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旅欧支部成员许包野的家书

来源 :红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旅欧支部成员、洋博士许包野的后人,珍藏着20世纪20年代初许包野的6封家信,有的写给父亲、有的写给妻子。这些家书内容丰富,字体雅逸,许包野的人品、人生在信中得以体现。
  许包野,广东省澄海县冠陇乡 (今冠山村)人,1900年5月31日诞生于暹罗(今泰国)华富里一位侨商家里。父亲许锡昌,自小离家赴暹罗谋生,是一个思想开朗、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华侨。母亲吴阿棉,是暹罗人。许包野兄弟4人,他居长,二弟许泽藻,三弟许英藻,四弟许文藻。许包野7岁回国跟随嫡娘,先在家乡念私塾,11岁进县城县立凤山小学,15岁进澄海县立中学,因勤奋又聪颖,考试常名列前茅。17岁那年,嫡娘逝世,父亲按家乡“娶孝妇”的习俗,给他物色了一位贤慧、温顺体贴却没有文化的农村姑娘叶巧珍为妻。婚后,他给妻子改名叶雁蘋 。
  l919年上半年,许包野中学毕业,时值五四运动,他受新文化、新思潮的影响,于是年冬毅然投考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华法教育会”组织的赴法勤工俭学,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20年4月,他辞别故乡,到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习哲学及法律。这年冬,他写信给在暹罗的父亲,告诉父亲法国社会动荡,法郎贬值,生活费用太高,而德国的生活费用较低,科学较发达,打算转到德国留学,要求寄2000块银元,给他兑换马克,作为转学德国的准备。父亲设法筹措,满足了他的要求。第二年,他便从法国转到德国的哥丁根,进入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继续学哲学,并学习了军事学。在这里,年轻的许包野如饥似渴地自学马克思主义书籍,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认真探索革命真理,并积极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组织的革命活动。
  1923年,经朱德介绍,许包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欧支部的一名先锋战士。1925年6月,五卅运动的消息传到德国。中共旅欧支部立即动员全体党员全力以赴,组织广大旅欧华人反对帝国主义镇压中国革命,声援国内五卅运动。许包野响应号召,积极投入运动。他在朱德的带领下,同旅德的中共党员到一些城市和工业区讲演,组织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举行示威集会。6月18日晚,在柏林陶乐珊中学举行集会时,朱德和许包野等40余名中国革命者被德国当局逮捕。3天后,在德国共产党的营救下,他们全部被释放。不久,许包野被驱逐出德国,来到奥地利的维也纳,继续学哲学。他在德国和奥地利都获得了博士学位。
  1926年,共产国际安排许包野到苏联莫斯科,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任教,还兼任过地方法官。他在苏联工作5年多,不遗余力地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贡献。许包野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达11年之久,除了英国没有去之外,几乎所有西欧的国家都去过,懂法、德、意、俄、奥、西班牙等6国文字。
  许包野家信正是留学期间从法、德等西欧国家发出的,不是从东南亚发出,在潮汕是极其稀少的,有着相当的意义。
  第一,信中谈及西欧各国的社会、自然状况,令人耳目一新。“德国的科学,比较法国不坏”;对奥地利维也纳,称其为“智慧的维也纳”,感很新鲜、很欣赏。还有关于自然景象的描写,“里昂已下了两次雪,将来雪满山野成为银白色世界”。时隔90年后的今天,我们从字里行间仍然能感受到青年许包野那一颗热切追求知识、追求文明进步之跳动着的心。
  第二,谈及在法国、德国的生活情况。许包野谈到马克汇率多变,“书信往还必须数月之久,而汇价升跌,几有一日数更”;谈到法国汇率的变化,“儿前将来法的时候,那时法郎的汇价,每元找十五个法郎,设使那时能筹有一二千元以筹法郎,到了现在,岂不是可高枕无忧么?”。说明转到德国留学的经济原因是“马克大跌,所以其生活费较低”。“在德每日只费十二个马克(值不上一法郎),这相去岂不是太远呢?儿现在在法统计每月的费用,至少还在五百左右,而在德则每月不过二千马克(大约不过二百左右法郎),这相差也岂不是太远么?”“如此岂不是相差一倍么?所以儿若过德,则每年的费用便可省俭了一半”;并把在法国、德国的费用列表加以具体比较:每日的伙食费——在法国至少7法郎,在德国则12个马克;日常费用——在法国10法郎,在德国则30个马克。
  第三,许包野要求的是比较高额的学费,是超过家庭经济负担的学费,父亲满足了他的要求,“对儿的读书问题,大人必是许儿自决的”。这充分体现潮人,包栝海外潮人高度重视孩子读书、尊师崇教的观念。
  第四,关于婚姻问题,言辞极为激烈。当时正值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结束、民国建立,政治制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社会经济相应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异。以许包野为代表的留学生知识分子有西方社会生活体验,更加痛恨带有宗族主义色彩、为家庭和宗族传宗接代的需要而存在的传统婚姻制度。许包野的婚姻恰恰是一桩典型的传统婚姻!许包野在家书中多次表露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后悔自己“当初太愚蠢”,痛恨自己的婚姻被包办。在劝说妻子离婚不成的情况下,许包野理解妻子的艰难,他没有休妻,而是希望妻子读书,多给他写信以交流思想感情。他把支持妻子读书作为改善夫妻关系、巩固夫妻关系的办法。他经常给妻子写信,写“小知识”给妻子,帮助她学习。一个博士与一个农妇,天南地北,而且思想文化的差异是天壤之别,怎能长久这样下去呢?妻子劝许包野再娶,以便身边有人照顾;许包野更是体贴妻子,劝妻子再嫁。然而,他没有再娶,她也没有再嫁。“鸿雁相通,蘋藻相依”,他们向往美好的婚姻,他们的婚姻却是一个悲剧。
