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是指初中生作为社会小公民形成的、对自身身份与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它包括主体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律规则意识、社会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等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服从,更多地注重责任和义务教育。而公民意识教育则力图摆脱这种局限性,强调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在体会真实的公民生活中理解个体与国家、
  关键词: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公民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新课程理念要求思想品德课应该坚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切实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首要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和实践活动,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公民意识生成的天然肥沃土壤。本文结合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实践谈一谈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渗透公民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由传授知识向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而获得知识转化。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自主性学习,关注学生发展。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是整个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根本之所在。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公民意识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主要包括四大块内容: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有了这些目标和内容为指导,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情况,进行分层次、分目标的教学设计。针对目标任务确定一些知识点,让学生结合实际,搜集能体现该主题下某一知识点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材料,在课堂上讨论,辩论,合作探究,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讨论问题,做好记录,解决问题,做好总结。教师仅对整个过程作指导和宏观调控。
  例如,在教学“权利与义务”主题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这一知识点时,为让学生明确;“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只讲奉献而不索取,行不行?”“只索取而不奉献,行不行?”同学门肯定回答:“不行”.然后我就解释说,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也是如此,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法律赋予了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应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然后启发同学畅所欲言,结合本班实际谈理解,有的说某某他爸爸不让他上学了,有的说某某他自己不想上学了,这时我还听到一个声音:“我可能读不完初中了”,听到这个声音时,我很奇怪,王某向来很爱学习,成绩也很好,怎么会?王某随即表述了其中的原因:“爸爸整天赌钱打牌,欠了一屁股债,不要他读书了,想让他出去打工,而此时也正在准备办理身份证外出打工。”得知这一情况后,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王某这时很无奈。于是我要求同学们用我们学过的法律知识写一封信给李某的爸爸,最终他父亲被感动了,决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并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李某学习。整节课同学们都很活跃,积极参与,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彰显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尔后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三、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公民意识
  社会实践是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扩大社区服务和实践基地,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做实综合实践课堂。每年三月,学校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爱心募捐义卖”活动。通过募集各类物品,组织学生上街开展“爱心义卖”,将募集得到的资金捐助给身边需要帮助的小伙伴,以此来扭转社会上那些淡漠责任、薄情寡义、善恶不分等的消极影响,培养现代社会公民所应有的道德文明素养。学校通过组织“阳光地下铁”学生服务小队和“夕阳红”学生服务小队,在全校定期招募队员到地铁车站和高桥敬老院为民服务,以此来加强培养学生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增強为国家、社会、为他人的服务意识。
  再如:目前,各学校门口的小摊小贩占道经营日益突出,他们所出售的都是一些“三无食品”、“危险玩具”、“抽奖卡片”。摊点上空灰尘满天,周围垃圾成堆,蚊蝇飞舞,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影响了市容校貌。再加上上学或放学时,接送孩子的家长聚在门口,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阻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采访、宣传、写信等形式思考小摊小贩屡禁不止的原因及让小摊小贩远离学校门口的具体措施,公民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学生不在校门口买东西了,小摊小贩也在日益减少。
  通过组织开展这些类似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这些常年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们走出了校园、接触了社会,学会了关心,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往,学会了生存,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们在活动中也品尝到了进步、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通过活动,学生树立了健康、积极、互助的人生态度,有了一定的社会活动经历、知识、技能,对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有了实质性的感受,达到了公民活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学习过程以班级集体学习为主。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班级集体中的团体动力作用时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研究表明班级集体效能可以调节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班级集体效能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外部环境,作为班级文化的一种特质,在班级层面上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班级集体效能 学习成绩 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是考察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
期刊
期刊
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单一参考光与多束分离物光一次曝光记录实现多通道像面全秘方法,拍出了较为满意的双通道像面个息图。文中给出了这种全息术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理论
介绍使用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一九九八年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项目的高浊度污水净化器利用物化法处理陶瓷、电瓷、建瓷废水的工艺流程,净化药剂的选择,投加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广与实施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其作为以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实用型学科,不仅受到了学校的重视,同时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关注。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高考项目,这使得其在高中教学阶段,仍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变不利教学现状,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期刊
摘要:阐述了民办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遵循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初步构建了以“宽基础、共平台、多方向”为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为今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应用化学是以化学理论为基础、跨学科交叉、跨领域应用的具有活力的学科,在材料、能源、信息
期刊
摘要: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育教学理念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出发,主要就高中历史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理念展开相关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质;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5  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设想和要求,就高中的历史教学来说,开始面
期刊
该文从两个工程实阐述了高压注浆(喷射)处理深基础施工中所遇到地下水危害并比较具体地介绍了高压注浆(喷射)的施工工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