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除草剂防除甘薯田杂草药效试验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9780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50%乙草胺乳油和50%异丙草胺乳油(地瓜草锄)两种除草剂进行甘薯田杂草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油对甘薯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高在80%左右,每666.7m2适宜用药量为180~200 ml;50%异丙草胺乳油可有效防除甘薯田的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并对甘薯安全,在防效上明显优于50%乙草胺,最高防效可达90%以上,是一种较好的甘薯田除草剂,每666.7m2适宜用药量为250~300 ml。
  关键词:甘薯;除草剂;乙草胺;异丙草胺(地瓜草锄)
  中图分类号:S482.4+6;S451.22+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4-0065-02
  
  甘薯夏季生长期间雨水充足,杂草孳生严重。历年来,防治甘薯田间杂草的常用药剂为乙草胺,种类比较单一。近年来,市场上出售一种甘薯地专用除草剂“地瓜草锄”(50%异丙草胺乳油),为了验证其除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地瓜草锄”与乙草胺的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50%乙草胺乳油,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瓜草锄(50%异丙草胺乳油),山东三农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甘薯试验田,土质为壤土。供试甘薯品种为济薯21,各处理田间管理一致。2009年6月25日下午甘薯栽插后,用背负式喷雾器地面喷雾,作土壤封闭处理。
  
  1.3 试验设计
  供试药剂及每666.7m2施用量为:①50%乙草胺乳油120 ml;②50%乙草胺乳油150 ml;③50%乙草胺乳油180 ml;④地瓜草锄200 ml;⑤地瓜草锄250 ml;⑥地瓜草锄300 ml;⑦空白对照(CK),喷清水30 kg。试验共设7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 m2,5行区,垄距为0.85 m。
  试验结果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1.4 调查方法
  施药后10 d内观察有无药害症状,以顶叶是否出现皱缩现象、薯蔓伸长是否正常为准;施药后15、30、60 d分别进行药效调查,记录杂草数量,计算防效。最后一次调查称杂草鲜重,计算鲜重防效。调查时每小区随机取3点,每点0.8m2。防效参照徐彬彬的方法计算。
  防效(%)=(CK-PT)×100/CK式中CK为对照区杂草株数(或鲜重),PT为处理区杂草株数(或鲜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10 d内,对各小区连续跟踪调查,均未发现药害症状,各试验小区薯苗与空白对照区薯苗一致,证明各处理对甘薯安全。
  
  2.2 杂草防除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15 d,地瓜草锄处理⑤、⑥除草效果最好,总株防效达87.0%以上,均高于其它处理,且差异显著,说明地瓜草锄每666.7m2用药量250~300 ml较适宜。
  由表2看出,药后30 d,处理①~⑥对杂草的株防效比15 d时略有提高,仍以处理⑤、⑥除草效果最好,总株防效分别达87.9%和89.0%,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由表3看出,药后60 d,无论是禾本科杂草或阔叶杂草,其总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均以处理⑤、⑥最好,防效在90%左右,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地瓜草锄是防治甘薯田杂草的优良除草剂,施药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在90%左右,对阔叶类杂草也有一定防效,其每666.7m2甘薯田的适宜用药量为250~300 ml,考虑到经济效益,其最佳用药量为250 ml;乙草胺各处理防治甘薯田杂草的最高防效在80%左右,每666.7m2适宜用药量为180~200 ml。地瓜草锄总体防效优于乙草胺。在所试药量范围内,各处理对甘薯安全。
  本试验与有关报道相比,药效偏低,可能与起垄栽培及起垄质量有关。本试验仅进行了两种除草剂对杂草防效的初步试验,二者使用对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在碱性土壤上生长的植物会受到缺铁胁迫,长期缺铁会导致植物发生相应的病害甚至死亡。为适应这一胁迫,机理Ⅱ型植物(如禾本科植物)自身能够通过分泌一类专一性的根系分泌物——麦根酸类物质(也叫植物铁载体)螯合铁来解决自身的铁营养需求。本文对麦根酸类物质在植物生理和遗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植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禾本科;专一性根系分泌物;麦根酸类物质  中图分类号:Q9
期刊
摘要:植物细胞微管在细胞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积小,且结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观察到清晰的微管形态有一定的困难。本实验以水稻根尖为材料,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植物细胞微管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用此方法可以观察到清晰、完整的植物微管形态,此法对观察其它植物细胞微管结构也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植物细胞;微管;水稻根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中图分类号:S511;Q245 文献标识号:A
期刊
摘要:不套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套袋苹果提高1%以上,含糖量也有提高,含酸量提高明显,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要优于套袋苹果,早期落叶病和果实黑点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套袋苹果,果实轮纹病发病率略高于套袋苹果,由于果园管理水平较高未发现食心虫危害,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杀虫剂均未检出。  关键词:苹果;套袋;不套袋;内在品质;外观;发病率;农药残留  中图分类号:S661.105+.9 文献标识号
期刊
摘要:农村公共服务的供求平衡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所关注的焦点,新疆农村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现象同时存在,如何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是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关键。本研究以北疆地区的28个县市61个行政村149位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公共需求的典型性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受访者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强度,分析与评价调查区农民公共需求的位序与结构特征,提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摘要:选择3种不同类型果袋对绿宝石、六月雪2个品种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果点变小,果面光亮洁净,但颜色变浅,甚至变为黄白色;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实Vc含量增加。3种果袋相比,黄白双层袋果实仍保持绿色,内在品质降低程度最小;双黄袋果实保持绿色,内在品质降低也较小,单果重在3种果袋中最大;灰黑袋果实颜色变
期刊
摘要:两年两地不同育苗方式对烤烟植物学性状及产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托盘直播苗烟株的茎高、叶数、最大叶面积均明显好于托盘假植苗烟株;托盘直播苗通过提高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单位面积产量等多种经济指标来提高产值;托盘直播苗能提高初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烟碱、蛋白质含量,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关键词:育苗方式;烤烟;植物学性状;产质  中图分类号:S572.043 文献标识号:A 文
期刊
摘要:为探明番茄在温度逆境下抗坏血酸(AsA)代谢系统抗氧化的生理机制,以番茄幼苗为试材,分别研究了高温(40℃)和低温(5℃)胁迫(0、4、8、12、24、36 h)下,叶片AsA代谢的主要酶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AsA、脱氢抗坏血酸(DHA)和
期刊
摘要: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水杨酸(sA)和CaCl2单一及复配处理对热胁迫逆境下黄瓜幼苗的诱抗作用。结果表明,sA和CaCl2单一及复配处理黄瓜幼苗耐热性均有提高,其中SA处理的SOD、PoD活性增幅最大,在高温处理3天时SOD、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42.7%、77.1%,并且MDA含量降低42.6%;CaCl2处理的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骤增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处理3天
期刊
摘要:选用7种低毒广谱杀菌剂,对大蒜叶枯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每666.7m2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20g、50%翠贝干悬浮剂10 g和26.26%万兴乳油24 ml,可有效防治大蒜叶枯病。  关键词:大蒜叶枯病;有效药剂;防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6.3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4-0056-04    近年来,大蒜叶枯病(Pleospora h
期刊
中图分类号:132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9—0112—03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然而,在以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为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推广理念、推广内容、推广方式、运行管理等依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期刊