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可重复的严重大鼠挤压综合征模型.方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麻醉后用3.5 kg的重物按双侧后肢特殊槽式(SP组)、双侧后肢常规压迫(NM组)及单纯对照不压迫(SHAM组)6h,再灌注3h(每组10只大鼠).所有大鼠在压迫开始前和再灌注3h后测量动脉压、血乳酸、K+,CK,BUN,CRN及MB,相应的局部肌肉及肾脏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另外,进行相同的试验方法,监测观察双侧后肢常规压迫(D组)、双侧后肢特殊槽式(E组)生存率72 h.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分析多组之间差异,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率.结果 双侧后肢槽式组压迫较常规压迫组和单纯对照组增高了血乳酸(F=39.626,P<0.05),AST(F=24.965,P<0.05),ALT (F=19.096,P<0.05),BUN (F=7.938,P<0.05),CR (F=14.787,P<0.05)及MB (F=16.840,P<0.05)的水平,组织学标本中发现细胞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双侧后肢卡槽式压迫在24h后导致潜在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常规式压迫组大鼠病死率20%,双侧后肢槽式挤压的病死率可达90% (P <0.05).结论 该模型是一个有效的大鼠严重挤压综合征模型,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