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重构:让课堂走向生活化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前思考
  《悠久的陵寝文化》是南京地方教材《金陵文化》中的一课。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恰当地将《金陵文化》进行文本重构、有机整合后实施教学。“为什么教?怎样教?”这些都是实施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点:为什么教?《悠久的陵寝文化》介绍了孙权墓、明孝陵等众多的古代帝王陵墓,这些帝王陵墓在南京形成了独特的陵寝文化。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南京著名陵寝的知识,让学生初步感知陵寝在建筑上的巧与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传承金陵文化。
  第二点:怎样教?面对众多的帝王陵墓,是每座都要详细介绍,还是选取一个代表作为典型?如果要选取代表,选择哪一个作为重点?
  孙权墓在语文学科的某篇课文中已经涉及,中山陵可以与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中山陵前》一课整合。明孝陵是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基地,与笔者所在的学校步行距离较近,教学时可以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参观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笔者思考后,确定如下教学流程:利用校本课时间组织学生去参观明孝陵,课堂以学生小组活动汇报为主要形式。
  二、课堂设计
  (一)课前导入设计
  只有基于生活的课堂,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只有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给学生留下久远的记忆。在学习任何主题的时候,儿童都不是一张没有描画过的白纸,对任何事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已知的经验对他们后来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现】
  师:我们的家乡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有很多别称,你知道哪些?
  生1:金陵。
  生2:建康。
  生3:我从书上看到,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范蠡修筑“越城”,那时候南京叫越城。
  师:你真博学。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它还有很多别称,其中最响亮的莫过于金陵了,直到今天金陵依然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关于这个名字,是有由来的。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师:所谓金陵王气指的是南京的风水特征。(出示地图)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城北有玄武湖、莫愁湖,四周群山环绕,首尾相连,犹如蟠龙伏虎,地形极其罕见。三国时诸葛亮在察看地形之后赞叹道——
  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生在朗读中露出自豪的神情)
  师:在众多的朝代中,曾有十个朝代在南京建都,众多的古代帝王陵墓,在南京形成了独特的陵寝文化。(揭题:南京的陵寝文化)
  儿童的需要总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一起的。南京是学生熟悉的城市,课堂教学重视了儿童的生活经验,通过自然贴切的导入,经过“介绍别称—了解别称—认识金陵—提高认识—揭题”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进行反馈,原有知识基础得以提升。此导入过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文化入手,引导学生构建对南京的整体认识,从而顺利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引领课堂生成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课堂内外处处蕴含着教育的契机,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去发现。
  【教学重现】
  课前的参观让学生对明孝陵陵寝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要求学生就自己最关注的一个明孝陵建筑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分享。短暂的小组交流结束后,第三小组主动要求在全班交流对石像路的探索发现。此时,一个教学生成产生了。
  师:首先让我们用掌声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请大家再仔细看看,此次参观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生1:我发现了,他们是坐在那些石兽上照相的。
  生2:那些石獸并没有用栏杆围起来,去参观的人都爬到石兽的背上。
  生3:那是文物,不能破坏。
  生4:只是坐一下,不能算是破坏吧。
  生3:这些石兽已经600年了,需要我们的保护,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爬,就觉得自己也可以爬,相反,我们应该劝阻爬到石兽上照相的人。
  师:看来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文物保护有了更多的认识。
  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和体验,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才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有效获得。好的品德是为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存在的,人们品德形成的一切条件只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教学前,教师需要围绕主题,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访问、参观、搜集资料,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初步感受和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走进课堂。通过展示和交流,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萌发进一步发现、探究生活的热情和愿望。面对非预设性的生成,教师要保护好孩子热爱探究的心,多鼓励,少指责。
  三、课后反思
