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CT检查,还要再做一个增强CT?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检查是医院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在做了一个普通的CT检查后,还需要再做一个增强CT,而且人们也会产生疑问,增强CT与普通CT有什么区别?两个不同的CT哪一个辐射更大呢?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人们认识普通CT与增强CT,本文主要对普通CT与增强CT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增强CT
  CT也就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的某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部位进行扫描而后,将扫描的图像转变成为数字信号,最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使相关的信息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显示出来。比如常见的胸部CT包括:胸部CT平掃、低剂量胸部CT平扫、高清薄层CT、胸部CT增强以及CT血管造影等。在为患者进行胸部CT平扫时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只需要患者躺在CT机上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但是企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增强CT来说,其指的就是在平台CT的基础上,将造影剂注射在患者的静脉中,使造影剂能够跟随血液完成循环,而后进入到人体内的全部组织器官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病变组织的流血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与周围的正常组织进行对比,从而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区分,观察病变区域的血供量、宫墙是否均匀、是否出血、是否发生坏死以及是良性还是恶性等,通过增强CT能够更加充分的将这些信息显示出来,同时通过动态CT也可以观察到某一个病变的门脉期、动脉期以及延迟期等。
  采用增强CT对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提升病灶检出率,清晰的显示出血管的构造情况。对于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采用增强CT可以更加准确的对肿瘤情况进行分析,而且也能够为肿瘤手术的开展提供依据。增强CT在胸部、颅脑、腹部,等部位病变的检测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具体来说可以应用于胆道、总胆管病变、肝癌以及肝血管瘤等病变的诊断中。
  总而言之,相比于普通的CD平扫,增强CT的诊断准确性更高,而且能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二、为什么需要做增强CT
  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既然增强CT的优点,有很多为什么不可以在开始的时候为病人做增强CT。因为第1次进行诊断的患者医生,不知道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在这时医生就会让患者先做普通的CT检查,如果通过普通的CT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再次进行增强CT检查了。但是,普通CT无法清楚的显示病变或者诊断结果不够肯定,那么在这时就需要为患者做增强CT。
  具体来说,医生在为病人进行检查时,都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的,在诊断明确后,就不需要再对患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查。
  三、做增强CT的相关注意事项
  1)皮试
  做增强CT前需要在患者的血管内注射造影剂,而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对造影剂过敏,所以在做,CT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皮试,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则不能为患者做增强CT。
  2)多喝水
  注射造影剂后需要通过人体的肾脏将其排泄出,所以在做增强CT前应该告知人们多饮水,从而促进造影剂能够通过尿液顺利排出。这样一来也就说明,肾功能有障碍的患者,需要慎重选择是否做增强CT,因为一旦做增强CT有可能会加重对肾的损伤。
  3)禁食禁水
  做增强CT检查前,应该要求患者保持空腹4个小时以上,避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呕吐的情况,如果患者一旦发生呕吐,很有可能导致胃内的容物反流到气道内,进而形成窒息等恶性情况。同时对于需要做腹部增强CT的患者,保持空腹4个小时以上后在扫描前喝水,更加有助于病变的检出。
  4)停用二甲双胍
  给患者注射造影剂前,医生都会常规的向患者询问,是否患有糖尿病,吃哪一种降糖药物等。如果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则应该告知患者在做增强CT前需要停药48小时以上,因为二甲双胍这种药物很有可能会加重对肾的损伤,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做完增强CT后依然需要停用药物48小时以上。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HPLC法制定下的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中多种成分的研究方法。其中包含绿原酸、咖啡酸、灯盏花乙素、咖啡酰奎宁酸等。方法:采用阶梯色谱柱的方式,按照流动相位,使用-0.1%甲酸水溶液,柱温度控制在30T,调整监测的波长为300nm。通过调整流速1.0控制进样量。结果:在咖啡酸、灯盏花乙素、绿原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072 ~ 5. 031 (r = 0. 999 9), 0. 08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中收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基本资料,将其中6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数据进行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同时给予沙丁胺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
期刊
【摘 要】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平均每个新冠病毒确诊患者会感染1.4至2.5个人,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阻止至少60%的病毒传播。护理人员作为抗击疫情重要团队,其自身防护至关重要。以信息化为支撑来助力疫情防护,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操作、可以降低护理人员的交叉感染率。  【关键字】新冠肺炎;移动护理;疫情防控  1. 概述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平均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肋间神经阻滞(IN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镇痛效果的对比。方法:选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7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术中出血大于800ml,需扩大根治切除,中转开胸,手术时间大于2h以及术后送出室前除常规静脉镇痛需额外用药的病例不被纳入统计。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组,就应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双腔管置管(S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动态心电(DCG,1949年由美国Holter首创,又称Holter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ECG)在冠心病(CHD)检查中的特点,证明更适合冠心病检查的心电图模式。方法:选取已经被诊断为冠心病的,年龄在35-58岁之间的患者100人,平均分为两组,建立为两组实验对象,运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冠心病检测的为实验组,运用常规心电图进行冠心病检测的为对照组。结果:将记录到的两
期刊
摘要:分析利用液质联合用在黄芪注射液中的有机分子成分化学实验操作应用。采用高效色相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作为检测技术的操作标准,对黄芪注射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记录其中18种成分的实际情况,根据鉴定结果方式,通过紫云、英昔等6种成分进行分析,确定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中,成分标准和物质基础研究效果符合实际提供的依据方式和操作标准,有利于提升液质联合分析下的黄芪注射液操作化学成分分析标准。  关键词:黄
期刊
摘要:护患关系如何维系是一门学问,其中护患间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方式既可能引发护患矛盾,也可以消除误解,这就取决于沟通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介绍有效沟通的概念及其在护理领域的意义,并结合自身在临床实习的经历进行综述,且给出自身的见解。  关键词:有效沟通,护患关系  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关系 [1]。在医患关系日益突出的今天,护患沟通能力在临床实际工作的作用更为显著。护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感染影响因素调查。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月-12月,HIV阳性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性取向等进行调查问卷,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HIV单因素调查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性取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2019年1月-12月,HIV检查发生率0.11%;影响艾滋病感染的主
期刊
前列腺增生是在老年男性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在5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并且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而近几年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导致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最近渐渐入冬后,可能很多男人都会有起夜频繁的现象,但是可能多数男人会认为这是由于天气冷导致小便增多,因此不是很重视这个问题,直到后面病情恶化后,发现发生尿潴留以及肾积水等并发症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非实时CT定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受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CTU检查,但未结合CT预定位,研究组采用CT预定位,另外结合增强检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对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结石取净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