提高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