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温婉美丽的“中国第一少奶奶”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xh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央视热播的《金粉世家》和《京华烟云》中,孙宁出演的“太少奶奶”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温婉动人的外表下,那一股天然的大家闺秀气质,深得观众的喜爱。近日,孙宁接受了笔者的独家专访,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绣花识谱,跟姥姥学做大家闺秀
  
  出生在军人家庭的孙宁,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个美丽的小姑娘,白皙的皮肤,大大亮亮的眼睛,笑起来嘴角上翘,两腮现出浅浅的酒窝,人见人爱。
  在家里,由于父母白天上班,小孙宁多数时间由姥姥照看。出身大家庭的姥姥,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好品德,更不乏大家闺秀的素养和学识,灵巧的双手能绣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让孙宁羡慕不已。有一天,还不到5岁的小孙宁趴在姥姥的怀里央求:“姥姥,你绣的花真好看,也教教我吧。”
  绣花要先从缠线开始。姥姥把一个小竹筐放在孙字面前,孙宁立刻被那里面五彩缤纷的丝线吸引了。“真美啊!”她忍不住惊叹。姥姥说:“现在,你要跟我配合,把丝线缠成团,准备绣花时用。”小孙宁认真地点了点头,照着姥姥的要求开始工作了。祖孙二人,在窗前温暖的阳光中,一个撑线,一个缠线团。随后,姥姥又教她描花样、穿针引线、各种针法的技巧……在姥姥悉心的指导下,聪慧的孙宁学会了绣花。于是,家里的电视机罩、茶几垫、窗帘,到处都有孙宁绣的花。这个过程对孙宁来说,是审美素养的启蒙,更是吃苦耐劳、细致精巧的传统女性性格的培养。
  除了绣花,姥姥还识谱,小孙宁时常跟姥姥学识谱、学唱歌,她的音乐天赋很快便显露出来。为了培养女儿,孙宁的妈妈给她报了舞蹈班和乐器班。这一切,似乎都为孙宁日后的发展铺就了一条自然的道路。
  
  包容和善良,是一个好女人的基本素质
  
  上学后,孙宁的艺术才华很快就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学校的文艺汇演、班里的节日晚会,孙宁从来都是主角的不二人选,跳舞、唱歌、演小品她样样拿得起,而且只要她的节目参赛,就没有不获奖的。
  1992年8月,由于父亲转业,全家迁回祖籍哈尔滨。12岁的孙宁顺利地通过专业和文化考试,成了黑龙江艺术学校评剧班的一名学生。有着良好舞蹈基础和音乐素养的孙宁很快成为老师宠爱的“尖子生”。在学校里,她不仅专业成绩突出,更以自己包容善良的性格赢得了师生们的喜爱。
  1992年冬的一天,同宿舍的一个女孩过生日,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喝酒庆祝。这时一位同学冲着平日循规蹈矩的孙宁说“你敢喝酒吗?”大家的目光都转向这个备受老师赏识和宠爱的“尖子生”。孙宁被那位同学轻蔑的口吻激发出斗志,毫不犹豫地说“这有什么难的,喝就喝!”端起那碗酒仰头一饮而尽。很快,她觉得胃里像火烧似的,想呕吐。她跌跌撞撞地走向卫生间,慌乱中撞碎了门上的玻璃。不巧有几位老师来巡查,玻璃破碎声把他们引到了孙宁所在的宿舍。
  在场的几个同学知道闯祸了,不约而同地指着孙宁说:“是她要喝酒的!”孙宁明白大家此时的心态:她是老师的“红人”,如果出面承担全部责任,也许不会受到严重的处分,还为大家解了围。于是孙宁很仗义地承认了。结果事情汇报到学校领导那儿:评剧班的孙宁在宿舍里喝酒闹事,还砸碎了玻璃窗。学校领导又震惊又生气,为了严整校风,决定严厉处分孙宁。孙宁不知所措地打电话回家求助,妈妈立即风风火火地赶到学校,向学校领导求情“这件事的过程我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我女儿的本质不坏,希望领导能从她的前途考虑,不要把处分放在档案里。”
  结果,学校考虑了孙宁妈妈的意见,决定把“留校查看”改咸罚她给学生会拖地一周。这件事过后,那几个惹事的同学都深感愧疚,纷纷向孙宁表示歉意。孙宁一笑了之。在她看来,用自己的劳动代替大家有可能遭受的严重处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结果。
  
