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实践探讨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cs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激发对美的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音乐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激发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使音乐课真正发挥出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
  一、进行音乐课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要将音乐课作为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就要面向广大学生,创造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型,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单调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对初中三个年级的音乐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改革尝试。
  初一,以指揮课为主线,科学地穿插及体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样处理使乐曲及知识体现在指挥上,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消除了单纯知识的枯燥感,又消除了指挥的神秘感,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初二,大纲要求器乐进课堂,并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练习曲和乐曲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大纲规定器乐教学课时比例只有20%,即每学期四课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会任何一种乐器都有很大的困难,如不精心安排,很难实现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选择了口琴这种乐器,通过口琴的学习,使学生一是掌握口琴的基本演奏技巧;二是提高音准概念;三是锻炼学生的表现才能;四是为初三的乐曲创作打好基础。
  到了初三年级,由于学生具备了指挥基础和较强的音准能力,这就为创作打下了必要的基础,给学生讲讲创作的基本要领,教会几种创作的手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写歌,然后自己演唱自己写的歌曲,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有一种“作曲家”的成就感。
  二、音乐教学的评价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音乐教学的评价也往往以学生在相应技能方面达到了哪种程度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如歌唱曲目的难易程度,音色、音域如何等。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因为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教育教学特点极为突出,这就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身往往比教学结果更为愉快和轻松,对识谱、发声及演奏技巧等不必苛求,淡化对学生的技术要求,而重在创造音乐课的课堂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并强调音乐课本身的文化意蕴。
  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首先注意的是对作品的独特感受。试想一位音乐教师如果在上音乐课时,以大量篇幅介绍作品的年代、历史、人物背景,分析词曲的特点、内容、主题思想、构思来源、曲词风格等,即使准备充分、语言流畅,也难说这是一节好的音乐课。在备课中,笔者不停留或满足于教会学生唱几首歌曲,而是在努力挖掘教材的深度,尽量用音乐作品有关的情感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画面,让学生在画面的感染下想象出作品的意境,找到音乐感觉。在学习节奏时候,用身体协调动作,直观地影响感染学生,指导学生正确的掌握每一个节奏音型。在这种先有感受,再有理论的教法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高,教学效果明显,学生获得了美好的、丰富的审美体验。
  三、和谐气氛和情感的介入,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它通过优美的旋律来兴奋神经,调节情绪,振奋人心,使人们焕发出愉悦的心情,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因此,音乐教学要注意创造和发展和谐的气氛,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艺术作品的情感面前要具有平等的关系,教师只能以各种手段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不能以生硬的强制态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解释分析和粗暴的灌输;要在丰富情感的依托下,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真、善、美进行感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多样的教学手段、生动幽默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对创造和谐气氛更必不可少的。在一节课上如果始终或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的说教,学生被动地听讲,则不易创建和谐气氛。如初二学生的口琴汇报演奏会,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所选曲目全部自选),学生演奏时有独奏、合奏,还有为别人演唱而伴奏。这样的配合需要事先一起选曲目,并一起排练,演奏会上气氛热烈,高潮不断,全班自选曲目多达五十多首,没一首是重样的,类型广泛,风格多样,有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通俗的,都想自己选的曲目得到教师和同学们认可,积极性和演奏水平大大超过了教师的设想。
  学校艺术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而不是少数几个艺术专业人才,形成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良好教学关系。将学生主体调动起来,使音乐课教学妙趣横生,课堂充满欢乐,在这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音乐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其他文献
一、抓教师培训  1.专家指导    学校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给教师搭建向大家名家学习的平台。暑假期间,邀请专家讲课,对教师培训,使教师能够聆听专家的教诲,接受新教育思想的熏陶。引导教师积极写教学体会,把平日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借机向专家们请教。  2.外出学习  学校重视老师外出学习培训。近几年,我们先后派出多个学科教师分别到青岛、日照、潍坊、济南参加教学会议,听优质课。教师回来后要做几项事
摘 要: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一定要懂得——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赏识学生,就应当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并懂得赏识方式的艺术性。本文分析了赏识教育的开展原则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开展赏识教育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赏识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性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
公司购并是世界范围内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运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国企业尚存在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
对于大型电机来说,局部放电信号的极性对于局放类型的判别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在线监测设备,由于存在干扰,极性的提取相当困难。文中介绍了局放信号极性与放电类型之间的关系,提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方式的迅速普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其富有感染力的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启发性的视频片段和人机互动的特点脱颖而出,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直观性和启示性。教师通过多媒体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使内容更加直观和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种公猪是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基础,而精液品质、精液保存与输精方法影响着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就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精液质量,掌握
80年代中后期,台湾在东盟国家掀起了一股投资热,泰国便是台资垂青的第一个东盟国家.这固然与其当时具备吸引台资的基本条件和独特优势密切相关,但泰国有关部门对台资管理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