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味觉旅程之特色主食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民俗专家楼望皓曾在《新疆美食》一书中这样描述新疆的饮食文化: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其中沙漠和戈壁占新疆总面积的40%以上。这里干旱少雨,温差大,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在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蔬菜的品种少,数量少的现象,所以新疆形成了以牛,羊肉以及面食为主的饮食文化。
  馕
  新疆人的主食最经典的是新疆三剑客,馕、拌面、汤饭。馕是用吐努尔(馕坑)烤制而成,品种很多,根据加料不同,有油馕、肉馕、奶子馕、芝麻馕、葱花馕等。根据形状不同,有窝窝馕、片馕、厚边馕等。库车的大馕,个体巨大、薄脆,有的馕上面还撒着南疆一种香料,样子很像芝麻,但没有芝麻的腻香,味道糊香中透着一点孜然的味道。哈萨克族烧滚一壶奶茶,放上奶皮子,调成香浓的奶皮茶,把热馕掰开在奶茶里泡一泡,就像奥利奥的吃法,带着奶茶的咸香味混着阳光般面香的馕真是美味,配烤肉吃当然是葱花馕,薄软,放在烤肉炉上烤热后,把烤肉串用葱花馕一夹,把烤肉捋下钎子,烤肉就着馕一起吃,绝了!厚边馕是馕中最适合炒的,把羊肉炒香,加黄萝卜、洋葱一起炒熟,在汤汁醇厚时放入切成小三角块的厚边馕一起炒至汤汁水受浓,这里面的馕便是精华滋味。随着炸制小吃流动车的流行,在炸鸡腿、炸素鸡、炸年糕、炸丸子等品种之外,又增加了炸馕片,炸脆的馕刷上调料酱,香辣好味。火锅店里也有馕,在最后,下馕片,煮的筋筋的,吸足了火锅汤汁,很够味。
  拌面与汤饭的诱惑
  拌面是新疆男人的筋骨,一天不吃一顿,那就等于没吃饭,腿软了,每个新疆男人最期盼的温暖场景是:美丽勤快的老婆,在厨房里忙活着拉面,菜板上,切好的红的是西红柿,红白相间的是羊肉,紫衣白壤的是皮牙子,白的大蒜,绿的是辣椒、芹菜或者豇豆等蔬菜,炝锅,炒菜,案板上醒好的面,在女人灵巧的手指尖变成细圆的面,女人拉面的身形腰直臀翘,性感迷人,拉面在滚开的水中旋转,煮好的面在晾好的水中漂去黏液,变的爽滑劲道,盛在白瓷描画着花卉图案的敞口大碗里,把拌菜浇在面上,拌的时候就香气四溢,满碗吃下,再喝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饱的满足。在人们食量大的年代曾经有一种豪华版的拌面,就是在面和菜上盖了一个煎鸡蛋。
  汤饭是晚饭的经典,羊肉丁炝锅,西红柿炒出红汁,加水烧汤,如果有炖好的羊肉汤那就完美了,将醒好的面剂子拉开,大拇指食指中指用力快速将面捏薄揪断扔进滚汤中,揪面片片片在滚汤中翻滚盘旋,面揪完了,下香菜,一碗酸香爽口的汤饭就好了。到内地出差的新疆女人返程的路上就开始盘算着那一碗汤饭了,一进家门,立即进厨房,先和面,醒上,在醒面的当口,切肉丁,西红柿、蘑菇丁,香菜段,大蒜片,炝锅烧汤,揪面片,然后心满意足,额头鼻尖冒着细细的汗珠,肠胃服帖了,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汤饭除了揪面片,还可以搓成二截子,就是手掌长短的拉面段儿,还可以揪成指节长短的拉面段,叫炮仗子,揪起来比面片更见功底,得有好的手劲儿。
  曾经的老新疆人一天的食谱是这样的,早餐:奶茶,馕,(简单版),如果加上干果,果酱,酥油,就是豪华版;午餐:家常拌面(杂合菜居多),如果加上过油肉,酸辣土豆丝,辣皮子,辣子炒茄子等多个菜式,那就是豪华版了,皇家品级的就是鸽子拌面;晚餐:汤饭。豪华版羊肉汤汤饭,羊肉汤野蘑菇汤饭。
  汤饭还被幽默的新疆人分成了干部汤饭和农民汤饭,干部汤饭是炝锅清水汤饭,而农民汤饭是肉汤汤饭,解释的也很有趣,干部平时伙食好,油水多,所以要素汤饭,农民辛苦卖力,所以要肉汤汤饭,要不没劲儿干活。
  新疆抓饭
  都说东北大米好吃,其实新疆的米更好吃,雪水灌溉,日照充足,颗粒饱满,晶莹如玉,蒸出饭来不就菜单吃就很香甜可口,做成“粕烙”,就是抓饭,更是粒粒分明,油亮剔透,抓饭是新疆独有的美食,传说是一位叫阿布艾利。伊比西纳得医生晚年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不奏效,后来他把羊肉、黄萝卜、皮牙子、葡萄干、米一起加水加盐小火焖熟,就成了美味营养的抓饭,每天吃一碗,食疗的方法居然让他的病好了,而且容光焕发,抓饭用手抓确实比用勺子吃更有滋味,四个手指弯曲,将抓饭拿取适量,再用大拇指捏实,送入嘴里,温度适合,分量适合,稍捏实的抓饭比饭勺舀的松散的抓饭少了空气的缝隙,更香糯,手已经试过了温度,量过了分量,一口刚好,新疆的抓饭根据颜色分黑抓饭和白抓饭两种,白抓饭是羊肉外皮煎的金黄,黄萝卜嫩黄,米油亮腻白,黑抓饭是米色和羊肉的颜色较重偏黑,其中的奥妙其实就是皮牙子,把皮牙子炒的偏焦但不至于糊,皮牙子与葱不同,葱焦了会发苦,但是皮牙子偏焦却透出一股甜香,不但给米和肉上了色,还增了一种特殊的香味。
