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把通用技术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思想怎样应用到规划学习当中去。并从系统分析的思想进行阶段性自我分析;用过程评价的方法进行反思;用方案设计的流程制定计划和目标这三个角度展开。
[关键词]:系统分析;过程评价;方案设计
中国分类号:N945.1
2007年新课程改革以来,《通用技术》课程进入课堂已有7年时间。这是一门本着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课程。前段时间,有位学生问我“老师,通用技术高考不考,学了到底有什么用啊?”。这一问引发了我的思考。从《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这两册必修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在的技术思想是如此的丰富,如果学生能把其中的一些技术思想,技术语言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将是他所获得的最大的技术素养。下面本人就谈谈怎样把通用技术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做一些阶段性自我分析,然后对前段时间学习进行反思,最后制定后期学习计划及目标。任务给了学生,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啊,比如自我分析要分析些什么?从哪些角度进行反思,怎样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和高效的计划。学生本身就很模糊,于是随便应付一下,这事也就过了,收到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那我们该怎样来指导学生来做这件事呢?
一、阶段性自我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
系统分析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用系统的思想来自我分析能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系统分析的原则 自我分析的角度 存在的问题(不同学生问题不一样)
整体性原则 1. 学科发展均衡性是否合理。
2. 学习,健康,心理等各方面是否协调。 例:1.学科偏科严重
2.学习进步了,眼睛更近视了,身体状况更差了。
科学性原则 1. 对退步学科的合理化归因。
2. 前阶段的目标是否合理。
3. 现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例:1.前期目标定的不科学。
2.错误的归因,导致学习兴趣不浓。
3.主要的影响因素没有得到解决。
综合性原则 1. 前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否已经完成。 例:1.学习方面主要目标已基本达成,但体育锻炼,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目标却忽视了。
二、反思---过程评价的方法
我看过很多学生写的反思,真让人哭笑不得,很多同学写的和反省书没两样。无非就是我在那些方面没做好,今后要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大多数同学都是泛泛而谈没有中心,更不知道从何角度进行反思,反思些什么?而通用技术课程中就有过程评价的方法。
在过程评价(反思)的过程中,评价角度一定要细化并且要有针对性,不然反思就很虚,没有实效性。评价程度满分(5分)是自我的期望值,没有可比性。评价说明是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自我评定和发现问题。解决措施主要是为了下阶段方案规划确立方向。
三、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方案设计
学习的计划和目标是一体化的,制定了怎样的计划就该明确怎样的目标,确立了怎样的目标就该规划怎样的计划。
1.是先确立目标再制定计划,还是先制定计划再确定目标呢?
先确定目标再制定计划是公司企业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目标定的较高,完成的收益较大,同时带来的压力很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制定计划时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力追效益,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不适合学生,但实践中很多学生就是这样做的。确立了一个高目标,然后就把体育锻炼,课间课外的时间都占有了。这样对学生身心发展不利。
先制定计划再确定目标是自我发展模式。在阶段性自我分析和过程评价中学生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再设计适合自己的方案。根据方案来确定最后的目标。具体流程如下:
2.方案的规划中因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可行性:设计的方案一定是真实可行的,能真正为下阶段学习起到指导的作用。在方案设计中不参考别人的方案,因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语言通俗化,可操作性要强。
(2)层次性:好的方案因该有主有次,有大的方向还有小的细节,每天的计划每周的计划每月的计划。层次感突出,条例清晰。
(3)完整性:方案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它有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所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此方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整体的思想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4)可调性:设计的方案中因留有适当的可调空间,避免意外情况发生而导致方案执行力受到影响。
(5)可持续发展:新设计的方案因该是对前阶段方案的一个延续,目的是解決新出现的问题。要对以后设计的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让方案中的有些好方法,好思想,创新点能可持续发展。
3.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手段
无论多么优秀的方案,在没有一定的监控制约下,都会偏离原来的目标。因而我们在制定的方案中,控制的手段也因该是方案中的一部分。
一般的监控方式无非就自我监督和外围监督两种。
自我监督一般适用于自身有良好学习行为的同学,发现偏离方案时能很好的自我调节。
外围监督一般适用于学习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够的同学。在制定方案时可以让同桌,周围的同学,班干部或者是老师来监督。
有了合理的控制手段,方案才能朝着我们的控制目标良性的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很多技术的思想,除了能规划我们的学习还能优化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顾建军主编
[2]《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顾建军主编
[关键词]:系统分析;过程评价;方案设计
中国分类号:N945.1
2007年新课程改革以来,《通用技术》课程进入课堂已有7年时间。这是一门本着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课程。前段时间,有位学生问我“老师,通用技术高考不考,学了到底有什么用啊?”。这一问引发了我的思考。从《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这两册必修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在的技术思想是如此的丰富,如果学生能把其中的一些技术思想,技术语言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将是他所获得的最大的技术素养。下面本人就谈谈怎样把通用技术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做一些阶段性自我分析,然后对前段时间学习进行反思,最后制定后期学习计划及目标。任务给了学生,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啊,比如自我分析要分析些什么?从哪些角度进行反思,怎样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和高效的计划。学生本身就很模糊,于是随便应付一下,这事也就过了,收到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那我们该怎样来指导学生来做这件事呢?
