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母亲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去年去世了。但我却经常想起她老人家在世时的很多事情,特别是她在“三年困难时期”,那种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与乐观,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年困难时期”也正值生产队的“大锅饭”停火了,我们一家六口人只能依靠野菜度日。
  讀过几年书的父亲,说话做事都很斯文。长时间靠吃野菜度日,父亲的身体有些浮肿,要想父亲亲自带领我们去挖野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母亲虽然骨瘦如柴,身体也不好,但是,她体贴敬重父亲,让父亲歇着,不让父亲操劳,自己每天拿着工具带着我们几姐弟上山坡去挖野菜。母亲会耐心地告诉我们怎样识别野菜和野草,了解哪些野菜可吃,应当怎样挖才能保持野菜的完整性。见我们都会识别,都会挖野菜了,她便高兴地给我们摆一些有益的“龙门阵”,讲她那苦难的童年趣事,她讲着,我们听着笑着,渐渐地似乎忘记了饥饿,整个山坡上全是我们的欢笑声。
  回到家,母亲用各种方法调制野菜,煮汤、凉拌,和点麦面做野菜粑粑……好一点的野菜首先敬着曾祖母和父亲,其次是顾及我们几姐弟,母亲吃的全是清汤寡菜。吃野菜久了,父亲已经支撑不住了,浑身浮肿得越来越厉害。要是再没有粮食吃,父亲的命就保不住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那时人民公社“农事站”的医院把一些因为饥饿而浑身浮肿的青壮年集中起来医治,父亲当年不到四十岁,自然也就住进了人民公社“农事站”的医院。
  父亲住医院去了,苦了我们的母亲。她用瘦弱的身子支撑起这个家。如果父亲不去住院,母亲就不会心分几处,遇到什么事情,父亲也可以给母亲出出主意,分一份忧。这下可难了,母亲不仅要照顾曾祖母,操心父亲,家里医院两头忙,还要继续带我们上山挖野菜。能干的母亲,硬是凭着心灵手巧,把“野菜”翻着花样弄出来,让我们慢慢地往肚子里咽。看着我们艰难地吞咽野菜,母亲时不时地还要说一些笑话,逗我们开心,还给我们讲:要活命,野菜再难吃也得吃。一根田坎三节烂,不知烂在那一节。一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苦难,吃得苦,才办得成事。苦难总会过去的……
  母亲的坚强乐观也感染着我们,我和两个未成年的姐姐以及八十三岁的曾祖母,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终于保住了性命。同时,父亲在医院里病情也得到了控制,身体开始恢复了。
  较长时间地吃着野菜,我们几姐弟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身体一天天地垮了下去了,特别是我,营养极度不良,连走路都晃晃荡荡地走不稳。为了保住我的小命,母亲把我带到比我们家略好一些的五姨娘家去……
  那天,十五里路,母子二人居然走了一整天。三岁的我十分饥饿,加上我不懂事,一路上叫着饿,总是缠着要母亲背着我走。母亲虽然也是有气无力,但是她心疼我,还是强振精神背着我走。不过,心疼归心疼,一个已经饿到极限的女人,又怎么能背着我走那样远的路?她只好背着我走一段,又放下我哄着我走一段,实在不能走了,便和我在路边歇歇。哪料不歇还好,一歇就起不来了,饥饿倍加折磨我们。这时,不堪忍受饥饿的我,总是要问:“快到五姨娘家了吗?五姨娘在哪里?”甚至怀疑地问,“妈妈,找得到五姨娘的家吗?”面对我无休止的探问,母亲总是说:“不远了,快到了。”可事实上路还远着呢!直到天快黑了,我们才终于到了五姨娘的家。五姨娘见到皮包骨头的母亲和我,忍不住流泪了,赶快给我们端来不多的稀饭。不知事的我一见稀饭,竟然忘了母亲和我一样的饿,甚至比我饿得还厉害。我抢过稀饭钵就吃,直到一口气吃光。母亲只是喝了一碗水,就又独自一人踏上了归途。因为家里一刻也离不开她。我终于在五姨娘家渡过了我生命的难关。
