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3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1
【机 构】
:
311700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311700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311700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3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1~8 h后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仍未改善的NRDS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由NCPAP改为NIPPV 1 h与8h后呼吸频率、心率、经皮氧饱和度(SpO2)、吸入氧浓度(FiO2)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气模式改为NIPPV后1h,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FiO2明显降低,SpO2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5、4.15、-5.31、5.73,P<0.01).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酸值改善不明显,模式改变前后检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8h乳酸值明显好转,与改用NIPPV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NRDS治疗中,NIPPV疗效优于NCPAP,并能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内感染逐渐增多.做好NICU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对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及NICU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该文分析探讨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并讨论医院内感染的防治对策。
患儿,女,7岁,因“肉眼血尿1周,发热3d”入院.患儿入院前l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无尿急、尿频、尿痛,家人未在意.入院前3d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伴有单声咳嗽,于院外肌注药物2次(具体不详),效果差,故为明确诊治入院.既往8个月前,在外院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直规律口服他巴唑8个月。
第一次查房 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2天.住院医师 汇报病史.患儿,女,10岁,主因"反复发作的活动后喘息7年,加重1年"收住我院心胸外科.患儿于入院前7年(即3岁),春季在花园内玩耍、跑动后出现"呼吸费力,呈点头样,主诉胸口闷,难以忍受",当时在当地医院急诊,给予吸氧30 min,以及普米克令舒1 mg、博利康尼1 mg雾化后,喘息明显好转,当时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发现。
晚期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和足月儿相比有更高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随着选择性剖宫产率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增加,选择性剖宫产和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临床资料显示,选择性剖宫产会导致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主要因为肺液排除延迟,吸收不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浓度稀释,达不到生物学效应,肺泡萎陷.与早期早产儿相比,晚期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往往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我院出生的1 356例体重2500 g以下或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为ROP组(n=208)和非ROP组(n=1148),分析全部早产儿自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筛查眼底改变情况.结果 1356例早产儿中,208例发生ROP
目的 了解新生儿血液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药敏结果,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8例新生儿血培养中分离出的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进行药敏分析,并回顾性分析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血培养采用BD9120血培养仪,沙保罗培养基分离培养,科玛嘉(CHROMagar)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及API20C真菌鉴定板,药敏试验采用FUNGUS3微量稀释版.结果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抗真菌药敏结果分别为5-氟胞嘧啶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皮损特点、治疗方案、护理路径.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35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从发病特点、皮肤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和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在给予敏感抗生素联合抗炎,隔离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的同时,对全身、局部皮肤采取有效的创面护理.结果 35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 葡萄球菌
个体化医疗是指在现代医学理论和理念指导下,在循证医学临床指南指引下,临床医师应用理性思维和经验思维互补对个体患者实行最佳诊治的临床实践.规范化与个体化医疗结合是临床医疗的理想境界.本文简述指南规范化和个体化医疗的辩证关系,讨论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的个体化应用和对完善脓毒性休克指南的思考。
目的 增强儿科临床医生对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STS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2例STSS患儿既往体健,均有发热,1例以咳嗽、气促、呼吸费力为主要症状,另1例主要表现为皮疹、肢体肿胀.2例患儿病情均在数小时内迅速进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抗感染及其他综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女,23 h,因"生后呼吸急促23 h,左下肢颜色发紫5h"入院.患儿胎龄32+3周,因"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Ⅱ型(F2胎儿脐血流舒张期倒置)"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850 g,羊水清,脐带正常.Apgar评分lmin8分(哭声、肤色各扣1分),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