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拜仁

来源 :全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ong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格尔恩湖。在通往蒂洛尔的路上,一派田园风光,雾气渐起。赫内斯面前摆着一碗德国清汤面。自从2009年他当选拜仁监事会主席后,就开始致力于重振拜仁篮球的工作。“这是我的第二爱好。”身为1974年世界杯冠军的赫内斯说,“但和俱乐部的所有人一样,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太关注拜仁篮球的发展。前篮球部主管贝恩德·劳施曾希望俱乐部给篮球队以援助,50万欧元就让他喜不自禁了。在接管篮球部以后,我对拜仁的22万名会员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有73%的会员希望我们能扶植拜仁篮球队。”
  2010年,拜仁篮球队还只是乙级球队,之前他们甚至一度降入了地区联赛。那次投票是赫内斯一手操办的,除了对篮球的热爱外,他也意识到这项运动在德国的巨大潜力。一年前马尔科·佩西奇被任命为球队的总经理,此前他曾连续两个赛季担任体育总监一职。他回忆道:“拜仁的高层确认了篮球发展计划,但前提是足球俱乐部不能补贴一个子儿。”
  拜仁篮球此前已经沉睡了半个赛季,谁还记得他们曾在1954、1955年两夺西德联赛冠军,谁还记得他们在1968年的德国杯上称霸?在上世纪70年代,年轻的赫内斯身为篮球迷,只能关注USC慕尼黑的比赛,那是一家大学俱乐部球队。赫内斯说:“我们的想法很明确,决不能复制皇马或者巴萨的模式,让篮球俱乐部的财政状况依附于足球,这是一种亏损的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


  2010-2011赛季,拜仁篮球俱乐部的预算已经达到了350万欧元。2010年夏天,德甲联赛的标志性人物、29岁的德国国手斯蒂芬·哈曼从阿尔巴柏林转会到拜仁,“我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我的胸前终于可以有拜仁慕尼黑的标志了。我们的比赛从一开始就爆满,我也开始了解到‘压力’的含义。所有人都希望能打败拜仁,特别是当巴斯蒂安·施魏因斯泰格、托马斯·穆勒、马蒂亚斯·萨默尔(拜仁慕尼黑的足球明星们)等人坐在场边时,你会明白你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这是个苛刻的家庭,球员们被不断灌输成为精英的概念。“当我们决定重振篮球运动时,就要坚持品牌的力量,这与胜利息息相关。”赫内斯说,“我们给了球队两个赛季重振的时间。”一个赛季就够了。“一开始财政方面就显示150万欧元的亏损,虽然这在预料之中,但还是……此后我们先是平衡了账目,两个赛季后俱乐部出现了20万欧元的盈余(2011-2013)。”
  拜仁的模式很明确,独立的社会实体、门票经营、市场开发团队、媒体和管理人员(26人)。虽有赫内斯力撑门面,但拜仁篮球队绝不是足球俱乐部的附庸。足球俱乐部主席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从未现场观看过拜仁篮球队的比赛,双方之间除了赫内斯之外,人员构成上没有任何官方联系。足球队的官方赞助商奥迪、阿迪达斯、BWIN、Flyeralarm承诺将赞助篮球队,但啤酒品牌Paulaner则拒绝效仿,反倒是它的竞争对手Krombacher趁机成为了拜仁篮球队的合作伙伴。


  “我们70%的预算来自赞助商,门票销售收入可以支撑25%。我们场均有6700名观众。”马尔科·佩西奇说,“奥迪篮球馆经常爆满。”剩下的5%的预算来自衍生品销售,这方面拜仁篮球还处于起步阶段。球队本赛季的预算达到了1100万欧元!“结症在于篮球在电视转播权方面没有收入。虽然体育一台会转播一些场次的比赛,但我们还在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赫内斯说。新赛季的电视转播权已经开始拍卖,相信像拜仁这样的品牌肯定会成为德国篮协叫卖的一大卖点。
  要想说服罗宾·本钦格或是海科·沙法尔奇克这样的欧洲明星加盟拜仁篮球队并不难,美国人切冯·特鲁特曼也在2011年加盟:“这里相当职业,别的球队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我从未在这么强的球队里打过球。”特鲁特曼也没遇到过这么好的教练。斯维迪斯拉夫·佩西奇,1993年他执教德国夺得欧洲冠军,2001年带领前南斯拉夫再夺欧洲冠军,次年夺得世锦赛冠军。2003年他还帮助巴塞罗那夺得了欧洲联赛冠军。