  走进《金粉世家》,用真诚打动了剧组
  
  2003年,孙宁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金粉世家》在中央八台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扮演的金家太少奶奶吴佩芳被观众评为《金粉世家》中最漂亮、最有气质的女人,而孙宁从此也获得了“中国第一少奶奶”的美誉。不过说起这部戏的参演经历,孙宁不胜感慨。
  作为中央台的一部大戏,《金粉世家》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可想而知。在选演员阶段,全国几千名演员汇集到剧组筹备处应试。在此之前,孙宁曾经被中戏的一位老师推荐上另一部戏,但由于形象和角色定位不符,没有成功。当时那位老师说:“孙宁,别着急,你的条件这么好,一定会等到适合你的角色。”果然,《金粉世家》筹拍时,老师又推荐了孙宁。
  可是当孙宁满怀希望地来到剧组时,却被眼前的情景弄懵了——剧组外面的空地上,黑压压地站了一千多人,都是来试戏的。眼看着那些女孩个个时髦漂亮,活泼可爱,孙宁想:我能行吗?跟她们比我的优势在哪里呢?生性文静的她,只得坐在一个角落里,等着副导演叫到自己的名字。平日,孙宁就是一个特别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所以,尽管身边的女孩子使尽浑身解数争夺角色,孙宁也只是静静地等待。她唯一自信的是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就会让导演认识到我的能力。
  就这样,孙宁在场外等待着,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直到第三天,来试镜的人几乎都走光了,副导演才终于注意到角落里这个安静的女孩。剧组的其他人都建议导演让孙宁来试镜。这一试,导演当即拍板,由孙宁来出演“大少奶奶”的角色。
  这部戏播出后,孙宁的演技得到了行内人士的一致好评,而那个美丽的“太少奶奶”也深得观众的喜欢。有一段时间,孙宁走在大街上,经常会遇到陌生人上来跟她打招呼“你就是《金粉世家》里的太少奶奶吧,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连孙宁自己都被这意外的收获弄得措手不及。“我红了吗?为什么大家能认出来?”她常常这样问自己或身边的人,而得到的答复是你红了。
  “红了”的孙宁,依然像过去一样,静静的,淡淡的。身为演员,她知道,一部戏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而自己,只是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个演员分内的事。释然一点,顺其自然,把握好现在,才是让自己的演艺事业走向辉煌的唯一途径。
  
