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体系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胜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应具备的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在教师核心素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建构了 “一个核心,三大支柱,六大要求,十六个基本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结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结构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确定了“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发展任务。《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素质优良教师队伍,并提出培养途径及具体措施。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对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教师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分析
  (一)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需要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首次确定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这标志着我国教育将进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新时代,凸显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首先必须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水平。研究教师核心素养是适应新時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落实兴国强教战略的要求。
  (二)是适应教师角色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进入新时代,教师角色发生根本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灵魂的塑造者,由教材的解读者转变为资源的整合者,由教学内容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构建者,由知识的霸权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由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全能的教育家,这些变化对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实现教师自我发展,成就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教师应以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为基本遵循,以完善自我为最高目标,不断学习,修炼提升,全面发展,不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神圣使命。一个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必定能在教师职业中获得满满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收获幸福美满生活的需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一)教师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教师核心素养则是指教师在平日修炼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综合素养中的关键因素。核心是指事物最要紧的部分,是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凸显事物“重中之重,中心点”的重要性及地位。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不可或缺的素养,是决定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实力,体现国家人才竞争力,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
  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关键素养的整体联动。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涵盖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超越传统的“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强调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性。知识、能力和态度相互联系和配合才能够形成合力,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有机整合,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知识、技能、态度、价值和个人特征的整合。[2]它既涵盖教师的认知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也涵盖教师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等,是教师关键素养的整体性联动。
  教师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是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3]在教师个人发展方面,教师核心素养为教师实现个人兴趣爱好和终身学习提供强大动力,为教师适应教育教学发展和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助于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美好生活的愿望。在社会发展方面,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为社会发展培育合格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指在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既具有高校教师一般的职业特征,又具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专业特色。(1)职业角色:《规划》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的角色定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知识素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学习者、忠诚信仰者和有效传播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2)职业使命:《规划》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职业使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突出育人效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3)职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政治立场是首要标准,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严守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就是指在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的教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应当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集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胜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应具备的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体系建构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文在教师核心素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依据我国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六个要求”和“八个相统一”等要求,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发展任务,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即“一个核心、三大支柱、六大要求、十六个基本点”的四层结构体系。
  “一个核心”是指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三大支柱”是指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三大基本素养。“六大要求”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十六个基本点”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教育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反思能力、沟通能力、严于律己、知行合一、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具体内容见表1。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主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成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精湛的专业素养、崇高的道德素养三大素养。政治素养是前提,要求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专业素养是基础,要求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道德素养是保障,要求做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1.过硬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它是指个人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4]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社会意识形态性。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本色,没有合格的政治素养,便不能涉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可以说,核心素养的政治底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入门券。坚持政治性,必须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
  政治要强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严明的政治纪律。(1)政治信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2)政治立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在政治立场和方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抵挡各种诱惑,应对各种挑衅,经受各种考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立场毫不动摇。(3)政治纪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讲清讲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学工作中,贯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主线,严守“科研无禁区、课堂有纪律”要求,力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情怀要深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执着的教育情怀和广博的仁爱情怀。(1)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热爱故土家园,胸怀祖国、情牵民族、心系人民,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心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肩上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时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传道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铸魂育人为目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热爱教学、乐于科研,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恪尽职守,以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用心培育时代新人。(3)仁愛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爱温暖学生滋润心田。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作用,欣赏学生、信任学生,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生活上倾听学生心声、理解学生烦恼,包容学生、鼓励学生,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精湛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引导学生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胜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识视野、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可见,高素质复合型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力求“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担当新时代新使命。