  2013年,儿子马尔科·佩西奇的一个电话就说服了老爸来到拜仁,“我当时在去往柏林的路上,我和妻子住在那里。我当时拒绝了一份来自西班牙强队的邀请。我想离家人近一些。马尔科给我打电话,当时拜仁遭遇了3连败。‘爸爸,我们主席想和你说话……’我和妻子交换了一下眼神,跟赫内斯交谈了5分钟后,我们就决定搬家到慕尼黑。”在这过程中,老佩西奇提了几个基本条件:“拜仁需要有自己的青训体系,我们要仿照德甲足球联赛的体系发展,成为其他篮球俱乐部的榜样。但在此之前,我们要买一些好球员,如果可能最好是德国本土球员,这样可以树立俱乐部的身份。我很快明白拜仁慕尼黑这个品牌让我的引援工作非常容易。”有着33年执教经验的佩西奇加盟拜仁第一年就率队杀入了联赛的半决赛。曾带领阿尔巴柏林四夺德甲冠军的他新赛季将目标瞄准了冠军奖杯。
  新赛季第二轮,拜仁慕尼黑主场迎战卫冕冠军班贝格。最终拜仁以84比74取胜。刚刚庆祝完慕尼黑啤酒节的赫内斯跟施魏因斯泰格以及足球俱乐部的体育总监萨默尔一起观看了比赛。赛后第一时间赫内斯就与老佩西奇拥抱庆祝。“我们和欧洲顶尖篮球队仍有不小的差距。”赫内斯说,“我们没有像希腊、俄罗斯、土耳其联赛球队那样一掷千金的大股东。我们需要从征服德国开始。”
  但是拜仁的吸引力在欧洲已经初见规模。致力于向北欧拓展的欧洲联赛本赛季给了拜仁一张参赛外卡。“拜仁俱乐部高层在三年来的作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欧洲联赛的主席约尔迪·贝尔托莫说,“他们的俱乐部架构非常坚固,潜力巨大,有能力在欧洲实现一番作为。”目前,拜仁还无法竞争欧洲冠军。“2015年我们将搬到新的万人球馆(与红牛冰球队共用主场)。”赫内斯宣布,“到时候我们将会与欧洲强队一较高下。”

