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粒形和垩白度的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来源 :中国水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由181个家系组成的Lemont/特青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以及由161个RFLP、SSR标记和3个形态标记构建的全长为1916.5cM、覆盖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采用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QTLMapperv1.0),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垩白度等4个稻米品质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进行了分析。在水稻的所有12条染色体上共定位到7个加性主效QTL和19对上位性QTL,其中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的主效QTL各2个,控制垩白度的QTL1个,分别解释12.8%、40.0%、26.0%和
其他文献
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基因组问的序列差异,成功发展了水稻淀粉分支酶基因(She)9个分子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对102份非糯材料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并分析了.Sbe1、Sbe3基因标记基因
选取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8对SSR引物,对28份我国杂交水稻主要不育系进行了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在所分析的48个位点中,多态性位点41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85.4%;每1个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系统,CO2浓度设正常CO2(ambient,AMB)和高CO2(FACE,AMB+200μmol/mol)2个水平,施N量设低氮(LN,15g/m^2,以纯氮计)、中氮(NN,25g/m^2)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