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护理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护理方案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开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样本资料为时间段内我院收录的76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依据护理方案将患者均等分为两组,即3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8例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兩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具有相似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常用的肾脏代替疗法,可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以及多余水分,确保患者机体代谢平衡性,但是血液透析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增加患者的机体不适感,且患者病情无法治愈,在长时间治疗后,毒素会侵犯患者机体各个脏器官,引发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心脏病、脑病等并发症,这就导致患者存在较大心理压力,甚至会主动放弃治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当前在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血液透析治疗中,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1]。本文主要以我院收录的76例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现将报道数据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入选的76例病例样本均被临床确诊为尿毒症,且行血液透析治疗。在开展资料收集工作时,排除精神异常、重大脏器官衰竭、资料残缺、不愿加入到此次研究的患者样本。将76例病例样本依据护理方案按照1:1的比例分为38例对照组、38例实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临床对比实验的需求,数据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生命体征观察、饮食干预、注意事项告知、生活指导等,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本文重点探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其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抑郁等。紧张与焦虑通常出现在初次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由于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掌握度不足,因担忧穿刺疼痛、透析效果等出现紧张、焦虑感,这时护理人员在心理干预中应该向患者讲述血液透析的必要性、流程、透析效果、配合事项等,增加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度,提高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抑郁心理主要是在患者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后,病情未得到改善引发的,血液透析主要起到肾脏代替治疗目的,无法治愈疾病,并且长时间血液透析会引发各类并发症,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会出现抑郁症状,主动放弃血液透析治疗,这时医护人员应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尿毒症的发病原因、血液透析治疗的作用与优势,并且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鼓励,并指导家属多陪伴患者,转移患者的生活重心,提高患者的生存欲望[2]。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团队心理辅导,将尿毒症患者组织起来,除了病情宣教之外,应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真实的想法以及疑问,护理人员充当良好的倾听者,为患者提供情绪宣泄渠道,并且耐心解答患者内心存在的疑问,增强患者疾病治疗信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病情相同的患者之间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重。②护理满意度评分:科室自制评分量表,内容涵盖服务态度、服务技能两方面,总分值为100分,分值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数据,此次指标显示为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结果表现为±标准差,P<0.05证明组间存在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3 讨论
  尿毒症是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的症状表现,在这一阶段患者的肾脏功能无法正常运行,需要长时间的血液透析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在血液透析期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这时护理人员需要以患者为中心,详细分析患者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本文开展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对比研究实验,最终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心理护理方案的实验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应用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兰英,李秀梅.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9):145.
  [2]白海霞.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给予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261+2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94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7例,给予为期6个月的生活、饮食、用药、心理及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实验后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表及并发症发生率调查表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对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研究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明显较优,也较少发生并发症(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俯卧位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132例,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CQ(简化舒适状况量表)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除脉氧外,血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有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其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72例,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为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综合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病患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情况。 结果:综合组患者FVC、FEV1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EF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7例精神科口服用药患者,应用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共34例患者,接受用药护理干预,一般组共33例患者,接受用药常规护理,护理周期均为2周。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总体健康状况。结果:干预组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一般组低(5.88% VS 21.21%;P<0.05),护理后的SF-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对伤口街口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伤口造口治疗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日常生活、家庭支持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搜集我院手术室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这个时间段所收治的1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使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价值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价值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心肌梗死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3月-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44%与对照组80.56%相比较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肌梗死应用预见性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的4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成常规组与细节组,每组各20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细节组予以手术室常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评分、手术室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细节组的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细节组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發症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对77例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品管圈组38例患者,术后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