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政策执行效果研究之关于政治理论课的调查报告

来源 :民族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简要阐述调查问卷设计的基础上,从政治理论课教学感受影响的连贯性、对今后接受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或自学的自愿程度的调查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三个方面对新疆籍预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就这一学生群体而言,预科之前教育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感受会对预科及以后学习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今后自学相关课程内容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不够全面、深入。相对于男生,女生更易受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自学意愿更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因此,我国预科教育政策中对政治理论课设置要求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政策执行效果;民族预科;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2-0077-08
  作者简介:龙章新(1976-),男,湖南省绥宁人,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社会问题研究。康晓卓玛(1983-),女,四川省甘孜州人,西南民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藏族社会与文化。四川 成都 610041
  我国的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与教育政策相结合的一个产物,隶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又具有民族性的内涵。受益于民族预科教育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各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逐年增多,通过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出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应用型人才,他们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有一名学生曾在他的作业中写道“进入预科后,对我个人而言,感悟很深的有三点: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增强;对民族的理解与尊重;扩大自己的人脉,主动与他人交流,提升交际能力”。笔者拟以事实为依据,见微知著地说明民族预科教育在民族预科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学业衔接、知识积累、社会交往能力增强等方面有实实在在的影响。对这个学生群体而言,民族预科教育是必要的,切实执行我国的预科教育政策也是保证我国预科教育意义落实的必由之路。
  对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研究涉及到多个方面,本文将结合我国预科教育课程设置政策中对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阐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执行中落实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的效果,特别关注其在对民族预科生的政治水平提升、学业衔接及知识积累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关注不同性别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差异。由于预科学生在学习成绩、语言、学科分类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因此不可一概而论。本文仅限于关注并说明新疆籍预科生的情况,调查问卷的抽样对象为某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3-1014学年度在校新疆籍学生。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问卷45份,有效问卷45份,其中,被调查者男生20人,女生25人。
  一、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本论的问题,即我国民族预科教育中的政治理论课程实施效果如何,我们从认知和学业两个维度,分别设计了民族预科生眼中的政治理论课和民族预科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内容掌握情况两个部分。前者包含民族预科教育阶段与之前教育阶段同类课程体验连贯性的调查;对目前接受的政治理论课程名称、研究对象、目的、开设状况等基本情况了解程度的调查;对今后接受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自愿程度的调查。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对民族预科生开设政治理论课程是否对其今后学业阶段的政治理论课学习有影响,以及对其今后自主自觉接受政治理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影响程度。后者主要是对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我国民族政策基本原则、民族问题、民族教育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题目的问答,了解被调查对象在经过了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后对就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规律的理解程度及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这一部分的调查,可以使我们切实了解预科生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在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方面的知识积累程度。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还可结合被调查对象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考试情况、民族知识竞赛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政治理论课影响的连贯性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五个问题。前两题主要想获取可能对学生的政治理论课产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因素;后三题主要是调查学生对受影响状况的主观认识。
  1.初、高中时对政治课的学习感受可能对预科阶段政治理论课学习造成影响的因素
  第一、二个问题问及在初、高中阶段听政治课的动因和对政治理论课的一贯印象,均可多选。其中倾向于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设计了对政治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增进自身对我国政治理论及实践的了解,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形式多样,与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五指标;倾向于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设计了应对考试,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对生活和学习没有什么帮助四个指标。第一个问题中附设一问,即在以上动因中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动因是哪个,以此来确认哪个因素对其影响最大,从而判定其积极或消极性影响。
  对两问中分别倾向于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两个类型指标的选择情况如表1:
  此外,问卷还显示,在初、高中阶段听政治课的动因中,被认为最重要的动因选择项,90%的女生选择了应对考试,占全部选择该项的80%。在对政治理论课的一贯印象的选择中,选择内容枯燥乏味的100%是女生,选择教学形式单一的43%是女生,选择学的东西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什么帮助的83%是女生。
  由此可见,男生理解的政治课的学习意义和目的更具多样性,但对其重要意义的理解更倾向于应对考试;而女生的理解较为单一,且多数女生认为最重要的动因是应对考试。多数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关联,学习的东西对自己有帮助;教学内容较为丰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但就男生和女生比较来看,女生更倾向于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联系度低,因而对教学形式的要求并不高。相反男生更倾向于认为教学内容丰富,学习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联系度高,因而对教学形式的要求更高。   2.初、高中时对政治课的教学感受对上大学后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程度
