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无创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3种无创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RDS早产儿111例,按照呼吸支持方式,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组(35例)、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组(30例)、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组(46例)。比较3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4~6 h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P/F比值(PaO2/FiO2),无创通气失败率、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3组患儿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4~6 h的pH值、PaO2、P/F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AP组、NIPPV组患儿无创通气4~6 h的PaO2、P/F比值均要高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AP组PaCO2低于NCPAP组(P<0.05);BiPAP组、NIPPV组间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NCPAP组比较,BiPAP组、NIPPV组患儿的无创通气失败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BiPAP组、NIPPV组间的无创通气失败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儿总无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成功者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漏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早产儿RDS初始治疗中,采用NIPPV或BiPAP通气模式在提高氧合、降低5 d内气管插管率方面优于NCPAP通气模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以80例疑似下肢DVT患者为对象,接受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0例疑似下肢DVT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72例,阴性8例。72例下肢DVT患者中,左下肢44例(61.11%),右下肢28例(38.89%)。根据血栓的部位,将血栓分为单纯性下肢DVT 32例(44.44%)、下肢DVT合并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4例(19.44%),单纯肌间静脉血栓22例(30.56%),浅表静脉血栓4例(5.56%)。按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片联合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治疗老年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后抗血栓作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8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切变率、相对血液黏度切变度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PIR)水平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110例AIS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盆炎汤加减治疗盆腔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对患者血液微循环的影响。方法以80例盆腔炎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液微循环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D-D)、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2(IL-2)、白介
目的探讨分析血浆D二聚体联合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8例肺炎患者病例资料,其中非重症肺炎组56例,重症肺炎组52例。检测各血浆D二聚体,重症肺炎组进行PSI评分,观察重症肺炎组28 d内存活者与死亡者各血浆D二聚体和PSI评分,分析联用预测死亡率价值。结果非重症肺炎组PLT、D二聚体低于重症肺炎组,PDW、MPV高于重症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组28 d内存活患者PLT和PSI评分、D二聚体均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及动脉血气分析在诊断急性肺栓塞(AP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80例APE患者为对象,以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D-D、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分析其诊断APE的效能。结果观察组D-D、PaCO 2水平高于对照组,PaO 2低于对照组(P<0.05)。D-D诊断APE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最大约登指数、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900(95%CI:0.843~0.942)、87.50%、86.25%、0.738、1.57
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检测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体积(MPV)及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9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90名老年人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CAP组(46例)和重症CAP组(52例),根据患者30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71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不同组别间BPC、MPV及血清IL-6水平,应用ROC曲线、灵敏度及特异度探讨BPC、MPV及血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及前列腺素E2(PGE2)、D二聚体(D-D)、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临床意义。方法以6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0例肝硬化无SBP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PGE2、D-D、NGAL水平,分析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效能。结果观察组PGE2、NGAL水平高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GE2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AUC、敏感度、特异度、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876(95%CI:0.803~0.9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对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56例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为82.05%(64/78),高于对照组61.54%(48/7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清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为对象,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等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25)、重度组(n=29)。以同期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患儿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炎症指标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四组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