  根据肉的新鲜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新鲜牛羊肉,风干牛(羊)肉抓饭,根据肉的种类又分为牛羊肉抓饭,鹅肉抓饭,鸡肉抓饭等。新疆的米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吃法,那是菜盖饭,北疆会炒杂合菜,通常是辣子,西红柿,皮牙子为灵魂,随主妇喜欢,想放什么就放什么,洋芋片,芹菜,白菜,茄子等,都可以混合在一起,居然浑然一体,菜汤并不收干,连菜和汤汁一起浇在晶莹的米饭上,一拌和,滋味很足,这是新疆的拌饭。南疆会做炖菜,将羊骨头炒香,和黄萝卜,土豆一起炖煮,炖至汤汁浓稠浇在饭上,满口香。
  各式特色主食
  不能不提的还有包子,烤包子算是新疆的包子代表,分普通烤包子和酥皮烤包子两种,都是放在馕坑里烤制而成,普通面皮皮是脆香的,酥皮因为是油酥皮制成的,所以酥香,吃的时候要先拍拍,酥皮拍松了,层层分明,有了空隙,吃起来口感更好。包子的馅料是羊肉、洋葱、黑胡椒拌制而成,简单而突出羊肉的香味,咬开脆韧的包子皮,里面满是经过烤制高温用自身水分蒸熟的馅料,汁多味美。普通的发面包子中最好吃的是卡瓦包子,即南瓜包子,美味营养,被誉为抓饭伴侣的是薄皮包子,皮薄如纸,晶莹透亮,馅料饱满,轻轻咬开一个小口,汤汁便流了出来,有的人喜欢先吃掉皮,将馅和着抓饭伴着吃,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包子在新疆还有一种炸了再蒸的包子,是一种先用油炸再用蒸笼蒸的包子,包子皮油炸后再蒸过变得油香酥软,风味很特别。
  新疆人也吃馄饨,维吾尔语叫曲曲,在新疆出土文物中就有一千多年的馄饨。馅料是羊肉洋葱胡椒,包好的曲曲,皮薄馅大,用西红柿炝锅加肉汤煮熟,汤酸辣,馄饨馅香满口,用勺吃,一个馄饨一口汤,浑身暖暖的,微微出汗,每个毛孔都很满足。
  新疆那仁饭是古代新疆游牧民族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美食中透着远古的气息,那仁饭在很多哈萨克饭店都有,就是煮好肉,用肉汤下宽面片,装盘时把面片、皮牙子铺在盘底,把煮好的肉放在上面,点睛之笔是最后浇上的那一碗用滚热的肉汤烫熟的加盐的皮牙子汤,咸香味顿现,熏马肉那仁尤其受顾客欢迎。
  新疆人也爱喝粥,普通的有肉汤和米熬制的,有牛奶加米熬制的,很营养,适合老人和孩子。特色的有皇帝粥,这个可是不容易吃到的,制作极其费工费时,光把面做成米粒大小且熬煮出来还有米的筋道,就非易事,肉汤熬煮,放了南瓜,恰马古,咸香美味。还有一种那吾鲁孜粥,类似八宝粥,是哈萨克族在那吾鲁孜节煮的应节食品,先煮肉汤,加入麦仁,米,熬煮成粥,咸甜适口,整碗将春夏秋冬的轮回煮进了粥。
其他文献
5月的一天,艳阳高照,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水磨沟区温泉东路安平路北一巷22号的“祥云斋工作室”。  我是一个书画爱好者,总想收藏一些具有升值潜力的字画,结交一些书画名人。一踏进“祥云斋”的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墨香,一进去,看到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字画,有山水,有花鸟,还有一些书法作品。从他那真诚的态度和质朴的言语里,我敢肯定他是一个谦逊和蔼的人。  李胜林现为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
期刊
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16世纪后半期一个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移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2014年7月,在美丽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一场以“东归”为主题、再现当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怀抱感人故事的实景演出拉开帷幕。  东归盛景感人至深  公元1771年,从中国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
期刊
7月19日晚一场以“东归”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剧《东归·印象》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的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公演。  《东归·印象》共分《回家》和《土尔扈特故乡》两个部分,生动展现了东归历史,还原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沿途历经千难万阻的过程,以及定居后土尔扈特部后裔们目前生产生活的现状。  《东归·印象》情景剧不仅是一部弘扬新疆各族人民爱国爱疆、团结奋进的生动教材,也生动诠释了蒙古族土尔扈