  第三、四、五个问题问及初、高中时对政治课的学习感受对上大学后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程度,涉及到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三个方面,分别区分为没有影响、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影响很大三个感受度选项。选择情况如表2。
  从上表可见,初、高中时对政治课的教学感受对上大学后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不大。此外,问卷还显示,在这三个问题中选择“影响很大”的被调查者100%为女生。因此,可认为女生更易受以往学习经验的影响。
  综上,由于我国中、高等教育中均开设多门政治理论课程,因此,必然存在学生教学感受的连贯性,在初、高中阶段接受政治理论课程的感受会对其在大学(包括预科)阶段接受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学习目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负面影响与正面影响的程度对比差别不大(详见表1),其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最大,相较于男生,女生受影响的程度更深,且诸如学习此类课程是为了应对考试、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与自身联系度低等负面影响更多。
  (二)对今后接受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自愿程度的调查
  1. 对接受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必要性的认识程度
  对是否需要获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教育,11%(5人)选择了不需要,89%(40人)选择了需要,其中选择不需要的均为女生。
  2.曾有过的接受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体验
  对于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学习过程中有过的体验的选择按选择人次从多到少排列,依次为:对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有更广泛的了解,56%(25人次);对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51%(23人次);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个实际发生的事件,11%(5人次);某个让你困扰的问题得到了解释,4%(2人次)。
  3.自学政治理论课程的意愿状况
  假设学校没有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则被调查者自学课程内容的愿意度及自学程度、自学时间的选择情况如表3至表5。
  可见,多数被调查者能够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因此认为接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育是必要的,但有个别被调查者,尤其是女性被调查者尚未意识到课程重要性,因此他们选择了不需要。在接受该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被调查者普遍反映对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有更广泛的了解,对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部分被调查表示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个实际发生的事件,个别被调查者表示某个让他困扰的问题得到了解释。说明目前的教学在帮助学生更广泛的涉猎民族知识,了解民族政策,关注民族发展的方面收效较好,部分学生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愿意自学和不愿意自学课程相关内容的被调查者各占一半,在男女生比较中未见较大差异。在对自学程度和自学时间的选择情况中可以看出,有5-7名女生虽然在上一题中选择了不愿意自学,但仍对自学程度或自学时间做出了选择,对此,或可理解为这部分女生在假设不得不自学的前提下对自学程度或自学时间做出了选择,而男生中有2名选择了愿意自学却未就自学程度做出选择,以上情况或可解释为女生较男生更易接受被动学习。男生倾向于自学课程教科书,女生更倾向于挑选其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内容专门地学习,说明在自学过程中男生对自学内容的选择方式较为单一,但内容涉猎范围更广,学习程度较浅,女生对自学内容的选择方式较为多样,但实际自学内容涉猎范围较窄,学习程度较深。在对自学时间的选项设置中设计了三个程度,其中第一个最少,其次为一般、最多,总的来看,绝大部分的被调查者不愿意在该课程学习上花太多时间,男生比女生更不愿意选择较多的时间投入。
  (三)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1.对目前接受的政治理论课程名称等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
  关于目前接受的政治理论课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全称,设置了知道与不知道两个选项。对于课程分类,设置了政治理论课和文化历史课两个选项,而实际上,该门课程在学科分类上属于政治理论课。对“我国是否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必修课)?”这一问题设置了是、不是、只在部分高校(不论是否是民族高校)中开设、只在民族高校中开设、不清楚五个选项,而实际上,我国只在部分民族高校中作为必修课开设这一课程。
  对于“是否确切知道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一问,问卷中同时设计了知道和不知道两个一级选项,以及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民族与民族问题的一般规律、民族地区概况、民族政策四个二级选项,答案为民族与民族问题的一般规律。问卷结果显示,选择知道并选对答案的有23人,选择不知道但选对答案的有5人,选择知道但未选或选错答案的有10人,选择不知道并选错或未选答案的有7人。
  综上,被调查学生对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一般,少部分被调查者对课程的基本情况了解不足。女生较男生更为清楚该课程的一些基本情况。
  2.对我国民族理论基本知识的了解状况
  由于受到总体题目数量的限制,在本小节仅设计了两个基础知识问题,基于民族问题的一般规律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第一题,问及民族问题的定义,其中广义的定义包括“一个发展,三个关系”,全选为正确,漏选或不选为错误,选择情况见表7;第二题要求选择民族关系中“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含义,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漏选、选错或不选为错误,选择情况见表8。
  由表7可见,对于民族问题基本理论中一个最基础问题的单项选择率并不低,回答正确率却很低,关键还是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不够。表8的情况反映出被调查者对“三个离不开”基本含义的掌握较好。
  3.对我国民族政策基本知识的了解状况   这一部分共五题,内容涉及我国民族政策的分类、政策原则、政策措施等。
  第一个问题问及我国民族政策的类型,包含了八个选项,可多选,全部选择为完全正确,漏选或不选为错误,问卷情况见表9。第二题请被调查者选择他对民族平等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解,可多选,全部选择为正确,漏选或不选为错误。问卷情况见表10。第三个问题请被调查者选择他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可多选,选择“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可以根据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保障了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三项为正确,错选、漏选或不选为错误。问卷情况见表11。第四、五个问题与新疆籍学生的切身状况联系尤为密切,分别涉及到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问卷情况见表12、表13。
  由表9、10、11、13可以看出,这四题的选择正确率较低。各题来看,被调查对象对于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惯是我国的民族政策大致清楚,对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是否属于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不到位;对坚持民族经济、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权利和义务方面的平等认识较清楚,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民族平等的危害重视度不高;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的认识较清晰,对其实施措施的具体规定了解不足;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保障自身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较清晰,对保障子女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表12反映出被调查者对于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中设立民族班这一政策措施的合理性理解较为充分,但仍有个别学生选择了不赞成一项,由于未就其选择动因做调查,不好妄下判断。总的来讲,被调查者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类型掌握不够全面,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掌握情况好于对我国民族政策措施的了解情况。另外,无论是从各题单项选择情况还是选择正确率来看,女生的答题情况好于男生。