  思维要新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升其教育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教育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新理念,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升育人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理论宣传和价值引领,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在体验中成长,增强学生满意度和获得感。(2)思维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科学思维,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处理重大时代问题,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规律。(3)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守正创新,自觉做改革创新的践行者,当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积极进行思维创新和理论创新,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斗争和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大胆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适应科技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视野要广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和沟通能力,不断拓宽学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1)学习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善于向书本、向实践、向他人学习,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广泛涉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博览群书、潜心钻研,不断丰富学识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成为知识渊博的教育者,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2)反思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进行深入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古人智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放眼未来,时常进行教学反思,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提升教学。自我反省、自我监督,有助于自我的提升。(3)沟通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传递教学信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音,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课后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心声,平等对话交流,师生良性互动。与他人有效沟通、交流合作、相互学习,有助于自身胸怀更宽广、视野更开阔。
  3.崇高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保障要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灵魂支柱。道德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人为学为师必备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灵魂的交融、生命的塑造,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更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生的思想导师和行为楷模,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必备崇高的道德修养,用爱温暖学生心灵,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用真善美化育生命。彰显人格魅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道德素养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锤炼崇高品德修养,才能担当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职责。
  自律要严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严于律己和知行合一。(1)严于律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自觉遵守国法党纪校规,严格遵循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严格遵守教学规章和政治纪律。严守道德底线,坚守法律红线,杜绝师德失范行为,严禁违法犯罪行为。严于律己、克己奉公,见贤思齐、慎独自律。(2)知行合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躬行践履、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坚决反对说一套做一套两张皮的行为。认真做事、踏实做人,言行雅正、举止恰当。思想上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远大的理想信念,行动上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格要正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1)师德修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虚心学习、团结合作,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成为品德高尚的大先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关爱学生、潜心问道,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当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2)人格魅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心地善良、举止文明,待人真诚、为人友善,乐观自信、自强不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是学生为人为学的榜样。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尚美人格感化学生。
  “一个核心,三大支柱,六大要求,十六个基本点”构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的体系结构,也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否胜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着力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和政治纪律上实现“政治强”,在家国情怀、教育情怀和仁爱情怀上体现“情怀深”,在教育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上达到“思维新”,在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和沟通能力上彰显“视野广”,严于律己、知行合一做到“自律严”,师德修养、人格魅力凸显“人格正”,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成为高素质的专业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适应职业发展、未来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9.
  [2]张光陆.教师核心素养内涵与框架的比较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9):105.
  [3]靳玉乐,张铭凯,郑鑫.核心素养及其培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15.
  [4]陈雪斌.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队伍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6.
  责任编辑  韩谦
其他文献
摘 要:疫情防控期,高校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及“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思政课线上教学陆续稳步推进。这既是对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三方的考验,又是三方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机遇。线上教学有利有弊:一方面,线上教学的优势有:突破时空限制,凸显大数据优势及增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线上教学的弊端有:缺乏师生在场的互动性,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及加大教师的教学时间。客观分析高校思
期刊
摘 要: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全新挑战。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思维、创新机制。首先是开发平台,依托现代科技实现档案管理数据化管理;其次转变思维,提高学生档案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接着构建内容,探索全程化的学生档案管理服务体系;最后培养人才,实现专业化的学生档案管理队伍。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生档案的创新管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道德教育工作取得非凡成就,大学生道德水准显著提高。但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手段单一、内容空洞、缺乏实践锻炼等问题,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出现知行不一现象。先秦儒家十分关注知行问题,强调自主学习、注重情感与身体力行。因此,高校可以从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改进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时,要遵循大学生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发展的规律,使其能够自觉主
期刊
摘 要:“协同育人”、“多向育人”、“以文化人”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展现出新生态,有机遇也有挑战。“一网双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国家创新创业育人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需要而形成的新的育人路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需依托互联网平台,协同、整合多方资源进行便捷开展。同时,打造大学生“思创空间”是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美术院校一直在探索发挥自身优势、发扬专业特色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的有效路径,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研究X美院结对帮扶国家级贫困县Y县的经验做法,梳理出美术院校以“美育+设计”双轮驱动的现实路径,并从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维度进行规划和构建,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美院方案”。  关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引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本文从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入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践行思政育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教学;思政育人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不平衡,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好二者之间的矛盾,回答好“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应当运用矛盾分析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过程中,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抓重点、抓落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
期刊
摘 要:“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制造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工业自动化提出的全新要求,探索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跨学科交叉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新模式对于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具有显
期刊
摘 要:自从高职院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了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为社会输送了不少人才。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培育学生法治观念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建设法治校园、法治国家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法治教育实践中,法治教材不完善以及学生法治观念的缺乏都对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法治内容,创新法治教育方式及提高学生法治实践能力来解决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存
期刊
摘 要:基于契约精神的大学生管理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着重启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契约精神,使其成为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主人。在建构契约式的管理模式中,教师是最好的“立法者”,教师关心学生的根本利益而又置身于学生的利益之外,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才能制定出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大学生的利益高度一致,他们具有深入参与协商规则和制定规则的理性及能力,在实现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与学校和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