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过于重视分数的形势下,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走入了误区。很多父母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好成績,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应该是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学会做人”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德育渗透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对班主任教师的第一要求,不同的孩子,思想状况、家庭背景各不相同,这更加要求班主任与孩子们的交流要具有艺术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爱的感召下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一、处处关心,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爱心
  学生处于发展阶段,极渴望自己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又加之许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教师在的关心无疑是雪中送炭。班主任就要寻找尽可能多的机会,用自己适当的关心去感化他们。当天气变冷时,及时督促学生加衣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生活上的关心、物质上的帮助,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你一句问寒问冷的话语就如一股暖流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爱如清风,如阳光,给学生带来和谐、温暖。
  二、对学生的教导有耐心,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每一个孩子的知识水平千差万别,如果“一刀切”,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及课外辅导中,也要讲究工作的艺术性,让每一个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应有的成功。如在教学及课外辅导中,我会对全体学生尽量体现分层要求。首先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基础、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对成绩好的学生,重思路点拨,再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中等生,点拨思路后再根据其反应确定辅导重点,尽力帮助他们饶过或突破思维障碍,对困难生就要从基础开始,分散难点,分解问题,特别注重辅导后进生是否听懂,鼓励不懂多问,一一耐心辅导,直到学生清楚明白为止,切不可操之过急。在辅导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用成功教育激励学生,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在我所教的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平时对学习总是心不在焉,多次教育,均不见成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班上请一名学生画个板报刊头,大家一直推荐这名同学,他果然不负众望,短短几分钟就画好了,对他的美术功底我在全班大加赞赏,并让他承担板报的美术设计,从此这个同学象变了一个人,对我安排的各种工做都积极负责的去完成,学习成绩也渐起色。
  三、与学生的交流有诚心,才能让学生能够向你敞开心扉
  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工作对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谈心,通过学生的语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做更进一步的交流,但教师的一次微笑,一次期待眼神,温和的语言,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感悟。而在课外活动中,就有更多的机会,应主动接近学生,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交谈,共同挖掘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与他们交谈,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个别问题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如对班上纪律的看法,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等等。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则必须首先接近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加入他们的活动,细心分析他们的言行,或在集体活动中借题发挥,正确诱导,真正从心灵上与学生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心灵的沟通是师生交流的最佳方式,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要素。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感化,教师只有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学生的心灵,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从内心接受你的教育。
其他文献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访问,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具体说它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期刊
体育游戏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化游戏方法。在素质教育已经推广普及的今天,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则成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具备了教学手段的个性化、生动化、高效化等特点。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的关系就像“飞”与“翅膀”的关系,运用好“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体育游戏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体育游戏是在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是学生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试验田。要想调动学生學习语文的积极性,就必须启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应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入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引发学习兴趣。  一、加强自身修养,吸引学生  语文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教
期刊
函数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函数的性质是竞赛和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拟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对稱有关的性质。
期刊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取声色并茂的形式开展地理教学,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来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的认知能力及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在初中地理授课中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地理课堂的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地理教学内
期刊
摘要:汉字书写教育对学校教育而言是推进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现代教育教学目标对于写字教学十分重视,识字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重视,方法灵活多样,但对小学生的写字要求,大多数教师未能引起重视,鉴于此,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写字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小学语文写字课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一、写字教学的意义及功能  研究者普遍认为: 写字( 书法) 教学
期刊
摘要:一味地传输知识,学生只能在无形中成为知识“吸收器”;而如果适当留白,则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学生也从“吸收器”转变为知识“探索者”。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如何运用留白艺术呢?本文结合牛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例,分析留白在课堂的运用,以让英语教学更有实效。  “留白”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特有技法,指画面布局不要太满,给人以美感和足够的想象空间,这种手法注重以无生有,有无相生。从知识角度而言,留白
期刊
高效课堂的主要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二者的关系。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一
期刊
写人记叙文的重点是写出生动、鲜活、富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但在我们的实际写作中,许多同学笔下的人物往往千人一面,千言一腔。写老师,则是厚厚的眼镜、鬓角的白发;写农民,则是黝黑的皮肤、古铜色的脸庞;写小女孩,则是打着蝴蝶结……大千世界的人原本各具神态,各具特性,我们的作文何以遏杀人的个性呢?原因只有一个:漠视生活,缺少观察。每及作文,我们不是积极地从生活中找人物、找事件、找细节,而是从已有的作文素材
期刊
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平静,由彷徨走向坚定,并最终走向成功。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一个民族生命中所有的潜能。  在中华民族近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人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最终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民族的梦想,于是我们实现了国家独立。现在我们又有了新的梦想---中国梦,这是13亿中华儿女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