一、阶段性自我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
系统分析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用系统的思想来自我分析能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系统分析的原则 自我分析的角度 存在的问题(不同学生问题不一样)
整体性原则 1. 学科发展均衡性是否合理。
2. 学习,健康,心理等各方面是否协调。 例:1.学科偏科严重
2.学习进步了,眼睛更近视了,身体状况更差了。
科学性原则 1. 对退步学科的合理化归因。
2. 前阶段的目标是否合理。
3. 现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例:1.前期目标定的不科学。
2.错误的归因,导致学习兴趣不浓。
3.主要的影响因素没有得到解决。
综合性原则 1. 前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否已经完成。 例:1.学习方面主要目标已基本达成,但体育锻炼,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目标却忽视了。
二、反思---过程评价的方法
我看过很多学生写的反思,真让人哭笑不得,很多同学写的和反省书没两样。无非就是我在那些方面没做好,今后要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大多数同学都是泛泛而谈没有中心,更不知道从何角度进行反思,反思些什么?而通用技术课程中就有过程评价的方法。
在过程评价(反思)的过程中,评价角度一定要细化并且要有针对性,不然反思就很虚,没有实效性。评价程度满分(5分)是自我的期望值,没有可比性。评价说明是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自我评定和发现问题。解决措施主要是为了下阶段方案规划确立方向。
三、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方案设计
学习的计划和目标是一体化的,制定了怎样的计划就该明确怎样的目标,确立了怎样的目标就该规划怎样的计划。
1.是先确立目标再制定计划,还是先制定计划再确定目标呢?
先确定目标再制定计划是公司企业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目标定的较高,完成的收益较大,同时带来的压力很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制定计划时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力追效益,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不适合学生,但实践中很多学生就是这样做的。确立了一个高目标,然后就把体育锻炼,课间课外的时间都占有了。这样对学生身心发展不利。
先制定计划再确定目标是自我发展模式。在阶段性自我分析和过程评价中学生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再设计适合自己的方案。根据方案来确定最后的目标。具体流程如下:
2.方案的规划中因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可行性:设计的方案一定是真实可行的,能真正为下阶段学习起到指导的作用。在方案设计中不参考别人的方案,因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语言通俗化,可操作性要强。
(2)层次性:好的方案因该有主有次,有大的方向还有小的细节,每天的计划每周的计划每月的计划。层次感突出,条例清晰。
(3)完整性:方案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它有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所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此方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整体的思想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4)可调性:设计的方案中因留有适当的可调空间,避免意外情况发生而导致方案执行力受到影响。
(5)可持续发展:新设计的方案因该是对前阶段方案的一个延续,目的是解決新出现的问题。要对以后设计的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让方案中的有些好方法,好思想,创新点能可持续发展。
3.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手段
无论多么优秀的方案,在没有一定的监控制约下,都会偏离原来的目标。因而我们在制定的方案中,控制的手段也因该是方案中的一部分。
一般的监控方式无非就自我监督和外围监督两种。
自我监督一般适用于自身有良好学习行为的同学,发现偏离方案时能很好的自我调节。
外围监督一般适用于学习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够的同学。在制定方案时可以让同桌,周围的同学,班干部或者是老师来监督。
有了合理的控制手段,方案才能朝着我们的控制目标良性的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很多技术的思想,除了能规划我们的学习还能优化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顾建军主编
[2]《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顾建军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