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尚“虚”论

来源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_s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尚“虚”,体现在“写虚”和“虚写”两方面.诗功好往往体现在“虚写”上.尚“虚”表现在:一、善用虚字,圆活空灵.二、象分虚实,各有所用,作诗取象或虚或实,都服务于创作要旨.三、景实情虚,虚实相生,表现为:1.由景入情,先实后虚;2.寄情于景,由虚入实;3.写景含情,但极微秀.四、修辞新巧,意象虚幻.五、言此意彼,虚实表里.六、言外象外,意味隽永.七、以诗喻理,洞见哲思.
其他文献
科研评价制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行为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高校教师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直接关系着科研评价制度功能的实现.在对18所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医学院本部现实中的科研评价制度与教师最认同的科研评价制度有较大差异,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存在显著的职称和学科差异,生存需求、关系需求和成长需求是影响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建议:充分发挥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在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