期刊
在海拔近3000米的天山山间盆地,山体自然舒展,高山草甸极目远方。Windows桌面那张开机图片(柔美的绿色大草原)就出自巴音布鲁克。这片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的丰饶之地堪称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这一次我将跟随牧人走进巴音布鲁克,走进土尔扈特人的家园,走进有血有肉的巴音布鲁克。  对于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我心里一直有个谜一样的问题:当年站在步道上眺望远方,蜿蜒的河水闪着金光流向远方到底是
期刊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被列入2012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遗址群位于温泉县查干乌苏山口南麓山前台地草原。方圆7公里范围内,数十座形制相近、规模不等的石栅墓葬点缀在茵茵绿草间;查干乌苏山口处形制巨大的石堆建筑更展示了一个约40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先人留下的“石头迷宫”。  千百年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乌苏山口南麓山前台地草原上,一座座巨大的石堆耸立着
期刊
楼兰王是汉人?  楼兰王是汉人的说法源于北魏时期一位盗墓贼留下的“后遗症”:公元512年,北魏境内发现一块石刻,是一个叫鄯乾的楼兰人的墓志铭,上面刻着最后的楼兰王的世系:“君讳乾,司州河南洛阳洛滨里人也,侍中镇西将军鄯善王宠之孙,平西将军清平凉三州刺史、鄯善王临泽怀侯视之长子,考以真君六年归国。自祖以上,世君西夏”。真君六年为公元445年。比龙为“侍中镇西将军鄯善王宠”,“视”为真达。  很显然,
期刊
巴仑台黄庙位于和静县巴仑台镇老巴仑台沟内,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喇嘛寺院。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宗教法名“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为1887年满汗王的父亲布彦蒙库在位时的建筑,是新疆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  2013年,经过国务院核定并公布1943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共有55处上榜,其中就有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  金秋时节,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新疆最大的黄教圣地——新疆巴音郭楞蒙
期刊
小吃,往往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域的风情,生活情感,甚至历史的印记。新疆的传统小吃中愈来愈少见的当属面肺子和米肠子。  面肺子与米肠子  面肺子和米肠子是维吾尔族最传统古老的美食,维吾尔语叫“欧普盖”与“叶斯普”,指用牛羊的肺脏和大肠做出的珍馐。根据其用料和烹制特点,前者汉译为“灌面肺”,后者意为“灌米肠”。把羊肺和羊肠买回家之后,首先是用清水灌洗。直到粉红色的肺叶血净发白,油肠壁冲洗得一干二净。其次是
期刊
博物馆的起因  2014年6月23日,新疆户外运动与旅行博物馆正式开馆了,这是国内第一个以“户外运动与特种旅游”为主题的博物馆。开馆当天,我们邀请了为博物馆提供展品的近百位户外旅行界的嘉宾,共同见证这一时刻。这一天,也是新疆民间登山家杨春风牺牲一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用这种方式,共同缅怀那些离我们而去的探险英雄!我们也期望通过博物馆中的展品,承载我们“户外人”对户外文化、精神以及理念的寄托,让更多“山
期刊
美国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曾说过:“当我没有戴上丝巾的时候,我从没有明确地感受到我是一个女人,美丽的女人。”当刻板的老板叫手下的白领女职员穿上黑色的工装时,如果脖颈上系一条色彩斑斓的丝巾,再严肃的的面孔也会变得温润起来,风吹过,一天的好心情便随那翩翩起舞的丝巾开始。  丝巾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何时,考证起来比较困难。古文献资料表明,至少在2300多年前的秦代出现在中原地区,我国古代称之为披帛,也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