  饰演坏女人,在困境中磨练意志
  
  由于在《金粉世家》中的出色表现,孙宁很快被众多导演瞄上,随即,她又出演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何文艳”一角。何文艳不仅自私霸道、玩弄众人于股掌,而且性格张扬,孙宁笑称自己这次是从“刘慧芳”翻身做了“野蛮女友”。与孙宁演对手戏的,从陈道明、胡军到刘嘉玲、袁咏仪,都是影视界的名角大腕,这对初入这一行的她来说是一千极大的挑战。
  那段时间,孙宁每天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努力,绝对不能演砸了。”导演对孙宁的要求也极其严格,每天都提醒她:“好好琢磨一下剧本,跟前辈们虚心请教,要努力、要用心啊。”这样的话让孙宁感到压力更大。到后期拍摄阶段,孙宁感觉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要崩溃了,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情绪越来越忧郁。她常常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发呆,不想吃饭,也不想和人说话,压抑到极点的时候甚至会冒出自杀的念头。看到她这种表现,身边好友提醒她:“孙宁,你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
  孙宁从没想到自己会和这种病联系起来,可是听了朋友们对这种病症的描述后,她觉得确实有点像。好在戏很快就拍完了,孙宁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在朋友的陪伴下去看了一位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和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孙宁才逐渐找回原来正常的生活状态。
  现在回想起那段灰暗的日子,孙宁还是觉得有些后怕。但有了这段经历,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困难不一定是坏事,做演员这一行,经历越丰富,演出来的人物才越有底蕴。以前我是在没有经历的状态下,把一位太少奶奶演得美轮美奂现在,我更懂得在人物的内心下功夫,更知道如何揣摩人物的命运和思想内涵之间的关系,所以,再演少奶奶,我相信能更出彩。”
  果然让孙宁言中了,在《京华烟云》中,孙宁又一次出演了“大少奶奶曼妮”这一角色,虽然戏中有赵薇、陈宝国等名角出场,但孙宁的戏却扎实厚重,在星光的掩映下,自有别样的风采。而孙宁,也在生活和事业的道路上,为自己,也为观众,留下了一个个坚实而沉稳的足印。
其他文献
第一眼看到这种甜品,她就喜欢上了。饮食杂志精美的铜版纸上,放大的提拉米苏,形状和色彩就如一块特别精致的长条小蛋糕,面上铺着一层细细的咖啡粉,那种质感和芬芳仿佛扑面而来。“提拉米苏是意大利常见的餐后甜品,主要原料是手指饼、芝士、咖啡粉和糖。原文是意大利语,英文翻译为‘take me’,中文就是‘带我走’,皆因其为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品,虽然口感醇厚香甜,但在把美味享受带走时,也会把现代人担心的高热高脂
期刊
2005年11月28日,川北某县第一中学住宅区传出爆炸性新闻:退休女校长左修华在卧室里残忍地杀死了同居男友。这个消息立刻轰动了整个县城。    婚姻两次触礁,情感屡屡受挫    1974年左修华以优异的成绩从甘孜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来到这个县城的一所小学任教。到校不久,左修华被州政府选去搞接待活动,美丽动人的她往大厅里一站,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来不及理会周围人的指点,左修华被某局局长的儿子朱志德
期刊
和一个朋友去逛街,路过卖鞋的柜台,她试了一双鞋子,一脸的幸福,竟然舍不得脱下,坚持要把它买下来。我看了看标价,尽管打了不少折,价格还是不菲,再看看那双鞋,实在是普普通通,平淡无奇,心想有钱人的品味真奇怪。  我走到一边去试自己中意的鞋子,她看着我左一双右一双地狂试,说,你挑的怎么全是尖头的高跟的,穿起来多累人啊。我说我花了那么多钱,当然希望买一双使我亭亭玉立的鞋子啦。  朋友说,一直以为你挺潇洒的
期刊
工作、生活中的失意总会侵袭他,你发现他并非你想象般坚强。而你不小心流露的失望情绪又最容易伤害到他。心理专家说,抑郁症都是由情绪低落引起的。你希望爱人健康、家庭和睦美满,那么你需要如何做,才能帮他走出失意的困境?    严青——他的信心是我找回的    去年春节过后,由于人事上的种种原因,老公从单位辞职了。我没有埋怨,而是积极地帮他在网上发求职信。每接到面试通知,我比老公还兴奋,帮他选服装、配领带、
期刊
2005年3月14日,成都华西医院被众多媒体包围,19岁的花季少女罗玮毅在爱心与孝心的碰撞中,勇敢地作出了一个感动中国的决定:自愿无偿为陌生人捐肝。她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人体器官移植史上首例既非血缘又非亲属的活体器官捐献者,用善良和无畏演绎了人间真情大爱!    天降厄运,农妇身患绝症盼救助    1986年10月29日,罗玮出生于四川广元市苍溪鸳溪镇,尽管家境贫穷,但善良的父母给了她一颗善良的心,打
期刊
在卫青看来,红颜知己就像素食,外表和荤菜一样色艺双全,味道却清淡平和。面对素食,不会有面对荤菜风卷残云大快朵颐的冲动。  卫青和孟苇结识的时候,一个曾经沧海,一个千帆过尽。两人都自以为割去了爱情的扁桃体,从此不再发炎,于是不约而同地把关系定位在“知己”,相安无事地维持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般松散的联盟关系。  他们会见的地点多选择在功德斋素食馆,在吃遍荷塘月色、黑椒墨玉、毕加索阳光等招牌菜后,孟苇喜欢
期刊
(一)    儿子两岁的时候,有一天我问他:“你说说妈妈长得怎么样。”儿子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妈妈长得很漂亮。”接下来我又问爸爸长得怎么样,他边玩玩具边说:“爸爸长得真不容易。”我一听就乐坏了,他爸爸那样儿,瘦不拉叽的纯粹一巩汉林第二。一旁的小保姆忍不住下了个经典的评论:“都说小孩说话有准,今天这不叫准,这叫神!”  有一天,儿子正在听音乐,刚买回来关在阳台上的公鸡很响亮地叫起来。儿子兴奋地在屋
期刊
他的家一贫如洗,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离家出走,弟妹需要人照顾……13岁他就挑起了生活的千斤重担,一边挣钱一边求学。如今,他带着妹妹上大学。    3岁扛起生活千斤重担    1982年,洪战辉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洪庄村。父母、弟妹和他组成的家尽管生活艰苦,但也平静和温馨。  然而,1994年8月底的一天,天降不幸,洪战辉的人生之路从此急转弯。  那天中午,洪家发生了一件震惊全村的事:一向
期刊
竹炭专卖店经营是新兴行业,不少人看好它的发展前景,勇于投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王军属于后者,他的故事折射出目前我国竹炭市场的某些现状,同时也给人们提了个醒:老水手也有被海水“呛”的时候。    激情还乡捕商机    王军,30多岁,为人随和,与人交谈时嘴角永远挂着微笑,流露出豁达与自信。这位来自浙江宁波的商人,多年来一直在桂林做服装鞋袜生意,几乎从未失过手。  2004年5月的一天,他上网偶尔
期刊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世人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神六"飞天的前几天,就在飞船发射架前,有一对新人举行了婚礼,这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自1958年建成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特别婚礼。两位新人都是常年驻守在基地的一线航天工作者。而月老,就是"神舟"航天飞船。  "能在发射塔前披上婚纱,真的很幸福!"新娘——来自上海航天局801所的化验分析师王蕾说。   今年29岁的王蕾,出生在上海的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