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学习,走向化学课改最深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585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参与式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旨在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讨与学习过程中,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参与式教学法已成为教师们不可忽略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从引导观察、多元交流、方案对比与开放教学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深入开展参与式教学。
  关键词: 参与式学习 高中化学 教学改革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化学课堂已从之前的“师道尊严”变为如今的互动参与,新课标越来越要求学生们具备主动学习、自主探讨的能力。参与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旨在在课堂上将权利还给学生们,构建一种师生互动、全员参与的民主型课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带领学生们走进化学课改最深处。
  一、引导观察,主动质疑
  要想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做到参与式学习,首先要让他们有参与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学时引导他们认真观察,鼓励他们主动质疑,这是学生们参与式学习的前提。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这节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有关各种电解质的概念,同时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具有分析离子共存问题的能力。上课时,为了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讨过程中,我没有直接讲解这些知识。在讲解电解质有关知识时,我先给了他们几种物质:稀硫酸、碳酸钙、二氧化碳、石墨、甲烷,并让他们根据能否导电将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同时让他们试着将区别概括出来,之后我再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这时学生们的印象自然会更加深刻。同样的道理,我在讲解离子方程式时,没有直接将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和注意的点生硬传授,而是给了他们几组原来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让他们认真观察,学生们便会有这样那样的质疑,这时我再讲解,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们认真观察,并鼓励他们主动质疑,不但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让他们做到了参与式学习的第一步。
  二、多元交流,深度分析
  师生互动自然是参与式课堂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亦是不容小觑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参与式教学,我们应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多元交流,并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掌握知识。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通过实验认识到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并了解其概念、特征及产生原因,同时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的实践意义。上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进行交流探讨,我以高炉尾气之谜为切入点,让学生们分组做CaCl■溶液与NaSO■溶液反应,过滤之后再向滤液种滴加Na■CO■溶液的实验,学生们会看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滤液中也有白色沉淀形成的现象。学生们这时已主动参与进学习,为了让学生们深刻掌握本节知识,我让学生们结合CaSO■与CaCO■的溶解性与反应限度尝试分析溶液中反应的细节,并可进行组内或者组间的多元交流,也可以在我转教室时与我交流,从而达到对这个问题的深刻理解。
  在上面这堂课上,我通过以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们进行多元交流,让学生们对问题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深度探讨与分析,不但迎合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学生们的能力。
  三、方案对比,学会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而实验自然就会涉及不同实验方案的优劣比较。化学课改便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进行方案设计,并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對比,从而进行深刻的反思。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这节课时,讲解了氯水漂白性的实验探究。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们明确了氯水具有漂白性及氯水当中可能具有漂白性的三种粒子为Cl■、HClO、和ClO■,然后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氯水的漂白性。待他们小组内讨论完毕后,我让他们上黑板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有的组用NaClO溶液和有色布条来检验,而有的组用制新氯气的实验装置和有色布条来检验,也有的组用品红溶液进行检验或者另有别的设计方案,等等。最后我让他们将黑板上自己组的方案与别的组同学的方案进行对比,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明显的错误或者不太完美的地方,同学们通过对比就可以快速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且一些典型的错误也能够让同学们从中反思,从而提高能力。
  在上面这堂课中,我通过以一个实验探究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并让他们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醒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不断反思。
  四、开放教学,强化应用
  参与式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要解放学生们的天性,并以此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万万不可忽略开放教学,切勿犯了墨守成规的毛病,一定要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这节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原电池的概念与化学原理,并能够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从而培养学生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上课时,我在给学生们讲解了最基本的Cu-Zn稀硫酸原电池的原理和两极的方程式后,为了开发学生们的思维,我让学生们用事先准备的水果和铜片、锌片、导线、电流表等器材分组做实验。每个小组必须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掌握和现有的器材制作一个水果原电池,并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最后学生们可以互相帮助,交流心得,并展示制作成果。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过开放课堂,让学生们分组制作原电池,不但大大巩固了他们的既有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纵观全文,无论是引导观察,让学生们主动质疑,还是多元交流,深度分析问题,或是方案对比,让学生们学会反思,抑或是开放教学,强化知识的应用,都是我们开展参与式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都可以让我们引导学生们走进化学课改最深处,都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雪岚.主动参与,体验过程——新课程下化学教学主动参与模式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2]杨建农.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J].林区教学,2006(12).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临床变化规律,对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双眼视功能预后做出合理的判断提供帮助。 【材料与方法】间歇
摘 要: 一直以来,历史材料分析题在中考歷史分数中所占比例都较大,怎样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值得师生共同思考,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答题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能力提出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历史材料解析题 解答能力  最近几年来,历史材料解析题成为中考的典型题型,分值比例大,换言之,无题不材料。一些学生在解
摘 要: 通過对数形结合在函数类题型应用中常见错误的剖析,明确解函数类题型中正确使用数形结合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避免类似错误重复出现,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函数基础知识.  关键词: 数形结合 函数类 错误例析
第一部分 黄芪甲甙保护阿霉素心肌损伤及抗氧化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甲甙对大鼠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机制。 方法:SD大鼠随机分5组,空白对照组
摘 要: 《药品保管》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实用性强,但内容枯燥庞杂,教学时数少,一直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课程。利用蓝墨云班课手机app辅助教学工具,通过贯彻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在《药品保管》课程中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药品保管 蓝墨云 移动信息化教学 混合式学习  《药品保管》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在历史教育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何改变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的传统印象,还需要以社会史观的方式阐述历史教学内容,让历史课程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联系起来,展示历史学科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 社会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变革与创新  当前的历史教学,往往
玉米制种田“含苞带叶”去雄海城市种子公司王忠江玉米制种田“含苞带叶”去雄这项技术在我市已应用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去雄方法不仅省工,确保玉米杂交种子的纯度,而且有促进雌穗
新课改提倡尊重学生,充分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化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发现物质间的变化,从而掌握化学规律、原理,对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异常疾病,是一种以内分泌紊乱为主,伴随多种代谢异常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以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在逐步地向素质教育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变教师思维,学生也在逐步由知识型转变为知识+能力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