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气象站资料的宜昌城市热岛分析

来源 :沙漠与绿洲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forr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3个自动气象站2009—2018年逐小时气温资料,分析了宜昌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结果显示:(1)近10 a平均热岛强度为1.4℃,呈-0.172℃/10 a的缓慢减弱趋势。近10a夏季平均热岛强度为1.5℃,呈0.017℃/10 a的缓慢增强趋势。(2)热岛强度日变化是早晨到中午迅速减弱,午后至傍晚逐渐加强,夜间达到一天中最大值且保持稳定。(3)热岛强度年变化的谷点是1月,2—10月呈"台阶"状上升至峰值,每个"台阶"宽度约为3个月,11月—次年1月持续下
其他文献
遥感技术凭借高分辨率、丰富信息量、长时序观测等优势,在科学调配应急救援力量、快速研判灾后过火区、快速评估灾害损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开展“3·2
本文借助新兴的大数据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POI数据进行分类归并,运用GIS平台实现点和面空间连接,划定城市“三生空间”。以西安市城区中心部分为例,将POI数据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河池大化供电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河池供电局党委“两条线作战,两条线都要赢”的工作部署,在抓好防疫工作前提下,深化“两图两金两指数”
利用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结合NCEP FNL 1.0°×1.0°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对2017年8月11日内蒙古赤峰市龙卷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大尺度环境场提供了上干下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5 min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对2018年6月8日夜间昆明主城区突发的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地形作
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重要职责之一。目前,广东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缺少成熟的信息系统支撑。本文以自然资源数据一体化管理为基础,分析了自然资源业务工作特点,探索并制定了统计指标,研究了数据融合计算框架、空间数据高效渲染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系统应用实践,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
利用MODIS和CALIPSO卫星资料、地面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汾渭平原2018年11月26日—12月3日持续性的重空气污染过程的形成、特征及污染物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中汾渭平原以中度以上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11个代表城市在11月20日—12月7日期间AQI连续超过100的天数除吕梁外均达到或超过10 d,西安、咸阳和渭南污染持续天数和严
基于1961—2015年夏季6—8月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新疆81站逐月降水数据,分析了北疆和南疆夏季降水协同变化和单独变化时的环流差异。结果表明,当新疆夏季降水整体偏多时,中
根据1961—2018年喀什地区9个国家站浮尘日数逐日观测资料,利用气候学统计、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喀什地区浮尘日数的时空分布等气候特征,分析2019年3月19—25日喀什地区出
选取1971—2017年7个国家级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年代际气温变化特征及城郊温差、城县温差;选取2014—2017年103个国家考核区域气象站及7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时气温资料,利用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