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牛”为什么看起来有点“熊”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月前,还没有人怀疑当前的“牛市”和这头“牛”会继续走下去,虽然投资者也做好了市场会调整的准备。但是刚刚过去的一周,人们甚至开始议论牛是不是已经变成了熊。乐观者不再乐观,悲观者也不愿意就此承认“牛市已经远离”。人们在对未来预期完全不确定中忍受煎熬。
  但我们仍然相信这是一头“牛”,只是,这头牛现在看上去确实有一点“熊样”。
  对“牛市”保持基本不变看法的理由首先仍然来自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并未发生改变的基本判断。
  今年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问题不大。2008年四季度、2009年一季度连续两季经济增速大幅回调后,全年经济增速仍被回拉到8.7%。在看到经济这样的“V”形反转后,还会有谁怀疑2010年中国经济成长9%甚至更高的结果呢?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9%,高出此前预测的8.7%。
  其次,市场越来越担心资金面趋紧的问题似乎有被夸大之嫌。这里我们提醒投资者注意,当前广义货币(M2)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到2009年12月末,其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8%,市场普遍预计2010年年末其余额将达65万亿元。
  从M2近十年的表现看(见表1),在中国经济体内流转的货币绝对数量一直在增加。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过缺钱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货币减少的时候。
  在谈论资金面问题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储蓄搬家”这个现象(见表2)。2009年4月起,居民存款新增额开始急速下降,由3月的5699亿元骤降至1117亿元;7月居民存款新增额出现负值,当年7月、8月和10月,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下降66亿元、800亿元和2507亿元。总体来看,今年储蓄搬家现象仍有望持续,而且对于股票市场带来的流动性规模还可能超过去年。
  所以从资金流转的现象上来看,我们认为股市的涨跌,不是因为货币政策收紧了或者放松了。在过去十年中,货币政策既有收的时候,也有放的时候,而真正影响股市牛熊的因素,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是人们对资本市场的兴趣,或者说是投资者由于对这个市场更看好、更感兴趣,从而决定人们宁可选择投资而放弃储蓄。
  在讨论这个话题时,其实有一个非常困扰我们的问题,那就是究竟是股市的上涨让人们更愿意来此投资,还是因为人们增加了对股市的投资从而推动了股市的上涨。我们现在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相信,中国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倾向于相信投资的收益高于储蓄的收益。
  第三,中国的上市公司业绩在未来一年将肯定继续增长。尽管有关中国企业业绩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争议不会消失,而且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又确实存在着大量的“坏孩子”,但作为发展中的经济体,这些问题又何尝不是正常现象。健康的企业和健康的经济本身不就是发展后的结果吗?
  就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业绩而言,半数以上公司业绩预增,且高增长、高分红成为主流。在2010年,金融、地产类公司的业绩增速依然可以保持20%的增长,六大新兴产业也将成为调结构的最大受益者。
  从市盈率来看,目前约在24倍,当年报公布后,可以确定的20%的整体业绩提升,将大大改善市盈率状况,使其下移至20倍左右,历史地看,这个市盈率在A股市场的估值并不高,相反还有些偏低。
  支撑我们对“牛市”的信心之余,我们还是要提醒投资者,当这头“牛”在镜子里审视自己时,它看到的形象不完全取决“镜子”,还取决于它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一系列的利空因素容易让人们模糊自己的判断。是的,银监会要求控制信贷增速,央行在考虑货币政策转向,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重压下也积极表现出打压房地产价格的决心,甚至连曾经赞叹“中国力量”的美国华尔街也频频发出“做空中国”的言论,他们担忧中国等新兴市场的资产泡沫正在累积,破灭之日近在咫尺。
  人们有理由担心,也会对自己的判断做出修正,甚至很多人已经开始了行动——卖空自己手中的股票。
  此时,我们特别想请投资者冷静,那头“牛”是不是还是“牛”了呢,还是它真的已变成了“熊”?如它还是“牛”,我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判断过于草率,从而把这“牛”卖成了“熊”呢?