其他文献
2012年夏天,NBA宣布,2012-13赛季的全明星赛选票,由二后卫二前锋一中锋的格局,变成二后卫三锋线,简直就差明目张胆告诉世界:“别拘束了,把中锋这茬忘了吧”。你觉得这事过分,但如果考虑一下的话,如今2、3号位普遍被大家呼作摇摆人,大前锋和中锋基本算是内线。这么一算,嘿,NBA干嘛不直接让大家投票:选一个后卫俩摇摆人俩内线算数啊!  所以,不是NBA太激进,而是篮球太保守。足球里头,从20世
期刊
3月21日,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为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环保理念,联合《跑者世界》共同举办“地球一小时-无车跑步日”活动。瑞典跑者Linus带领金融街社区代表、媒体友人、酒店管理层和员工,及热心环保的住店客人纷纷在环保许诺板上留下环保宣言,并亲身参与到“2013地球一小时-无车跑步日”跑步活动中。此外,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也于3月23日晚8:30-9:30,参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并于期间在巨扒房及
期刊
英语入门这样的书常常告诉我们,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英国人就会把天气当作话题。现在好像不光是英国人了,所谓全球同此凉热,无论在这个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睁大眼睛发出疑问:“见鬼的天气!“  而具体到今年,就是春天都来了,怎么还会下雪?对,没错,当我在北京赶着最后一场雪飞往南方的时候,在巴黎的儿子给我发来了短信,说巴黎也下了很大的雪。接着,是雅安的地震。那天早上,我正在库布其的沙漠中探路,对讲机中传来
期刊
以丰富产品矩阵征服市场  Polo品牌势不可挡的销售势头,首先归功于完备的产品线。Polo家族拥有3款车,能满足不同个性消费者的需求。对于时尚发烧友来说,Polo 2013款是为他们度身定制的潮流型车,不论是简酷的车身造型还是夺目的配色,无不突显出浓郁的动感格调。对于热爱自由的消费者来说,Cross Polo是彰显个性的不二之选,诸多跨界风格的设计和抬升15mm的底盘让消费者享受如SUV般的驾乘体
期刊
“女士们,先生们,孩子们,欢迎来芬威公园球场。  刚刚过去的一周,在波士顿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我们经历了创伤和悲剧,震惊和绝望,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我们一起来共同担负这一周的痛苦、悲伤和难过。”这是2013年4月20日,波士顿红袜主场迎战堪萨斯城酋长比赛前,现场广播的开场白。对于整个波士顿来说,这场比赛的意义,也许代表了一切。  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之后当地的N
期刊
随着柴可夫斯基的经典曲目《睡美人》的终止,李子君的首次世锦赛表演结束,鞠躬致意时,现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中国女单上一次受到这样的致敬,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冰蝴蝶”陈露凭借惊艳表现,夺得1995年世锦赛冠军。整整18年后的李子君,不但让我们对索契奥运会有了几分期许,更感到中国女单后继有人。  在李子君柔弱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强大的内心。在之前的短节目《黑眼睛》中,她在第一跳时落冰
期刊
门线技术——即通过科技手段判断足球是否过线——在去年世俱杯的“处子秀”没有掀起任何波澜,但它进入足坛的大势已不可逆转。今年3月,国际足联给第4种门线技术颁发了执照,6月联合会杯上,国际足联将采用德国的“进球控制-4D”系统,英超则决定从下赛季开始使用本国的“鹰眼”,该系统已应用于网球和板球。西甲也表示将考虑门线技术,但会先观望两三年,看看哪种技术更便宜。  但也有一些机构“逆潮流而动”。欧足联主席
期刊
“难道我要对他们三叩九拜?”  2013年5月30日,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意外失利后说,输球与下雨无关,只是自己发挥不如对手好。在被记者追问有什么要对国内球迷说时,情绪不佳的李娜突然发飙:“没有什么说的,难道我要对他们三叩九拜?只不过输了一场球而已。比赛输和赢很正常。”“三叩九拜”成为2013体坛最经典语录之一。  “我生活中的写照”  费德勒生活中的写照是怎样的呢?在美网输给罗布雷多时,他说:
期刊
群星璀璨,共庆体坛盛事,2013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1月11日在万事达中心揭晓。2013年是体育小年,但各路体育人士汇聚一堂还是让今年的颁奖盛典星光依旧。  全部11项大奖无论是最为引人瞩目的几个年度最佳奖,还是年度特别贡献奖、年度未名人士体育精神奖的评选,几乎都贯彻着一个主题,那就是“职业精神”。每年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正在逐步摒弃和走出只重运动成绩的基准和模式,向一个更高的精神层次迈进,
期刊
连续数年,每到农历年底,我都作为评委参加两个评选,一个是体坛周报的“年度榜样”,一个是“CCTV体坛风云人物”。  这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两个专业奖,前者评委均来自媒体,类似于法国的“金球奖”,而“CCTV体坛风云人物”则体现五湖四海,媒体评委40%,体育系统评委36%,故而更主流、主旋律。以往,这两个奖的获奖者稍有偏差,前者更加注重市场和影响力,后者则略带官方色彩。但这几年,两奖合流趋势明显,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