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往往遇到这样一些语言现象:乍看,似乎不合逻辑或语法不通,但已约定俗成,习以为常,谁也不会曲解。一般语法书上称之为语言习惯,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也说“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结果在学生中间产生了一些副作用:部分学生划不清语言习惯和病句的界限,或错将病句当做语言习惯而放过,或误把语言习惯当病句来修改,使人啼笑皆非。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应该明确现代汉语中的这些特殊语法现象,取消语言习惯这个“编制”,使其归口。事实上,语法(即语言规律)是从人们的语言中总结出来的,哪有人们的习惯语言不合语法、无法解释之理?现就常见的所谓“语言习惯”归纳如下:
   一、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自然留有不少古代汉语的“遗传因素”。在现代汉语中,不仅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成语和语言词汇,同时也保留了许多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
   例①,王胡在祠堂前面晒太阳。
   例②,这口锅能吃五十人。
   例①中“晒太阳”的“晒”属动词使动用法,意即“让太阳晒”,“使太阳晒”,而不是把太阳晒晒。“太阳”是施事宾语,而不是受事宾语。
   例②中的“吃”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的意思是,这口锅所做的饭够五十个人吃一顿,而不是说这口锅能把五十个人吃掉。
   另外,如,“看医生”的“看”,“娶儿媳妇”的“娶”,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让医生看(病)”而不是看望医生,“给儿子娶(媳妇)”而不是把儿子娶走。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不乏其例,如,《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史记·信陵君列传》中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候生”,其中的“朝”和“从”都是这种用法。
   还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情况,如,原来说“这是一点小意思”,现在演化出“意思一点”、“意思意思”的说法,这在古代汉语中更是屡见不鲜了。
   二、特殊句式
   例③,王老大买了四十个肉夹馍。
   其中“肉夹馍”是偏正短语,“肉夹”是“馍”的定语,“肉夹”中的“肉”又属宾语前置。“肉夹馍”实为“夹肉馍”,即中间夹有肉的馍。为了突出“肉”,才把它提到动词“夹”的前面。与《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之“肉”用法相同。
   三、成分省略
   有些短语,看似在逻辑上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其实是某种成分的省略,已为大家约定俗成。这种语言现象,有如下几种情况:
   1.宾语省略。譬如,“打扫卫生”,从字面上抠,会得出与其本意截然相反的内容,实际上,这里的“卫生”并不是“打扫的宾语”,而是“打扫”的补语,补充说明“打扫”的结果。正像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打扫卫生”是要把环境打扫得很卫生,而不是把卫生打扫掉。“打扫”的宾语是“环境”,省略了。把它补出来,变为“把字式”,应是“把环境打扫得卫生”。像“打扫卫生”这种述补式偏正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小的家族。另外,如,“消灭干净”,“消灭”的宾语被承前省略了,“干净”是它的补语,补充说明“消灭”的结果。
   2.中心词省略。如,“恢复疲劳”,其中“疲劳”指“疲劳之躯”,以定语代中心词,意即使疲劳的身体得到恢复,绝不是让身体恢复疲劳状态,省略了“疲劳”的中心词“身体(躯体)”。又如,“我喝龙井”,其中“龙井”代“龙井茶”,省略了中心词“茶”;“六亿神州尽舜尧”,“神州”代“神州人民”,省略了中心词“人民”。这种省略中心词而以定语代之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也是较为普遍的。
   3.否定之否定成分省略。如,说“我非去”,实际是“我非去不可”,省略了“不可”二字,反倒使语言更显简洁有力,起到了加强语势的作用。
   四、同义并举
   有些短语,乍一看,似乎犯了“重复”的逻辑错误,实则不然,他们同义并举,加强语意,也已为约定俗成,正逐渐加入成语的行列。
   例④,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其中的“邂逅”,意为“不期而遇”,说“邂逅相遇”,就成了“不期而遇相遇”,在逻辑上犯了重复的毛病。开始大家都把它当做病句处理,告诫学生不能这样说。但是后来这样说的人太多了,造成了既定事实,语法界也不得不承认,释之曰“从习惯”。其实,这里的“邂逅”和“相遇”是同意并举,和“心满意足”、“雄心壮志”差不多。不同的是,这里的“邂逅”又限定了“相遇”的方式,在意念上和“相遇”有修饰关系。若只说“相遇”,不明如何相遇;若只说“邂逅”,又有点阳春白雪,显得深奥难懂,二者连用,方尽其妙。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想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无限的知识,可知其难也。这一点,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尤为突出,文学本身也来自于生活,要想真正的学好,就应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对语文的感受程度和领悟能力,往往取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生活与语文同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因此,应该以课堂为中心,调动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源,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课时缩减为每周四课时。