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园地,连接单元,观照体系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33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比较局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语文是小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学习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身观点、想法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园地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衔接、总结、巩固的作用,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因此,教师要重视每个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把握单元重点,抓住单元特色,注重整合单元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立足园地,激发学习积极性
  作为教师,应该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局限于教会学生识字、写字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呢?作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小学语文每个单元的主题都不同,但又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单元看似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又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根据单元主题组建兴趣班、开展单元主题活动、辩论赛、演讲赛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了。因此,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创新教学模式,立足语文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主题是“感受自然”,通过对不同景色的描写,体现大好河山的魅力。《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草原儿女热情迎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充分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宗璞的《丁香结》一文将丁香花描写得美不胜收,人们透过文字就能够感受到丁香花的美。第三课是三首古詩词,分别描写了建德江、望湖楼、黄沙岭三处景色。其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最后一课是《花之歌》,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描写了花的美丽,写作手法令人耳目一新,让人读起来更加亲切,有种花香扑鼻而来的感觉,似乎自己也是大自然中的一朵花,于天地之间绽放着美丽。由此可见,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写作技巧的。教师讲授本单元时,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并结合《丁香结》《花之歌》中的哲思内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本单元通过不同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七律·长征》描写了红军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狼牙山五壮士》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跳崖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开国大典》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描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的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最后一篇课文是《灯光》,光是希望,是期盼,也是祝福,文中的灯光是指郝副营长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本单元的主题是回顾历史,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相关文史学习活动,如组织“我熟悉的革命英雄”演讲比赛、播放革命电影的精彩片段、举办游览革命圣地的影像展……帮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归纳总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归纳、总结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讲授完一个单元后,教师一定要将本单元与之前讲过的单元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回顾一遍,这样既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又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
  讲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练习写作出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草原》一课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悦”“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丁香结》一文是这样描写丁香花的:“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许多花形成一簇,许多簇开满一树”。而《花之歌》里这样描写的:“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这些都是本单元优美的语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修辞手法,带领学生探讨这种描写方式的作用,再让学生仿写大海的美是什么样的,田野的美是什么样的,小区里的樱花、玉兰花的美又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仿照教材中的文章描写自己熟悉的景物。
  此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的运用、写作技巧等进行比较,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可以将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三首古诗词与《花之歌》《草原》《丁香结》相比较,我们从中发现作者只用了简短的语言就描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讲授古诗词时还要为学生拓展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介绍等内容。古诗词注重押韵,不仅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着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而现代文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三、整合主题,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知识体系的构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使他们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阅读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很大的作用,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狼牙山五壮士》、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三篇文章都是描写人物的,第四单元的几篇小说也是在表现人物,教师可以将它们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狼牙山五壮士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闰土的外貌描写,伯父幽默的语言描写等,再结合语文园地中的“语句段运用”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章体裁多样,有散文、记叙文、小说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对比。例如,小说《桥》中短句的使用体现了形势的紧迫;小说《在柏林》含蓄的结尾,意味深长;散文《丁香结》中“形散神不散”的描述。还可以将各单元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例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三首描写景色的古诗词,第六单元也有三首描写景色的古诗词,教师就可以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习了第六单元,又复习巩固了第一单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这几篇文章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
  总之,归纳总结能够突出教学的主旨,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整合主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研究课程内容,丰富自身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   西工大锦园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下面我将结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这节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设计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片段1】  1.播放动画,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部落的牧牛人出去卖牛。一个男子上前问道:“你的牛多长啊?”牧牛人说:“我的牛8个手掌长,您放心,长度肯定没问题。”那个男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小学阶段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重在启蒙学生的道德情感。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为学生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奠基。  《“
期刊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实施调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以及在音乐实践中的参与态度、程度等。通过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进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语数外等主干学科,音乐课常常被挪做他用,因此导致学生对音乐学科评价漠不关心,甚至是不屑一顾。近年来虽有改变,但依旧不尽如人意。很多省市对音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传统学科,担负着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任务。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只有充满灵动思维的数学课堂,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主动学习,进而发展思维能力。  一、借助有效提问,启迪学生思维  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怀疑,激起人的探究行为。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
期刊
2021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架梁立柱的关键之年。西安高新第一小学东校区将教育高质量发展视为生命线,在教育改革方面下足了力气。学校2017年建校以来,以“大小课”课时改革、“数学+”改革、学科融合和全过程课程体系构建四部曲为路径,搭建了独具特色的改革体系。  一、“大小课”课时改革:向课时改革要效率  (一)现状观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越减越负  建校初,我校秉承“以爱为底色,为学生办学”的理念,要
期刊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说:“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对第一学段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
期刊
一、抓住关键时期,让党史教育有高度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但受制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要想面面俱到、全面展开百年党史教育是不现实的,而且面面俱到也可能会使党史教育变成简单的说教、苍白的表述、空洞的结论,难以达到真正感染学生的目的,也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也无法让他们生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对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认同,更无法实现党史教育的目的和价值。
期刊
作为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特点,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资源这一重要载体,让革命文化资源成为“跨越百年的红色对话”的桥梁,让学生在生动感人的革命文化教育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一、立足课堂,让教材述说
期刊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有适量的练习作为支撑,因此小学数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习题资源,习题已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习题的教学,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会解答”,而且还要丰盈知识的建构过程,深挖其中蕴含的思考价值,从“会解答”走向“会思考”,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在问题解决后还要继续前进,发展学生的思维可能是更贴切的做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对教材习题教学的思考
期刊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指五四运动以来反映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因此,统编版教材中增加了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分量,从人教版的33篇增加到统编版的41篇。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很多教师都会被课文所彰显的强烈情感所震撼,容易忽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导致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语文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