  接下来,母亲不时去探望还在住医院的父亲,照顾我们,伺候躺在床上的曾祖母,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然而除了这些,母亲还得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大姐依然上山挖野菜,我和小姐姐在家陪伴曾祖母。一天,曾祖母要上厕所,我和小姐姐没有体力搀扶,只好到房后的山坡上去喊母亲。我们轮流着拼命地呼唤,声音都嘶哑了,还是没有母亲的回音。我们不知道母亲在什么地方干活,也不敢离家走远了,只好拼命地喊,喊不应就哭。喊着哭着,哭着喊着,不知什么时候,姐弟俩累了竟然睡在竹林里。等母亲回来,见到熟睡的我们时,心疼极了:我们身上已经被蚊虫咬起了很多疙瘩。母亲含着泪花,还没听完我们说曾祖母要上厕所的话,她马上飞奔回家。曾祖母大小便失禁,全拉在床上了,屋子里臭气熏人。母亲顾不上我们,赶忙给曾祖母换洗。
  曾祖母很喜欢我们的母亲,她总是当着我们的面夸奖母亲:“赵姑娘,你心眼好,有孝心,好人有好报,你好好地把几个孩子带大,你以后会有好日子的。”
  母亲原本是童养媳,九岁时就到了我们家,长辈们都叫她赵姑娘。母亲听了,脸上的笑容竟然有些羞涩。
  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母亲对未来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
  改革开放,生产队开始了包产到户。所谓包产到户,就是把土地划分给一家一户的农民,给农民自主生产的权利,让农民自主种植。
  分到了土地,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起来,可是我们家还是高兴不起来:父亲还在医院里。当家人不在,我们家还没有划分到土地。我们都只能围在母亲身边,盼望着父亲能够早一点从医院回来,好早一点分到土地。
  经过治疗,加上在医院工作的四姑姑的精心照顾,父亲的浮肿完全消除了,终于回来了,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这高兴很短暂,因为我们家还没有分到土地。在一家人正愁成一团时,生产队长前来叫父亲随他去分土地。
  我们兴奋地等待着好消息。不料,父亲垂头丧气地回来说:生产队那些肥沃的土地已经分完了,留给我们的是两个小山坡坡顶的坡壳地。母亲听说分到的全是坡壳地,眼泪哗哗地流下来,我们也跟着哭起来。
  父亲沉默着,硬是把泪水往肚子里咽。曾祖母安慰我们说:“别哭了,只要你们勤快,有地种,人勤地不懒,日子会慢慢地好起来。”
  母亲是一个极其要强的女人。经曾祖母这么一说,母亲擦干了眼泪,坚定地说:“有坡壳地种,总比没地种强。我们一定要争气,一定要把坡壳地种好!”   我们也不哭了,父亲还在为他住医院没能分到肥沃的土地而感到十分的内疚与自责。在曾祖母与母亲的鼓励下,父亲也坚信:“人勤地不懶,只要自己能吃苦,坡壳地也会有好收成。”
  不知是因为高兴还是因为郁闷,或是为了给我们留下一份土地,第二天,也就是父亲从医院回来分到土地的第二天,年迈体衰的曾祖母撒手去了天堂。根据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生不添,死不减”的政策,我们家多了一份包产到户的土地。
  坡壳地的泥土很薄,不耐旱,没有办法种植玉米之类的主食作物,只能种植花生、绿豆之类的副作物。父亲身体不好,干农活的动作没有母亲快,但是父亲的悟性好,很会干农活,他自然是母亲干农活的技术指导了。母亲没日没夜地把多年荒芜的坡壳地上的泥土一点一点地收拢,弄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经过父母亲很长时间的辛勤劳作,坡壳地还真的成了像模像样的可以种植庄稼的土地了。
