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背后的故事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五种故事当中,必有一种说中你。

第4种故事:缺乏动机,不愿意做


  妈妈叫萱萱帮忙丢垃圾,已经叫了三次。每次萱萱都说“来了”,可说完后,继续捣腾桌子上的玩具,半天也没有要动身的意思。妈妈急了,一把把玩具抢过来,扔得大老远。萱萱这才慢腾腾地站起来去丢垃圾。
  为什么父母的要求合理,孩子也有能力,但却不愿意、不想做?这涉及动机问题。有的孩子会明确问“为什么要我做?”有些孩子嘴上不问,但心里同样不满。他们不喜欢,所以用拖拉来抗拒。拖拉现象,其实是孩子在用行动抗议。
  发现这种现象时,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否有问题,适时做出调整,想办法把“应该”“必须”的事情变得有趣,让孩子愿意做,乐意做。

第5种故事:“好吧”未必就真的好了


  有一个7岁女孩,因为挑食,比较瘦弱,肠胃消化也不好,妈妈决定给她看中医。疗程中要针灸。性格内向的她,出门前种种磨蹭,若遇上妈妈因事取消一次,则高兴得直蹦。但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还是坚持把10次针灸都扎完了。哪知道,最后因为针灸的原因,小女孩竟然晕针了。
  拖延行为中显示的情绪不清晰、不激烈,所以常常为家长所忽略。
  当家长讲完道理,孩子懒洋洋地拉长声说“好吧”时,家长不要以为真的好了,一定要追问孩子:“你听起来并不乐意,能说说原因吗?”如果家长不问,装没听见,后面的结果,十有八九是孩子不好好做。
  当孩子反复用请求、用讲条件、用嘟囔等形式表达不愿意时,家长就更要重视。
  只有识别并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家长才能够与之进行更好的沟通,真正解决拖延问题。
其他文献
每年的盛夏,一大片小小的向日葵卯足了精神,在日益强烈的阳光下欣喜地等待着开花。它们天天对着太阳公公笑眯眯,努力地吸收阳光的能量,让自己长得高高的,大大的。只等着到时间,自己的内心越涨越满,然后“噗”的一声,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可是就像世界上总有怕水的鱼、恐高的小鸟、不喜欢吃鱼的猫一样,这片向日葵里就有一朵不想开花的向日葵。  “妈妈,我不想开花。”他对妈妈小声嘟囔着。  “为什么呀?”妈妈很好奇
很多家长都知道,两岁以前最好不要给孩子喝果汁。    那为什么吃水果就行?  因为果汁和水果比起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甜了,即便是你自己买水果鲜榨出来的果汁,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完整的水果中存在大量的纤维素,会让人有饱腹感,吃不了太多。而且当糖分附着在纤维素上时,人体不易消化,直接排出体外了。所以吃完整的水果肯定吃不过量。  果汁则不然,完全不含纤维素,成分除了一些非常少的微量元素之外,99%以上都
奶奶让小慧帮忙分一下胡萝卜,小慧就按颜色分成三堆,还围成一个好看的爱心圆圈。  奶奶笑著摇头,说:“不对,我要每一堆的胡萝卜一样多!”  你觉得小慧应该怎么重新分一下呢?
阿啾今天一直不停打嗝!  要找到它最怕的东西,听说惊吓可以止嗝。  阿啾最害怕洋葱了。  啊!救命——  誒,我好像不打嗝了!  但是,其他小朋友们开始都打喷嚏了。
紅、绿、蓝三色轨道弯弯曲曲,绕来绕去。每一条上面都串着五颜六色的滑块。  园园想知道哪一种颜色的轨道上滑块最少,结果数得眼花缭乱也没数出来。你能帮帮她吗?
小美在家舉行生日会,获得邀请的好朋友们每人送了一份礼物给她。  请你推断一下:小美一共邀请了多少位朋友来家里玩?
朗朗妈最近烦恼不已,因为3岁多的朗朗老是跟大人唱反调。叫她吃饭,她偏要守着动画片看;晚上出去散步,她一定要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叫她回家,她却非要玩到街上没有人了才回家……  很多家长不能理解,为什么乖乖儿女竟突然变得如此执拗,不讲道理了。其实,这是3岁左右孩子的一个典型特征。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而且“不可逆转”。在他做某件事情前,他的头脑中会形成预先的“设想”,如果有人打破他的设
情景  “谁流这么多鼻血呀?”公共厕所里,看到废纸篓里的卫生巾,女儿惊讶地问妈妈。以前,妈妈每次都小心地收好卫生巾,女儿自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宝贝,那是月经。女孩长到10来岁就会来月经……”“那会不会疼啊?”女儿担忧地问。“当然不会,妈妈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月经,你见妈妈疼过吗?”  情景  妈妈给女儿洗澡,女儿摸着圆圆的肚子,问:“我的肚子怎么这么大啊?是不是怀孕了?”妈妈“噗嗤”一声笑了:“小孩的
小豬们围在一起,正在玩“挤堆堆”的游戏。请你数一数,这里总共有多少只小猪?
孩子每跳一次,膝盖所受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3。  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但运动不当或是运动项目不合适,不仅不利于锻炼,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数据表明,运动导致的扭伤和拉伤、骨折、割伤和擦伤以及脑震荡,在医院急诊中最为常见。与此同时,另一种长远的运动受损也逐年递增,那就是“运动过量受损”。专业训练?小心大脑损伤  国外视频网站上有位儿童健身达人朱利亚诺,7岁时已经能举起2倍于体重的重量,拥有倒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