  市场总是正确的,因为市场除了构成市场的客观因素外,它也包含了所有的主观因素。我们自己就是那头“牛”,哦,当然也可能是那只“熊”!没有人可以比自己再聪明了,不是吗?(孙斌整理)
其他文献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私募、公募、保险基金纷纷准备入场,银行自然也不愿错过这场盛宴,许多银行理财产品开始瞄上并紧盯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  的确,高达50万元的股指期货开户资金门槛,将A股九成多散户拒之门外。对于未符合市场准入的投资者来说,除了购买基金,参与银行挂钩股指期货的理财产品似乎也是间接投资的一个不错选择。    商业银行备战股指期货    早在2008年,股指期货套利就曾是众多理财产品追捧的一
期刊
“你的车险今年办理了吗?”每到岁末年初,车险保单快要到期时,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有车一族总会接到各家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推销电话,有时电话频繁得让人十分反感。  在不少有车族看来,车险就是“麻烦”的代名词。城市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防不胜防,除了必备的交强险之外,商业保险不可或缺。但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车险产品大同小异,且哪家保险公司做得最好目前并无定论,无形中增添了车主的选择难度。  其实,如果对各保险
期刊
智能手机正在颠覆手机市场的格局,它的出现让传统手机陷入危机。苹果iPhone去年在中国大获成功,让包括PC厂商在内的各个产业链意图获利者不约而同地将智能手机战场选在了中国。  搜索巨头谷歌计划将第一款“超级”手机Nexus One今年3月份左右在大陆推出,其在中国香港的全部购机费用在3850元左右,但在国内水货市场,这款手机的报价已经达到了5000元左右。全球第二和第三的PC厂商戴尔和宏碁都已正式
期刊
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导师,同时也是经济思想史大师,他曾这样描述《国富论》:“它是一个伟大时代的最好见证”。1976年,《国富论》问世200周年之际,科斯(Ronald Coase)发表著名演讲,赞美“《国富论》是一个伟大心灵对一个伟大时代的感受。”  读《中国的经济制度》都会想起维纳和科斯对《国富论》的精彩论断。如果说43年前张五常的《佃农理论》是中国制度变革的
期刊
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如果成真,其计划在国内推出的Nexus One智能手机肯定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无论是老牌行业巨头还是智能手机领域的新贵,都无法忽视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和手机市场。对消费者而言,移动办公、电子消费等也将由于智能手机变得更加轻松    iPhone 3GS   市场价:5000元左右  上市日期:已上市  从造型上看,iPhone 3GS还是秉承了iPhone 3G的经典设计,时尚的
期刊
年伊始,互联网搜索在中国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百度“被黑门”与IT名人李一男的离职给百度带来了多种猜想和假设,而谷歌的“退出门”则引起了广泛争论。  1月13日,就在市场热议前一天百度被黑,猜疑谷歌会采用何种营销策略来说明其技术稳定性并从百度手中争抢客户的时候,传出了谷歌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关闭google.cn和中国办公室。最离谱的是在声明中,谷歌指出由于其Gmail邮箱遭到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和
期刊
在“9·11事件”中,美国通信设备几乎全线瘫痪,但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切尼的手机成功地进行了无线互联,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关于灾难现场的实时信息。切尼的黑莓(BlackBerry)手机由此名声大噪。美国国会因“9?11事件”休会期间,就配给每位议员一部黑莓,让议员们来处理国事。  据说,美国国家安全局官员曾要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自宣誓就职当天起,停止使用黑莓手机,但遭到奥巴马的拒绝。这位黑莓的粉丝总统通过
期刊
差不多30年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超越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发生于一个那么庞大、人口那么多而又是那么复杂的中国,近于不可置信。在很多不利的困境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持续了那么久,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见到的经济奇迹。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自1980年起,中国真是个经济奇迹。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高举中国香港的经济奇迹,因为人口上升了10倍而人均收入还有可观增长。然而,香港以
期刊
“这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数字信息时代,在未来经济成长中,数字信息所扮演的角色将远远超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地位。”华尔街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安迪?凯斯勒(Andy Kessler)近日在《华尔街日报》专栏中说道,他甚至建议,应该放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铲子”,更关注高科技创新领域的投机机会。  在智能手机、网络视频、GPS导航大行其道的今天,如同以往对芯片行业的分析一样,凯斯勒再一次“拨开迷雾”,意识到科技在知识经
期刊
行货币政策紧缩的力度和速度,超出了绝大多数市场观察人士的预期。1月12日,央行突然宣布将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而使得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至了16%的水平。  以目前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60万亿元来计算,此次上调将冻结的资金规模达到3000亿人民币。准备金上调之后的第一个A股交易日,上证综指以大跌3%来迎接此消息。  目前国内经济中的两个主要风险,应是促使央行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