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h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政治课教学从性质上看,既是德育课,又是智育课,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但就本质而言,它侧重于德育。从目的、任务看则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提高其政治觉悟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教学过程的特点看,它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转化过程,是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的统一体。但是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既牢固掌握知识,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第一,知识教育同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加强政治课的教育作用。
  政治课从本质上看,它侧重于德育,现在初中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由于父母溺爱,使得他们自私,我行我素,根本想不到关心别人,所以我在上政治课时,常常跟知识点结合讲一些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故事,使学生正反对比,爱憎分明,联系自己找优势、长处、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提高觉悟。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原则。它是从教材内容实际、学生本身实际和当前社会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思想渗透的方法。由于初中学生受心理发展、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这条原则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尤显重要。当前,社会在迅速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升华更新,随时会给学生带来各方面影响,给思想政治课提出新问题新要求。所以,教师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不断地捕捉各种社会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疑难、困惑和模糊问题,观察学生言行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补充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在理论上和实际行为上给学生以正确引导,使学生达到认识上的升华,行为上的实践。通过具体生动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分析去启发学生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要改变思想政治课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关键在于提高政治教师的各方面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政治教师要扩大眼界,拓宽视野,要讲政治,多学习,善分析,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理论水平,把客观实际与教材内容、理论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充分发挥活动课的功能。
  “活动课”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和国家大事以及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好政治课兴趣,更多的是可以让他们从一个成长的年龄段去认识社会、认识时代。例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这个内容知道多少,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来展开讨论。有个学生这样提出问题:“香港、澳门回归是不是因为条约规定的时间到了?”可布置成调查作业,通过学生们查找资料,收集有关新闻事实。在课堂上,全班同学针对问题进行了讨论,总结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弱国无外交”;二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和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三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国两制’方针有利于祖国统一富强和世界和平稳定”。最后还布置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资料,找出他们的观点和可耻行径、解决台湾问题的阻力何在。通过将时政热点与书本知识的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而且也树立了前瞻的社会意识,促使学生们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追求新知识,培养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媒体是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活动教学”中,充分开发媒体这块资源,必能使我们的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这一活动课教学时,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模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设计动画情境短剧,模拟法庭,进行“懂法·说法”活动。在这种新鲜别致活动中,学生参与了、体验了,知识也学活了。
  第五,政治教师自身的素质要不断提高。
  作为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提高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爱护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提高得更快。
其他文献
回顾 2 0世纪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的轨迹 ,可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脉络与曲折历程。本文拟对 2 0世纪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作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为推进该专题在新世纪的深入发展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