  三、结论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可见,学生在预科之前的学业阶段接受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经验会对其在预科阶段接受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学习目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由于长期受到考试带来的压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女生较男生更易受到以往学习体验的影响。然而,当他们已经脱离了高考的压力,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预科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有所提高。另外,问卷结果还显示目前预科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在帮助学生更广泛地涉猎民族知识,了解民族政策,关注民族发展的方面收效较好,部分学生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
  在自觉接受课程学习和主动摄取相关知识,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的方面,受教学感受经验转变的影响,有一半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自学相关知识,其中男生对自学内容的选择方式较为单一,但内容涉猎范围更广,学习程度较浅,女生对自学内容的选择方式较为多样,但实际自学内容涉猎范围较窄,学习程度较深。无论如何,这都说明通过预科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在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或自学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的道路上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不再是以考试为目的来学习。这一点突破也有益于其进入更高的学习阶段后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自我调适。
  就知识积累的角度,在问卷调查结果的细节中可以看出,女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好于男生。但显然,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都还不够全面、系统、深入。由于新疆籍预科生在学习语言、学习内容和学习基础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在知识接受和表达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我们不应以考试式的调查结果为其知识积累状况的唯一标准。
  综上所述,这次在新疆籍预科生中的问卷调查结果说明了我国预科教育政策中关于政治理论课设置要求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它不仅仅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它也是完善学生学业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注释:
  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民族教育亦通过拨乱反正,进入全面恢复和发展的阶段,在高、中等民族学校中开设《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的民族教育政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恢复。1982年1月,教育部、中宣部批复同意新疆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并建议将其作为一门必修的政治理论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就民族预科教育而言,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中规定,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原则,开设汉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班管理办法》中进一步将前一文件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体化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
  参考文献:
  [1]宝乐日.建国以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3,(2):32-35.
  收稿日期:2014-12-02 责任编辑:许谣丽
其他文献
(School of Tourism and Historical Cul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Sichuan,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 VOL. 7, NO.2, 66-73, 2016 (CN51-1731/C, in Chinese)  DOI:10.3969
期刊
[摘要]选择学术反思的“小角度”,简明回顾、辨析重庆秀山花灯传承保护十年(2005-2014)研究成果的内在学术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四部学术专著《中国花灯论文选》、《秀山花灯文化生态的考察与思考》、《从文化特色到经济特色——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开发调查》、《灯神乐舞——秀山花灯人类学研究》的学术意识、理论依据、逻辑理路等方面展开阐释。作为民俗类国家级“非遗”秀山花灯传承保护的核心学术问题,就是
期刊
(1.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 Illinois,USA;  2.Yunnan 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Kunming,  Yunnan,China;3. Departm
期刊
(Southwest Nationalities Research Academ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Sichuan,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 VOL. 7, NO.2, 39-42, 2016 (CN51-1731/C, in Chinese)  DOI:10.3969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第一本民族史——《羌族史》一书的撰写起因及背景,在《羌族史》成书的背后,既有胡鉴民、冯汉骥、葛维汉等中外专家杰出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又有徐中舒先生的支持和期盼,更有特定历史时期,羌学研究者的忧患责任意识。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建立催生了四川大禹学会,大禹学会成立十余年,对全球大禹文化资源进行了最为全面的收集和研究,提出了禹羌文化的研究课题。而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地区灾后重建所激发的
期刊
(1. 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Sociology, 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 VOL. 7, NO.2, 49-58, 2016 (CN51-1731/C, in
期刊
[摘要]汪洪亮《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一书将边政学还原于近代民族危机、国家重建的历史背景之下,将边政学的兴起置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从传统向现代的学术转型这一学术语境中加以考察,首次相对完整地重建了近代中国边政学产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事实,概述了民国边政学的学术面貌与特征,构建了民国边政学的发展谱系。这不仅有助于从历史的脉络、学术史的层面重新认识中国近代边疆史地研究,而且在边疆政治地位再度升温的当下
期刊
(1.Tibetology Cent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U.S.A; 2. Southwest Nationalities Research Academ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Sichuan,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 VOL. 6, NO
期刊
[摘要]本文对灾难以及灾难发生、演变、预防和减灾方面的文化要素进行了述评。 以人类学的研究视角阐述了文化和灾难的概念和性质,揭示了不同的文化因素在灾难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认为不同的文化因素,如风险、危险、时间、空间、人口居住密度、社会阶层、性别、 年龄、职业、社区、宗教、环境适应、故土恋等和灾难发生的脆弱性紧密相关,是减灾备灾的重要因素。文章最后说明了 影响文化变化的因素。  [关键词]灾难;
期刊
( Ethnic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Kunming,650034, Yunnan, 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 VOL. 6, NO.4, 50-58, 2015 (CN51-1731/C, in   Chinese) DOI:10.3969/j.i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