而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却对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素养能力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语文课堂的时效性,特别是高三课堂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三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试卷讲评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试卷讲评课的目的  让学生通过一张张试卷,了解自己的答题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答案,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这似乎并不难。但是事实上,事情没有那
期刊
杜甫一生诗作颇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选录了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和《登高》这三首诗,作为了解掌握杜甫晚年诗歌风格的讲授篇目。这三首诗内容、主题、艺术技巧各异,但其中有一种情怀维系了三首诗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即杜甫深沉的忧国忧民的秋士情怀,这种情感贯串始终。   “秋士”一词,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引用过。《故都的秋》写了郁达夫对故都秋的眷恋,郁达夫能否称为“秋
期刊
《西地平线上》“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现场,开课的两位青年教师面对的是同一层次的学生,教授的是同一篇课文,然而,不同的授课流程,产生了冷热截然相反的课堂效果。第一节课学生表现木讷,气氛沉闷,师生交流堵塞,无计可施的教师只得自说自话;而第二节课的情况大不相同,学生频频举手发言,师生互动有效,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完成。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然?揣摩两位授课教师的提问环节,根源在于课堂提问
期刊
古诗文背诵在新教材中已成为语文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背诵对语文积累的积极意义已成共识。但是,让学生不讲究方法地强行背诵,不仅记忆的效果很差,也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对古文背诵产生抵触情绪,对语文教学产生负面的效应。所以,语文课的背诵教学应该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个性,侧重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期刊
现在的高考作文,很多省份的作文要求都是写成记叙文或是议论文。作为高考的应试作文,很多考生都选择写议论文。原因很简单,议论文写作容易操作、把握,不失为稳定分数的法宝。可是真要把议论文写好,要求同样是很高的。谋篇布局、语言、素材等方面都要求很高,特别是素材上,有很多考生都觉得很难积累大量的素材,特别是人物素材难积累。   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大部分考生都要借助人物素材,包括教材里的、课外的等。但是
期刊
上了很多年学,遇到了很多老师。老师的性情习惯和方式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这么多年过去了,学生时代已悄然远去,那时的情景也日益模糊,很多老师的音容笑貌也都不似往日那样清晰了,往时的记忆已被时光的流水冲刷殆尽,然而有一位老师却清晰如常。   对我触动最深的便是我的小学启蒙老师——马老师——如今早已退休,头发花白,背也微驼,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暮年老人了。时至今日,我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仅在回娘家时
期刊
语文教师感慨“语文难教”,学生对语文没兴趣,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晚自习,学生忙得热火朝天,就不见主动看语文的;布置了作业,许多学生都不怎么愿意写,即使写了,很多也是敷衍了事。学生还私下议论“语文难学”,用功了也成效不大,很难在短期内提高成绩。罗森塔尔效应对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语文教学现状   1.从语文教师角度看:   为了上好每
期刊
【文题设计】   当我们感动于大师巨作中一个个人物,当我们惊叹于恢宏历史里一段段故事,我们常常会忍不住幻想,若是书中那些人物存在于现实将如何:阴险狡诈的曹操,美丽可怜的安娜·卡列尼娜,纯洁高贵的茜茜公主,等等,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境遇?我们会忍不住猜测,若历史在某处重现,历史将会变成怎样的现实?   请依据你所熟悉的名著名篇或历史故事,着眼于现实,写一篇故事新编。   【金指巧点】   所谓故
期刊
高三语文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是基础复习,目标是大面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构架。一轮复习是高三复习里最重要的一环,有了一轮复习打下的扎实基础,才能在二轮复习中巩固提高,在三轮复习中实现快速提高。那么,如何搞好高三语文的一轮复习呢?八个字可以概括:灵活安排,系统扎实。   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复习的次序   语文高考总复习一般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论述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