  第五,关于男女平等问题。许包野期求父亲给钱他妻子去省城读书,目的为“儿实为一生谋完全之幸福,实为家庭团圆美满”。因遭到父亲反对,于是几经书信往来舌战,父亲还是不答应,“儿自来有所请求于大人者,大人总是准许,惟此次为媳妇请求读书事,大人只是始终不许。”最后没有办法,许包野从族兄处借钱让妻子读书,可是此举激怒了父亲,父亲被气得暴跳如雷,讥为“无脸”、“可耻”。“女子无才便是德”、重男轻女的意识在潮汕人民大众中,在东南亚华侨中,其时应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许包野已接受的男女平等,特别是西方尊重妇女、妇女优先的观念相违背,家书中表现出剧烈的新与旧、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碰撞。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国际派许包野回国工作,他从苏联的西伯利亚经黑龙江秘密回国。几经周折,于年底回到澄海县冠陇乡,与阔别10余年的亲人会晤。许包野在家里只住了10天,当他得悉二弟许泽藻在厦门搞地下工作时(许泽藻时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便匆匆辞别亲人赴厦门。为瞒过敌人耳目,他在香港停留了一个多月,才化装成海员乘船到新加坡,再从新加坡到达厦门。此后几年间,许包野历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1935年春因叛徒出卖牺牲。其事迹现在陈列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许包野兄弟在厦门期间,妻子曾和婆婆到厦门找过他们,小住几天。往后就再也没有许包野的音讯,妻子一直找啊找。20世纪80年代,在谢飞等革命老同志的关心下,在地方党史部门的努力下,通过许包野兄弟两人当年在厦门被称为“大许小许”之特征为突破口,多次化名的“许包野”终于有了下落。妻子闻知而年已古稀,随后无言地离开人世。
其他文献
1鸡新城疫鸡新城疫(ND)也称亚洲鸡瘟、真性鸡瘟或鸡瘟,各日龄鸡均易感染。本病是一种以下痢、呼吸困难和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最急性和急性鸡瘟发病时间
1基本做法1.1管理相对人资格及考核记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报检登记簿的运用当管理相对人拟收购动物时,必须向所在地动物检疫报检点申报,检疫员按照报检的规定,审查其主体资格
近年来,中央党史研究室从研究我党的历史的角度,批复确认了江西、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属于原中央苏区的范围,其中包括广东的大埔、南雄、饶平、龙川、平远、兴宁、梅县、梅江
期刊
【摘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十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道建设等诸多措施,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关键词】 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道建设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病毒型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特别严重,特别是种猪。现就一起猪伪狂犬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途中回故地,喜见老房东  天高云淡,风和日丽。  5月7日一大早,陈丕显一行前往江西大余县。约11时30分,车抵梅岭,陈丕显示意司机停车,兴致勃勃地走下车。  梅岭,又名大庾岭,海拔1300多米,地处赣粤交界处,为赣粤两省天然屏嶂,为五岭之首。岭上梅关、古驿道,为古时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隘冲,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陈丕显与项英、陈毅等人一起,在这一带浴血战斗,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
期刊
@@@@谭平山的革命生涯跌宕起伏,国民革命思想及其伟大实践占据重要地位。他是孙中山国民革命理想的忠实追随者,是国民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和维护者。研究谭平
研究了超细粉碳材料经过1160~2000℃热处理其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热处理设备及工艺做了介绍。
草木灰,即各种柴草、木材,如秸秆、禾草、树叶等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在农村非常常见。人们常将其作为垃圾、污物倒掉。其实,草木灰既是很好的土壤肥料,又是高效广谱消毒剂。
母猪配种前应做好各种疫苗的接种,并做好抗体检测,对不能产生抗体或抗体水平较低的猪予以淘汰。初产母猪产前40天、20天各1次,经产母猪产前15天1次,经耳根深部皮下接种K88、K99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