  是什么能让课堂有效?研读教材时,是要忠实地执行文本还是寻求有待激活的资源?教学设计时,是要着眼于教学任务完成还是基于学生发展?策略运用时,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是主动地体验活动?这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既是课程的出发点,也是课程的归宿,它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课程观念。在这门与学生“面对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服务生活。◆(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其他文献
毫无疑问,现代科技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图片、音频、视频,甚至网络让语文课堂变得活泼起来,更好地吸引了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不亦乐乎地将每篇课文做成声色俱全的课件,孩子们倒也欣赏得津津有味。可时间一长我发现,很多时候,低年级的孩子们只是沉溺于语文课堂上优美的图画和动听的曲子,课文本身反而成了课堂的点缀,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对于课文的记忆仅仅只有一些机械的生字词。如果用这些去替代
期刊
留守儿童是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而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等亲属身边照顾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毅力和能力发展现状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差距明显,留守儿童成了毅力缺乏、能力低下的代名词。“情”“法”失调是毅力缺乏、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而坚持不懈和实践锻炼是培养毅力、提升能力的最佳选择。  一、毅力缺乏、能力低下成为留守儿童的代名词  1.草草了事的做事原则  如果深入留守儿童中间,你就会发现
期刊
一、认识基本句式  在看图拼音识字的教学中,有许多内容丰富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进行句的启蒙训练。开始教学时,并不需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完整句,教师只要抓住最基本的句式反复进行训练,如在教学拼音“b”时,教师指插图问:“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学生答:“听广播。”教师马上反问:“谁在听广播?”“小女孩在听广播。”教师强调“听广播”,别人会不明白谁在听广播,只有回答“小女孩在听广播”才是一句完整的话。
期刊
进入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关注的重点已经从中年级的句段向篇章过渡。而习作教学,教师也应该进一步拓展视野,将学生关注的视角逐步向文本结构与篇章的构思引入。但这并不意味着习作就完全停留于高处不胜寒的整体轮廓,而将深入文本表达细节的遣词造句、具体描写抛之脑后。因此,高年级教师就要处理好细节表达与整体构思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习作既有内容具体的饱和度,又有结构紧凑的张力感。因此本文提出:要深入细节,指导观察;由
期刊
电子白板走进课堂已有一段时间,由于白板的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了白板的特性和若干使用技巧,能够熟练运用电子白板来实现人机互动,实现与课堂的无缝衔接。这样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技术作为补充,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习过程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的教学片断,试对电子白板的优势做简单的分析。  一、突出互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电子白板具有良
期刊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用Project(综合语言实践项目)来替代原先教材中的Review and Check(复习单元)。它立足于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环环相扣的几项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合作,综合运用前几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巩固所学语言,发展语用能力。笔者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Project单元教学。  一、导趣,让Project单元
期刊
习惯是一个人性格的具体体现,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同时也影响他人。在这方面,特别是人民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是塑造青少年心灵、人格的工程师,其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它不仅体现教师自身品德修养,同样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这是几年前的一件事。一天,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遇见一位学生家长,他给了我一支香烟,我当
期刊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并且永远穿着新鲜的彩衣,究其原因,在缠绵悱恻的故事中“出演”的主角大抵是充满激情与想象的青年人。在教授《关雎》《蒹葭》课中,笔者再次感受到了爱情的魅力,尤其是作品中所渗透出的含蓄美,令人回味无穷。  《关雎》是九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却是《诗经》的第一首爱情诗,讲述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之苦,以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进而在梦里
期刊
游戏具有互动性强、代入感强、模拟生活情境等特点,能够有效刺激大脑皮层和感官神经,使之处于兴奋状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较为符合小学生的感性思维特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玩游戏的儿童具有思维活跃、善于表达、情绪乐观等特征,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将游戏引入日常教学中,具体化、形象化地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涂鸦画像,玩出兴趣  游戏教学的设计是根据教学大纲要
期刊
诗之妙,在于“意境融彻”。诗词中的意境,是诗人借助作品表达的内心情愫、意蕴,甚至思想境界。意境在于诗词作品中虚实相生的景色之美;更在于思想灵动的高远之美。小学阶段,在教学诗词时,由于年龄和理解力差异,师生之间在解读诗词时,会建构不同的“意境”。故要提高詩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解读诗词时,可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来建构诗词的“意境”。  一、以画绘诗,描摹其形  以儿童的视角来解读诗词,即要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