  把杂草腐烂后,上到地里泥土就变得特别肥沃;再加上地块小,地与地之间有石滩滩间隔着,小块小块的土地上种植的花生与绿豆光合作用好,自然就长得特别好。收获时,我们家收获的花生与绿豆特别多。说来也巧,那几年政府有一个政策,就是让农民用花生与绿豆兑换大米。当那些分到肥沃土地的邻居们收割玉米的喜悦还没有消减时,我们家已经将花生与绿豆换成了大米。当邻居们吃玉米粑粑时,我们家却可以吃大米饭。每当吃饭时,母亲总是开心而自豪地说:“没人要的坡壳地,终于让我们种出大米来了。”
  自然,坡壳地有了好收成,不但邻居们羡慕,也成了父亲心疼与夸赞母亲的重要话题,父母亲还时常以这事来教育我们。母亲大概受了父亲识文断字的影响,竟然也说得非常感人:“遇到困难,要乐观,要敢于面对,人勤地不懒,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只要勤快,一个人就有奔头,就有希望。”
  好景不长,仅仅几年光景,包产到户的土地全被收回到生产队,加上我们家先后又添了两个弟弟,一家人又一次陷入了艰难的苦日子。
  不过,日子虽然很苦,一字不识的母亲却坚持让我们读书,她羡慕读书人,她让我们一定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我们身上流淌着父母亲聪明睿智和勤勉刻苦的血液,同时被母亲坚强乐观的精神所感染,还有母亲的严格教诲,个个在学校里勤奋读书。“文革”结束后,恢复了大中专招生考试,我们三兄弟都通过大中专考试,走进了不同的校园,毕业以后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我在南溪三中当了多年的语文教师,还任了多年的校长;大兄弟先后在富顺、高县、筠连等几个县的煤矿当过多年的矿长;小兄弟在南溪区林业局工作。同样,母亲也特别关心孙子一代,经常鼓励三个孙子勤奋读书。如今母亲的三个孙子都是大学毕业生。目前,大孙子在宜宾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教书;二孙子正在美国留学——“硕士博士”连读,享受全额奖学金;三孙子大学毕业后正在深圳富士康工作。
  时间应验了曾祖母对母亲的预言——“你以后会有好日子的。”当小兄弟从四川林业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我们三兄弟就把父母亲从乡下接到城里赡养。三个儿媳都很孝顺,父母亲无忧无虑地过了几十年。不幸的是去年,九十一岁的母亲离开了我们。母亲虽然走了,但是,她面对困难的精神却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使我们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母亲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其他文献
秋树  可以结果  也可以不结果  可以迎风送雨  也可以垂岸采菊  不必举着什么旗帜  不必刻意露出雪白的牙齿  枝叶能随意铺展  根须不远离你热爱的土地  嘴巴与魂灵归于一处  鸟儿能随意栖落  天空能听到你真实的歌声  更重要的是,心房里不住着伤疤与石头  生死不被过分渲染或过分无视  我想,你可以从容地进入冬天了  夜  如果我不点亮灯  黑夜便钻得到处都是了  每个毛孔都逃不过  为什么
期刊
想到春天  腊月的天气寒冷刺骨  凛冽的北风在不停地怒吼  鸟儿躲在了巢里,注视远方  踩着坚硬的雪稞,走在暗夜里  耳边传来了咔嚓咔嚓的声音  我想到了春天  绵延起伏的冬山  埋藏在午后的雾霭之中  没有叶子的枝头在风中摇摆  登山的台阶,一跐一滑  亭子在山头独立  我想到了春天  白日人来人往,车流不息,喧嚣吵杂  都被这巨大的黑夜所吞噬  显得这般的宁谧  一摞一摞的书籍,泛着油墨的馨香
期刊
