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美主义”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词,爱的是理想中的完美结果,欲罢不能;恨的是为了那个完美的结果而付出的痛苦甚至惨重的代价。积极的完美主义对人有益,而消极的完美主义则给人带来无尽痛苦与伤害。
阅读以下每个问题,从A-D选项中选择适合你的一个字母填写上。在测试的过程中不要反复思考,凭借第一感觉填写上就可以。
A=完全同意:这一项非常准确地描述了您个人 B=同意:这一项大致上描述了您个人
C=不同意:这一项不太符合您个人 D=完全不同意:这一项完全不符合您个人
1.我是一个容易失败的人。
2.我做事情害怕出错,哪怕是一点点的错误。
3.做工作如果不检查肯定会出错。
4.如果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我就会很气愤。
5.我经常这怕有重要的东西被我丢掉。
6.人的思想应该绝对纯洁。
7.我经常责备自己做得不好。
8.如果得不到领导或者长辈的认可,我就会很恐慌。
9.我经常害怕由于我的错误连累别人。
10.我经常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忆哪个细节没有做好。
11.物品如果摆放不整齐我就很烦躁。
12.家人经常说我做事太细致而且磨蹭。
13.我非常害怕模棱两可的回答。
14.我害怕别人了解我的弱点。
15.同样的工作,我比别人花费的时间要多很多。
16.我是一个容易生气但不会表现出来的人。
17.我应该对很多事情负责。
18.我认为世界上绝对不应该有战争。
19.我经常对自己不满意。
20.人和人之间不应该有争吵。
21.我是个不爱说话、沉闷的人。
22.在别人面前,我应该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
23.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需要多检查几遍。
24.做事情前必要考虑周全。
25.一点点错误会导致很糟糕的结果。
0分
不属于“不自信的完美主义者”范畴。
1~25分对自己的能力可能稍微有些不够自信,但是还在可以适当自我调节的范围。这种情况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不太会对自己有完美主义的要求。
26~50分
有完美主义倾向,伴有一定程度的不自信,自我评价有些低。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太满意,有些注重细节,思虑较多。偶尔在行为上会有一些重复检查的现象,但不是特别多。自己能够感觉到情绪上容易出现波动,但是在别人眼里还是此较温和的人。
50~75分
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伴有明显的不自信,在细节方面自我评价很低,经常担心出错,容易自责。在行为上重复检查的现象会比较多,给别人的印象是做事太细致,思虑过多,胆小,做事拖沓。情绪上容易起波动,可以被自己努力克制下来,但是对自己非常不满意和容易生气。
75~100分
有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极其不自信。自我评价非常差,十分恐惧出错,经常为此胆战心惊。情绪容易波动,不敢表现出来。沉闷孤僻,与别人难以敞开心扉。对细节太过关注,在行为上经常会有重复检查的现象,自己难以克制。
什么是“完美主义”它是好是坏?
A:从心理学上讲,“完美主义”可以粗略地分为适应良好型和适应不良型。前者也可以称为积极的完美主义,而后者也就是消极的完美主义。积极的完美主义除了追求完美的结果外,还是非常享受实现完美结果的过程,容易肯定自己,使人不断地提升。而消极的完美主义则不同,在追求结果的同时伴随着不断的纠结、自责和不满,容易陷入到痛苦的漩涡中。
然而,很多具有消极完美主义个性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种个性的存在,直到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才能对此有所觉察。这是因为消极的完美主义可能会以不同的面目存在,人们还不认识它。消极的完美主义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A:消极的完美主义的具体含义是设置过高的而没有必要的标准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引起内心的很大痛苦。消极完美主义者往往性格不够开朗,做事情都非常认真谨慎。在别人眼中,是那种非常可靠的同事,工作上任何细节都不马虎,力求完美,很少出错。
然而,一个人的性格中,如果消极的完美主义占优势的话,即使他们的工作最后没出现任何差错,他们往往也不会肯定自己,无法从中体会到快乐,反而可能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如果达不到自己的“完美”的标准,他们就会自责,甚至痛恨自己,恐慌感就会随之而来。消极完美主义者会小心翼翼地去生活和工作,容易封闭自己。
Q 消极的完美主义会导致什么样的心理疾病?
