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躁动不安的青春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mer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这样一段岁月:当我们身处其中时,我们说,她是黑暗的;当她离我们远去后,我们说,她是美好的,她,就是我们躁动不安的青春。
  在这段黑暗的岁月里,我们四散逃离、横冲直撞。不想做父母手中的风筝,于是,开始逃离家的港湾,却在飞远之后才发现,最温暖的永远是那两张衰老的面孔;不想做学校笼中的鸟儿,于是开始逃离书的乐园,却在走远之后才发现,最自由的永远是那几行工整的方格……我们自以为长出了坚实的翅膀,便在无数次跌落中,看着青春远去。当躁动不安的心归于平静,青春已不在人生的转角处等待,取而代之的是索然无味的余生。
  在这段黑暗的岁月里,我也不幸成为躁动不安的青春大军中的一员。急于展示青春的我,自以为看透世间种种,却在一次次碰壁中任青春流走.当躁动不安的心归于平静,我坐下来仔细研读大师的文章,才发现“为赋新词强说愁”真的没有必要.大师们的文章看似平淡,却震撼灵魂,与他们深邃的思想相比,我那躁动不安的青春痕迹,只算是一抔黄土……
  当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如此美好时,上天赐予我们欣赏她的时间,已经被我们在躁动不安的青春中挥霍得所剩无几。但我们至少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珍惜。
  我们惊讶地发现:美好的青春已经远去,却还没来得及用心欣赏。在一滴无奈的苦泪中、在一阵痛彻心扉的悔恨后,开始懂得珍惜,珍惜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因为我们的心再也回不到当年的纯真与激情。
  或许经历过躁动不安的青春的我们,在真正长大之后会变得格外成熟稳重。愿上天再赐予我们一些时间,哪怕一度春秋,哪怕一季寒暑,让我们在躁动不安的青春中,且行且珍惜!
其他文献
1957年2月12日,一个名叫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的9岁小女孩,给美国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寄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今年9岁,是个白人女孩,我对于种族隔离有很多想法,想对您说出来。我的家乡在克拉克县,父亲是一位培养纯种马的农场主,虽然我的童年衣食无忧,但我总能发现身边存在着一些难以理解的事:白人不能和黑人握手;白人在餐厅吃饭,而黑人在厨房吃饭;白人女孩大多衣着光鲜,而黑人女孩往往衣衫褴褛……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