盆一样的池边摆满碗一样的石头  离开波涛兄弟  老屋前,一只盆一样的水池  沿岸,摆满碗一样的石头  喂饱了青苔的静默  灿烂的天空,无声无息地倒映下来  矮屋檐,添加上桂花树的翠绿与金黄  这一只盆一样的池边  摆满碗一样的石头  供奉的都是激情澎湃的岁月  不说那垴背后屋的小村庄  人们三三两两地浆洗早晚金色的霞光  也不说那条废弃的旧铁路  牵着人们擦身绕过去  在这一只盆一样的池边  摆满
期刊
新年话梦  春雨润大地,万象皆更新。  紫气东升来,雄鸡彻四方。  骏马辞旧岁,盛世中国美。  勿忘甲午耻,强国敢担当。  金羊迎春来,华夏文明悠。  同尝抗战果,举国共庆之。  实现中国梦,民心之所向。  追梦齐奋进,中国之梦好。  实现强军梦,军人之所盼。  踏梦汇军强,强军之梦美。  强国强军梦,民族复兴梦。  圆梦话复兴,中华载歌颂。  可爱的祁连  巍峨祁连,终年积雪,源远流长,令人神往
期刊
忆江南  云慢慢,  相處影无踪。  旧去平台关月色,  今来柳岸盼春风。  雾锁沐怀中。  后山  无庸妩媚煞柔人,  鲠格非从花瓣真。  玉质逸流儒雅魄,  轻鹏一缕赛云神。
期刊
自述  我写过十封遗书  十次悲痛欲绝的嘶喊  如今已成为隔岸的回音  被蚂蚁偷运的灰烬  我做过九场梦  九次误以为和你在一起  在黎明的轰响中  翻身策划一次短暂的分离  我流过八次血  八次反抗虚无的诱惑  被俘虏的思想囚徒  偷偷挖掘我的精神墓地  我有过七次希望  七次在失败面前强颜欢笑  一场灾难我逃进绝望的迷宫  却要用一生来猜测命运的谜题  我看过六个答案  六个人愧疚的问题  如
期刊
安徒生的丑小鸭朝我走来  我看得见自己在人群前的现实  我习惯了沉默不语  我从来就没说过我是天鹅  也没人来问我是不是天鹅  小时候我很相信大人的话  大人们说我长得丑  我感觉不出来这是疼爱的玩笑  父亲绑了我一条腿在桌脚逗姐姐玩  姐姐乐了 笑了 我想哭  小小的我以为是丑孩子没人喜欢  安徒生的丑小鸭朝我走来说:  “我是天鹅,你信吗?”  我对安徒生的丑小鸭说:  “你一出生就是天鹅,你
期刊
望山  奇峰连绵太微斜,仙山云外无人家。  适愁乡书寄何处,唤来青鸟探落花。  重阳  兰亭远望雨微茫,梧桐叶落湿幽香。  轻拈绣裙多窃喜,半采黄花揽霓裳。  小院观星  北斗移西院,獐星照南枝,  黄庭空叶落,片片是相思。  采桑·桃花  一半萧风凄涼曲,饮罢闲愁,心绪犹迷,桃蕊纷纷归路去。  怎堪香散随逝水,片片催零,拾瓣无语,明年花开又满径。  采桑子·长安忆  点滴梧桐催叶落,倦眼经秋,斜
期刊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无悔和悲哀,为涓生,为自己。  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的寂静和空虚,我又再次踏进了这里,没人看到我的身影,没人听到我的气息。  这个破败的小屋,曾经是多么吸引人啊,我们在这个小天地里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男女平等。我多么向往你给我描绘的那个世界啊——婚姻自由,每个人都能得到真爱,婚姻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它不再是束缚人性的枷锁,不再是为了传宗接代所背负的重担,而
期刊
李文坐在大沽河的河堤上,两眼看着哗哗流动的河水,痴迷地思索着。  时值盛夏,河两岸绿柳成行。粉蝶燕雀在树木草丛间往来穿梭,间或还能听到那些绿柳边高大的杨树上喜鹊的喳喳叫声。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慢慢移动,柳梢在微风下轻轻地舞动。李文的思绪一会儿活跃,一会儿凝滞。当他的思绪活跃时,河水便也跟着活跃起来;当他的思绪凝滞时,河水好像也跟着凝滞了。他心里千头万绪——是喜,是悲,是怒,是忧……种种情绪都在其内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