A:消极的完美主义或轻或重地出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中,为很多细节而纠结烦恼。这样的个性虽然让他的工作往往做得很完美,却也是痛苦的根源之一,随着心理压力和外界压力的增大,心理疾病就很容易侵袭他们。
比如强迫症中的强迫检查表现,就是消极的完美主义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反复的检查中仍觉得不够完美,不够确定而难以自拔,容易使消极的完美主义者们陷入到重复检查的漩涡当中。
他们往往为了在工作中不出错,会逐渐养成反复检查的习惯,比如每次写完的材料都要检查很多遍才放心。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也会让他们不放心,不相信自己,反复检查门锁、煤气等。在一遍一遍的检查中,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距离自己所期望的“完美”反而更远。
如何把消极的完美主义转变成积极的,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A:首先,养成夸奖自己的思维习惯,不论做事情的结果如何。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做事情过程中的愉悦感,也可以增加自信和满足感。
其次,如果有轻微的反复检查的习惯,比如说检查门是否锁好,就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停止检查,同时也要暗示自己“门已经锁好了”。一开始可能会紧张,不适应,觉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慢慢地会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第三,尽量多培养一些业余爱好,让心情放松,视野开阔,可以将注意力从细节上转移开,使你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工作。
第四,由于消极的完美主义者经常在心里责备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所以,当感到自己做得不完美而自责或者恐慌的时候,尝试着停止自责。当感觉到恐慌不安的时候,先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去驱赶它,而是把这种不好的感觉当成一个好朋友,让它待在那里。
最后,要打破消极的完美主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是可以不完美的,还有那些不完美的结果。
阅读以下每个问题,从A-D选项中选择适合你的一个字母填写上。在测试的过程中不要反复思考,凭借第一感觉填写上就可以。
A=完全同意:这一项非常准确地描述了您个人 B=同意:这一项大致上描述了您个人
C=不同意:这一项不太符合您个人 D=完全不同意:这一项完全不符合您个人
1.我是一个容易失败的人。
2.我做事情害怕出错,哪怕是一点点的错误。
3.做工作如果不检查肯定会出错。
4.如果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我就会很气愤。
5.我经常这怕有重要的东西被我丢掉。
6.人的思想应该绝对纯洁。
7.我经常责备自己做得不好。
8.如果得不到领导或者长辈的认可,我就会很恐慌。
9.我经常害怕由于我的错误连累别人。
10.我经常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忆哪个细节没有做好。
11.物品如果摆放不整齐我就很烦躁。
12.家人经常说我做事太细致而且磨蹭。
13.我非常害怕模棱两可的回答。
14.我害怕别人了解我的弱点。
15.同样的工作,我比别人花费的时间要多很多。
16.我是一个容易生气但不会表现出来的人。
17.我应该对很多事情负责。
18.我认为世界上绝对不应该有战争。
19.我经常对自己不满意。
20.人和人之间不应该有争吵。
21.我是个不爱说话、沉闷的人。
22.在别人面前,我应该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
23.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需要多检查几遍。
24.做事情前必要考虑周全。
25.一点点错误会导致很糟糕的结果。
0分
不属于“不自信的完美主义者”范畴。
1~25分对自己的能力可能稍微有些不够自信,但是还在可以适当自我调节的范围。这种情况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不太会对自己有完美主义的要求。
26~50分
有完美主义倾向,伴有一定程度的不自信,自我评价有些低。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太满意,有些注重细节,思虑较多。偶尔在行为上会有一些重复检查的现象,但不是特别多。自己能够感觉到情绪上容易出现波动,但是在别人眼里还是此较温和的人。
50~75分
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伴有明显的不自信,在细节方面自我评价很低,经常担心出错,容易自责。在行为上重复检查的现象会比较多,给别人的印象是做事太细致,思虑过多,胆小,做事拖沓。情绪上容易起波动,可以被自己努力克制下来,但是对自己非常不满意和容易生气。
75~100分
有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极其不自信。自我评价非常差,十分恐惧出错,经常为此胆战心惊。情绪容易波动,不敢表现出来。沉闷孤僻,与别人难以敞开心扉。对细节太过关注,在行为上经常会有重复检查的现象,自己难以克制。
什么是“完美主义”它是好是坏?
A:从心理学上讲,“完美主义”可以粗略地分为适应良好型和适应不良型。前者也可以称为积极的完美主义,而后者也就是消极的完美主义。积极的完美主义除了追求完美的结果外,还是非常享受实现完美结果的过程,容易肯定自己,使人不断地提升。而消极的完美主义则不同,在追求结果的同时伴随着不断的纠结、自责和不满,容易陷入到痛苦的漩涡中。
然而,很多具有消极完美主义个性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种个性的存在,直到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才能对此有所觉察。这是因为消极的完美主义可能会以不同的面目存在,人们还不认识它。消极的完美主义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A:消极的完美主义的具体含义是设置过高的而没有必要的标准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引起内心的很大痛苦。消极完美主义者往往性格不够开朗,做事情都非常认真谨慎。在别人眼中,是那种非常可靠的同事,工作上任何细节都不马虎,力求完美,很少出错。
然而,一个人的性格中,如果消极的完美主义占优势的话,即使他们的工作最后没出现任何差错,他们往往也不会肯定自己,无法从中体会到快乐,反而可能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如果达不到自己的“完美”的标准,他们就会自责,甚至痛恨自己,恐慌感就会随之而来。消极完美主义者会小心翼翼地去生活和工作,容易封闭自己。
Q 消极的完美主义会导致什么样的心理疾病?
A:消极的完美主义或轻或重地出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中,为很多细节而纠结烦恼。这样的个性虽然让他的工作往往做得很完美,却也是痛苦的根源之一,随着心理压力和外界压力的增大,心理疾病就很容易侵袭他们。
比如强迫症中的强迫检查表现,就是消极的完美主义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反复的检查中仍觉得不够完美,不够确定而难以自拔,容易使消极的完美主义者们陷入到重复检查的漩涡当中。
他们往往为了在工作中不出错,会逐渐养成反复检查的习惯,比如每次写完的材料都要检查很多遍才放心。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也会让他们不放心,不相信自己,反复检查门锁、煤气等。在一遍一遍的检查中,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距离自己所期望的“完美”反而更远。
如何把消极的完美主义转变成积极的,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A:首先,养成夸奖自己的思维习惯,不论做事情的结果如何。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做事情过程中的愉悦感,也可以增加自信和满足感。
其次,如果有轻微的反复检查的习惯,比如说检查门是否锁好,就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停止检查,同时也要暗示自己“门已经锁好了”。一开始可能会紧张,不适应,觉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慢慢地会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第三,尽量多培养一些业余爱好,让心情放松,视野开阔,可以将注意力从细节上转移开,使你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工作。
第四,由于消极的完美主义者经常在心里责备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所以,当感到自己做得不完美而自责或者恐慌的时候,尝试着停止自责。当感觉到恐慌不安的时候,先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去驱赶它,而是把这种不好的感觉当成一个好朋友,让它待在那里。
最后,要打破消极的完美主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是可以不完美的,还有那些不完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