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与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cy diseases,CKD)是世界性的重大健康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诊疗技术的提高,医保的推广以及体检的普及,CK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据统计,2015年,在1 850万住院患者中,CKD患者占4.8%,在非传染性慢性病患者中,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这一比例更高(分别为13.9%和11.3%)[1].CKD控制不良,将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ESRD 患者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而我国目前ESRD的主要治疗措施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据统计,美国约有57.1万ESRD患者正在接受MHD治疗,而中国有近27万ESRD患者正在接受MHD治疗[2,3].MHD患者常出现全身多系统各种并发症,如认知功能障碍、贫血、睡眠障碍、皮肤瘙痒、高血压、心力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认知功能改变在MHD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人群[4].
其他文献
《运气商》乃明末医家徐亦稚所著.该书以《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为特色,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为纲,阐释五运六气变化与疾病的密切关系,提出了阴阳交感运动化生五行、岁运起于大寒、甲己土运为南政、淫胜郁复乃病机之要等重要医学观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司天只主三之气、各气中客气先至主气随后、四间气应地之分野及灾害之说.临证辨治谨遵亢害承制之理,组方用药因势利导以调五郁之机,并附运气医案十二则以示运用.本文基于五运六气视角,从4个方面对《运气商》的五运六气医学思想及医案的用药特点予以阐述,分析了徐亦稚五运六气思想
清代著名温病大家叶天士在痿证论治过程中多有造诣.笔者通过研读《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载其辨治痿证相关医案,总结出叶氏辨治痿证模式多元化,有在经在络、卫气营血、奇经八脉之别.此外,辨痿必先知痹,提出由痹及痿的观点,治痹在先,未病先防,可祛痿邪.不论从何种辨治体系治痿均不离“通”的基础治法,用“通”之一法总不离“养”之一用,整体贯彻“通养相济”的论治思路.以“通”为用,针对病之浅者贵乎“宣通”,针对病之深者贵乎“扫通”.“养”以缓养为图,温温存之,缓慢养之,始终以顾护人体正气为根本.叶天士辨治痿证时上宗先贤理论,
《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为清代医家孟承意所著,该书从方剂的角度将张仲景《伤寒论》条文分类解析,是以方类证派的典型代表,现被收录进国家级课题《中华医藏》中.此书博采各家,取其精华,敢于质疑,其学术特点以六经为纲,重视阴阳理论,分各经不同脉证特点归纳方证;运用五运六气学说创制手掌年脉不应图,将天干地支与不应脉位绘于手掌之中,方便学习与临床应用;善于通过反证来断证选方,分析为何不使用其他方剂来证明方证的对应.全书以方类证,相近条文归类合解,语言简练,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对伤寒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和
黎有卓根据越南的气候和地域特点将寒邪分为中寒、感寒与伤寒,并指出越南之人多伤寒挟虚,并确立“伤寒三法”:先辨病因分内外,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邪多为外伤寒,宜用张仲景之法散外邪、调荣卫;饮食不当、起居不调、七情所伤多致内伤寒,当用“接补”之法调补阴阳.再以形脉虚实辨治,形脉皆实实者泻之,形脉已虚虚者补之.最后落到具体治疗,见发热、恶寒、汗出等表证即在表,若脉象有力、身体壮实可急散表邪;若脉象无力以救里助阳为主,补益气血;不见表证,若脉象有力为里实之邪,可峻下里实;若脉象无力为里虚之症,可温阳散邪.黎有卓
老年认知障碍以记忆减退、失智错语、定向失常等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在当前老龄化日益加剧且认知障碍治疗药物研发屡遭失败的背景下,探索认知衰退过速的原因和机制以开展早期防治意义显著.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成果,认为精气血津液是脑功能活动得以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致髓海不足、痰瘀阻滞是认知衰退过速的基本病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精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综合现代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情志不畅是认知衰退过速的重要病因,长期情志不畅伤肝并致其疏泄失职进而扰乱脏腑
慢性肾脏病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肾脏结构以及功能障碍等,其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肾炎以及继发性肾脏病[1].临床诊断中,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诊断主要依靠血液、尿液以及影像学依据[2].在对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的诊断中,主要依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分析,目前对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的诊断主要依据菊粉清除率,但是该项检查的操作较为繁琐,对于临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造成的炎性反应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rein-assoeiat
期刊
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首要致死原因之一,中医药防治其疗效确切,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认识.癥积瘕聚本质为气血津液运化异常的产物,脉积是血脉癥瘕聚散消长变化失衡的结果,气血津液、癥积瘕聚、脉积三者间的相关性为“脉积”学说的发端.该学说强调正虚为本,气血津液运化异常是始动环节与核心病机,痰瘀浊毒是关键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癥瘕积聚聚散消长、邪正对立是脉积发病的过程,提出治疗应以调治气血津液、以致和平为目标,以早期健脾益气、中期痰瘀同治、晚期消积补虚为主要治则,分阶段动态辨治,同时兼顾病机的复杂性.文章以中医癥瘕积聚
毒蕈(也称毒蘑菇)中毒(poisonous mushroom poisoning,PMP)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者表现为急性胃肠道症状,对症治疗即可,重者累及多脏器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PMP并无特效解毒剂,临床上可试用水飞蓟素、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者可予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治疗.临床上尽早识别诊断PMP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缩短患者病程并降低病死率.目前国内有关PMP行肾活检的病例报道相对较少,本文报告1例PMP导致肝肾损害病例
期刊
疼痛是由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被称之为第五项生命体征[1].国际疼痛学会对其定义:机体局部或整体感觉,往往伴有已存在或隐匿的组织损伤,是一种痛苦的感觉和情感体验[2].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疼痛,若早期没有及时处理,急性疼痛将逐渐转变为慢性疼痛,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延缓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和家属的负担[3],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上对手术患者疼痛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我国是肾脏疾病的高发地区,根据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肾功能损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统计,我国现有CKD患者超过1.3亿.慢性肾脏病的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包括矿物质代谢紊乱、血管及软组织钙化和骨骼畸形在内的一系列异常,其发病率高.CKD患者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患病率要高于一般人群[1],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死亡风险[2].CKD相关骨疾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