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大三的脚上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大三的人了,说这话的时候,离开大三的结束只剩一个多月了。说起时间,我不会再像大一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地故作伤感。也不会像大二时在缺角的稿纸上写下自诩为新新人类的诗句:“时间是夹在手指间的香烟/诱惑着我们的嘴唇/漠视着我们的青春。”大三的人本分起来了,变得老成多了,说到时间,会用两个字来表达内心的感想,那就是“快了”。
   我不经常逃课了,我知道,大三一过,到大四上课的时间少之又少了。大四要忙于找工作,哪会像现在这样多的时间来上课,就算上课,心哪能静得下来。这样想来,现在坐在教室里听老教授们传道、授业、解惑真是太幸福了。想到毕业,想到小学时上的《最后一课》,心情不免有些悲伤。但是,其实只有当自己一个人忧郁又孤独地怔望远方的群山时,或是睡了懒觉急匆匆往教室赶时,又或是看到大四的学长们拖着行李箱离校时,这种渴望好好读书的念头才会不由地闪现在脑子里。当思绪被拉回到现实课堂里的时候,刚听老师讲了几点内容,就恢复以往的好动了,和坐在身边的同学说话,给远方的朋友或家里写信,看书店里租的小说,要不就拿出手机不停地发短信。我想这种上课的情形,当自己走过大学生活之后,在记忆里也会留下一种青涩的美丽吧。
   该考的证书还有几本没考出来,社会实践也很少,大四的时候要作自荐书,到时真不知道自己该拿什么去毛遂自荐。人家可以在自荐书里放很多证明自己优秀的东西,像英语和计算机的过级证啦,像奖学金啦,像社会实踐的简历啦等等,菜单一样可以开出一长串,而自己相比之下就够“穷”了。我和大四的学长们相处时,听他们讲到找工作时的辛酸,心头会涌出很强的危机感。交了这么多年的学费,读了四年大学要是连工作都找不到,那就太丢人啦。
   食堂的饭菜是不吃减肥药就可以使身体瘦下去的那种,一年到头不变的饭菜把人都吃成厌食症了。医务室的医务人员看病越来越像搞科研的了。图书馆的图书越看越薄了。而电脑的面孔也越看越觉得是一面“照妖镜”,想想那些个蓬头垢面的通宵有些自豪。大一、大二的单纯、放纵和自负的学习生活,自己是从厌倦走向反抗了。人到大三是找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时期,如果在在这个关键时期还依旧不节制地放纵,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那么毕业时的痛苦是会将大学的记忆涂满灰色的后悔。
   大学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美丽和遗憾,“拥有时我们淡然处之,发现逝去时我们有多少人会欣然视之?”教授的话振聋发聩。学习要一种态度,生活要一种态度,人生的理想要一种态度,面对大三的逝去同样要一种态度。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每位大三的人只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回首过去的大学生活,在友情和爱情的领域都受过或轻或重的伤,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依然像雾一样难以消散,但是我觉得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构成了大学的生活的完整,所以,我明白,有些痛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解读是值得的。我在大学这三年走得很真实,很投入,很理想,很个性,这是符合自己的成长规则。我应该要感谢这三年里帮助过我的人,当然也要感谢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大学三年,回首之中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让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写在大三的脚上,对自己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作一次反省的小小总结,不是为了感伤的怀念而追述,为的是把鞋里的沙子倒出来,然后把鞋穿好,把鞋带系好,以更有力的步伐理智地走向大四。
   走过大三,我怀揣阳光般的梦想上路。
其他文献
刚到美国,我对美国式的“助人为乐”还颇有点不习惯。无论是在耶鲁大学的校园内,还是在纽黑文市的岩石山上、市郊的海滨,每当先生取出相机给我拍照时,总会有路过的美国人热心地问一句:“请问,需要我帮你们照张合影吗?”他们会拿着相机咔嚓咔嚓连拍若干张,生怕没有帮我们照出满意的效果。  他们怎么就知道我们希望合影?我们甚至没有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他们呢!比我早来美国半年的先生微笑着说:很多美国人就像活雷锋,对他们
期刊
如果把演讲比作一道精神大餐,那么,听众作为美食家,既要品“味”,又要观“色”。因此,演讲者应当成为技艺高超的烹调师,不仅要善于给演讲加点“味”,而且还要长于给演讲增点“色”。这样色味俱全的佳品,才能让听众既养胃爽口,又赏心悦目。    增点“气”色    演讲的“气”色,是指演讲者的态势语言和有声语言透示和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感情色彩。给演讲增点“气”色,就是要让你的演讲充满正气、勇气、豪气和大气
期刊
上个星期,公司员工张东因为上班时间接打电话被车间主任雷涛逮了个正着,被扣一个月的奖金。  这天,因货未及时到达车间,员工们便忙着处理自己手头一些先前落下的活儿。这时,王小刚四下瞅瞅,见主任不在,忙掏出手机拨给他刚交的女友。谁知,正当他聊得起劲时,主任已经站在了王小刚身后。  主任用力拍拍王小刚的肩膀,很严肃地对他说:“你怎么也像张东一样上班时间打手机,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呢?”  主任的声音虽然不是
期刊
2007年7月18日,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第四场网络辩论赛在南开大学和厦门大学之间展开,上半场辩题是“网络语言会冲击(丰富)中国的语言文化”。正方是南开大学,观点是:网络语言会冲击中国的语言文化;反方是厦门大学,观点是:网络语言会丰富中国的语言文化。厦门大学最终胜出。  辩论过程分开题立论、一对一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四个阶段,自由辩论阶段最能展现辩手的风度和团队的配合精神。下面以自由辩论
期刊
人吃五谷,即使先天“底子”再好,也难免患个头痛脑热,或打针吃药,或住院治疗。可以这么说,一辈子不生病的人几乎没有。如果生病,自然有亲朋好友前来探望。既然来看望了,便有话要说。不过,有话可得“好好说”,说得好病人笑,说得不好病人跳,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前些时,不知什么原因,我的腹部忽然痛起来,急匆匆赶到医院就诊,被医生“留下观察”,住了几天院。住院期间,我亲眼见到两位探病者不同的谈话风格,导致了
期刊
公安民警无论是严格执法中,还是热情服务里,都少不了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靠巧语攻心,或能扭转局面、化险为夷;或能解除疙瘩,消除矛盾;或能以谋智取,落实案情。    一、巧言相告,点拨对方    公安民警为挽救涉案人员巧妙地讲明对方处境,指明对方的出路,促使其权衡利弊,弃恶从善。  2004年1月4日下午,在湖北省汉口长丰路,一个小偷作案时被人发现。群众围追堵截,逼得他走投无路时,这个
期刊
版主温馨推荐:博主雅慧,北京人,神采飞扬的感性美女,嗜书如命,爱字如己,喜欢在旅行中发掘给心灵震撼的点点滴滴,现在知名公共关系机构做PR。曾经为爱驻扎上海,生活轨迹记录在她的青春纪念册中。对于她而言,和人打交道,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文字打交道,可以留一份不变的温柔藏在回忆中。    Wish you live well——  To one of my best friends in Sha
期刊
忽然间成了夹心饼    容貌清秀娇柔的乔蕊,在学生时代常被男孩视作“白雪公主”。可她温软外表下,一直都潜伏着好强之心。毕业才四年,她已经换了三份工作,前两份都是她自己为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志得意满炒掉了老板。  而目前这份工作,虽然同样经历笔试、面试漫长艰辛的过程,但还有一个看起来相对广阔的发展前景,除了代理品牌全是提起来响当当的名牌,连办公地点,也位于黄金地段的甲A级写字楼,加上送去国外免费培训的
期刊
众所周知,郑渊洁是一个童话大王。可是他却自称是著作等身的“文盲”,因为他只上过四年小学。他写的童话并不比国外的什么《哈利·波特》差,只是缺少《哈利·波特》那样的推销手段,据说这项工作他正在做。他的脱口秀《郑氏胡说》和《郑在播出》非常火爆,屡屡创下不俗的收视率,他却说他有些自闭。  郑渊洁的博客上有这样一句非常自豪的话:“给我一个话题,还你一百个惊喜。”这句话一点也不是吹。郑渊洁之所以现在这么火,是
期刊
詹姆斯·瑟伯有句名言:“一个国家最古老、最宝贵的财富是幽默。”据说在国外,“一个男子情愿承认犯了叛国罪、谋杀罪、纵火罪、装了假牙、戴了假发,也不愿承认自己缺乏幽默感。”幽默是吸引人愿意和他接近,共处的气质特征。它能给人情感上的愉悦、理性上的启示,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气氛和关系。  但是,如果不是带着善意的目的表达“幽默”,而把“幽默”当作一种纵意发泄的语言外露,那就是幽默的异化了。这种所谓的“幽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